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串式逆变器固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82947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4 20:27
一种组串式逆变器固定结构,包括管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串式逆变器固定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力设备安装工程,尤其涉及到一种组串式逆变器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组串式逆变器与管桩之间的固定通常采用抱箍来实现,具体地,抱箍夹固在管桩上,然后再将组串式逆变器的背面连接在抱箍上,即可实现固定,操作简单便捷

但是,由于组串式逆变器自重大,因此会出现下沉的情况,而这种仅通过抱箍的固定方式无法解决组串式逆变器下沉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组串式逆变器固定结构,该结构通过梯阶式夹具和托承支架对组串式逆变器进行承托,可有效地解决组串式逆变器下沉的问题

[0004]本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组串式逆变器固定结构,包括管桩

抱箍和组串式逆变器,所述组串式逆变器通过抱箍安装在管桩上,还包括梯阶式夹具和托承支架,所述梯阶式夹具内侧设置有梯阶式齿牙,所述梯阶式夹具安装在管桩上且梯阶式齿牙紧贴在管桩上,所述托承支架固定在梯阶式夹具上,所述组串式逆变器的底部连接在托承支架上

[000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梯阶式夹具包括第一夹板

第二夹板和连接螺栓,所述梯阶式齿牙设置在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上,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对夹在管桩的任意对称两侧,所述连接螺栓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上,并通过旋紧连接螺栓使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上的梯阶式齿牙紧贴在管桩上
。<br/>[000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梯阶式齿牙沿着管桩的外周呈弧形排列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托承支架包括两根横架,两根横架固定在梯阶式夹具上与梯阶式夹具之间呈冂字形结构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托承支架还包括连接板件,所述连接板件的底部通过自攻螺钉连接在横架上,所述连接板件的顶部通过自攻螺钉连接在组串式逆变器的底部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交流汇流箱和接地扁铁,所述交流汇流箱通过抱箍安装在管桩上,所述接地扁铁安装在管桩上,所述交流汇流箱

组串式逆变器和接地扁铁三者之间通过线路连接至梯阶式夹具,形成
Y
字形接地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该结构中,设置有梯阶式夹具和托承支架,梯阶式夹具设置有梯阶式齿牙,通过梯阶式齿牙能够使梯阶式夹具牢固地安装在管桩上,然后通过固定在梯阶式夹具上的托承支架对组串式逆变器的底部进行托承,该结构能够提供足够