一种气体吸附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688982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4 20:29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气体吸附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体吸附系统、脱附系统和吸附脱附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固体吸附剂吸附气体的吸附

脱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体吸附脱附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工业上经常采用球状或柱状吸附剂填充于静态吸附床进行干燥除湿或吸附
VOCs
使用,再通过加热或通入热气体的方式进行吸附剂的再生,也可以将粉状的多孔材料加工成块状蜂窝形状或与涂覆于块状陶瓷蜂窝材料表面,将块状蜂窝材料拼装放入吸附箱体,在蜂窝吸附剂吸附饱和时,再通过加热或通入热气体的方式进行吸附剂的再生

[0003]吸附剂和吸附设备在工业上大量应用,解决了很多气体分离或废气处理的问题,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球状

柱状吸附剂填充的静态吸附床,由于吸附剂和吸附设备加工简单,在工业上大量使用,由于吸附床是使用后需要升温对吸附剂进行再生,就要耗费额外的热能以使整个设备都升到预定温度,在脱附的气体量也比较大,造成气体中易吸附组份浓度低,特别是在
VOCs
气体处理中仍会造成脱附气体
VOCs
含量低,随脱附时间脱附气体浓度变化等不利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气体吸附床和气体吸附脱附系统

[0005]本申请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气体吸附床,所述吸附床包括中空的吸附仓,在所述吸附仓靠近下端的位置处设置有进气管道,在靠近吸附仓上端的位置上设置有出气管道;在所述吸附仓的上端设置有固体入口管道,在所述吸附仓下端上设置有固体出口管道,
[0007]其中,在所述吸附仓内部设置有使得固体物料从固体入口管道流向固体出口管道的流道,所述气体从吸附仓的进气管道进入,从出气管道流出吸附仓;
[0008]在所述吸附仓内部的流道上设置有物料分布组件

[0009]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物料分布组件包括多个集散组件,所述集散组件沿吸附仓的轴向并排设置,相邻集散组件之间存在有能够供气体通过的间隙,并形成气体通道

[0010]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集散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均固接在吸附仓的内壁上,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在自上而下的方向上逐渐靠近,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形成物料通道,所述固体物料从物料通道中通过,气体从流动的固体物料中穿过

[0011]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板与吸附仓的内壁贴合密封并固接,所述第二连接板远离第一连接板的一侧与所述吸附仓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并形成气体通道

[0012]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在吸附仓径向上两个相邻的集散组件与吸附仓内壁之间
所形成的气体通道分别位于物料通道的两侧

[0013]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集散组件在吸附仓径向上并排设置有多个,在吸附仓径向同排的集散组件中,位于一端的集散组件与吸附仓内壁贴合密封并固接,位于另一端的集散组件与吸附仓内部之间存在间隙并形成供气体通过的气体通道,同排的相邻集散组件之间贴合密封并固接

[0014]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轴向相邻的集散组件与吸附仓内壁之间形成的气体通道分别位于吸附仓径向上的两端

[0015]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连接板在吸附仓的径向上与所述吸附仓滑动连接

[0016]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集散组件包括第一环形板和第二环形板,所述第一环形板和第二环形板在吸附仓的轴向上的截面形状均为环形,所述第二环形板位于所述第一环形板的中心,所述第一环形板的外周边缘与吸附仓的内壁贴合密封并固接,第一环形板向下逐渐靠近中心轴线延伸;所述第二环形板的中心处设置有通气管道,第二环形板从通气管道外壁向下逐渐远离中心轴线延伸,在自上而下方向上第一环形板与第二环形板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所述第一环形板和第二环形板之间形成环状的物料通道,优选的,在所述固体入口管道的下端设置有能够将固体物料均匀分布成环形落下的初级分布器

[0017]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初级分布器包括锥体状的控制块,所述控制块的尖端与固体入口管道对应,在所述控制块的侧面上设置有与控制块相适配的挡位板,所述控制块与所述挡位板之间形成供固体物料通过的物料通道

[0018]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挡位板与固体入口管道固接,所述控制块沿着吸附仓的轴向与吸附仓滑动连接

[0019]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控制块侧面从底面朝向尖端的方向上,所述挡位板的厚度逐渐变大

[0020]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在吸附仓内部设置有能够对固体物料收集的物料再分布器,所述物料再分布器包括径向尺寸小于吸附仓径向尺寸的固定块,在吸附仓径向上固定块与吸附仓之间存在间隙并形成气体通道,在所述固定块靠近中心的位置开设有供物料流动的物料通孔,在所述固定块上端开设有收集槽,所述收集槽自上而下为截面积逐渐减小的锥形,所述收集槽的径向最大尺寸大于所述第一环形板的最小径向尺寸,在固定块的下方设置有分布块,所述分布块为自上而下截面积逐渐变大的锥形,所述分布块的尖端与物料通孔对应

[0021]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物料再分布器与所述集散组件交替设置

[0022]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固定块下端开设有与分布块适配的锥形的分布槽,所述分布块位于分布槽中,所述分布槽与物料通孔连通,所述分布块在吸附仓轴向上与吸附仓滑动连接,所述分布块与所述固定块之间存在间隙并形成供固体物料通过的物料通道

[0023]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吸附仓内部靠近固体出口管道的位置处设置有物料收集器,所述物料收集器自上而下为截面逐渐变小的锥形,所述物料收集器的个数为一个或两个及以上,所述物料收集器的尖端与固体出口管道连通,所述物料收集器的远离尖端的边缘与吸附仓的内壁贴合密封并固接,所述进气管道与吸附仓连通处位于物料收集器
上方

[0024]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物料收集器的锥形斜面与水平线的夹角大于固体物料的堆积角

[0025]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物料收集器的个数与吸附仓在径向上同排的集散组件的个数相等,并且在吸附仓的轴向上物料收集器与轴向排布的集散组件相对应

[0026]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固体物料为微球吸附剂,所述微球吸附剂的平均粒径为
10

1000
μ
m
;优选所述微球吸附剂的平均粒径为
20

500
μ
m
;进一步的,优选所述微球吸附剂的平均粒径为
30

200
μ
m。
[0027]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气体吸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吸附床;所述吸附床包括中空的吸附仓,在所述吸附仓靠近下端的位置处设置有进气管道,在靠近吸附仓上端的位置上设置有出气管道;在所述吸附仓的上端设置有固体入口管道,在所述吸附仓下端上设置有固体出口管道,其中,在所述吸附仓内部设置有使得固体物料从固体入口管道流向固体出口管道的流道,所述气体从吸附仓的进气管道进入,从出气管道流出吸附仓;在所述吸附仓内部的流道上设置有物料分布组件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分布组件包括多个集散组件,所述集散组件沿吸附仓的轴向并排设置,相邻集散组件之间存在有能够供气体通过的间隙,并形成气体通道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散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均固接在吸附仓的内壁上,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在自上而下的方向上逐渐靠近,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形成物料通道,所述固体物料从物料通道中通过,气体从流动的固体物料中穿过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与吸附仓的内壁贴合密封并固接,所述第二连接板远离第一连接板的一侧与所述吸附仓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并形成气体通道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吸附仓径向上两个相邻的集散组件与吸附仓内壁之间所形成的气体通道分别位于物料通道的两侧
。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散组件在吸附仓径向上并排设置有多个,在吸附仓径向同排的集散组件中,位于一端的集散组件与吸附仓内壁贴合密封并固接,位于另一端的集散组件与吸附仓内部之间存在间隙并形成供气体通过的气体通道,同排的相邻集散组件之间贴合密封并固接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吸附系统,其特征在于,轴向相邻的集散组件与吸附仓内壁之间形成的气体通道分别位于吸附仓径向上的两端
。8.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板在吸附仓的径向上与所述吸附仓滑动连接
。9.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散组件包括第一环形板和第二环形板,所述第一环形板和第二环形板在吸附仓的轴向上的截面形状均为环形,所述第二环形板位于所述第一环形板的中心,所述第一环形板的外周边缘与吸附仓的内壁贴合密封并固接,第一环形板向下逐渐靠近中心轴线延伸;所述第二环形板的中心处设置有通气管道,第二环形板从通气管道外壁向下逐渐远离中心轴线延伸,在自上而下方向上第一环形板与第二环形板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所述第一环形板和第二环形板之间形成环状的物料通道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吸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体入口管道的下端设置有能够将固体物料均匀分布成环形落下的初级分布器
。11.
根据权利要求
10
所述的吸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分布器包括锥体状的控制块,所述控制块的尖端与固体入口管道对应,在所述控制块的侧面上设置有与控制块相适配的挡位板,所述控制块与所述挡位板之间形成供固体物料通过的物料通道
。12.
根据权利要求
11
所述的吸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挡位板与固体入口管道固接,
所述控制块沿着吸附仓的轴向与吸附仓滑动连接
。13.
根据权利要求
11
所述的吸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控制块侧面从底面朝向尖端的方向上,所述挡位板的厚度逐渐变大
。14.
根据权利要求
11
所述的吸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吸附仓内部设置有能够对固体物料收集的物料再分布器,所述物料再分布器包括径向尺寸小于吸附仓径向尺寸的固定块,在吸附仓径向上固定块与吸附仓之间存在间隙并形成气体通道,在所述固定块靠近中心的位置开设有供物料流动的物料通孔,在所述固定块上端开设有收集槽,所述收集槽自上而下为截面积逐渐减小的锥形,所述收集槽的径向最大尺寸大于所述第一环形板的最小径向尺寸,在固定块的下方设置有分布块,所述分布块为自上而下截面积逐渐变大的锥形,所述分布块的尖端与物料通孔对应
。15.
根据权利要求
14
所述的吸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再分布器与所述集散组件交替设置
。16.
根据权利要求
14
所述的吸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块下端开设有与分布块适配的锥形的分布槽,所述分布块位于分布槽中,所述分布槽与物料通孔连通,所述分布块在吸附仓轴向上与吸附仓滑动连接,所述分布块与所述固定块之间存在间隙并形成供固体物料通过的物料通道
。17.
根据权利要求1‑
16
中任一项所述的吸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吸附仓内部靠近固体出口管道的位置处设置有物料收集器,所述物料收集器自上而下为截面逐渐变小的锥形,所述物料收集器的个数为一个或两个及以上,所述物料收集器的尖端与固体出口管道连通,所述物料收集器的远离尖端的边缘与吸附仓的内壁贴合密封并固接,所述进气管道与吸附仓连通处位于物料收集器上方
。18.
根据权利要求
17
所述的吸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收集器的锥形斜面与水平线的夹角大于固体物料的堆积角
。19.
根据权利要求
17
所述的吸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收集器的个数与吸附仓在径向上同排的集散组件的个数相等,并且在吸附仓的轴向上物料收集器与轴向排布的集散组件相对应
。2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物料为微球吸附剂,所述微球吸附剂的平均粒径为
10

1000
μ
m。21.
根据权利要求
20
所述的吸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球吸附剂的平均粒径为
20

500
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小波马井阳魏洪炎程丽楠王学盼靳辉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金博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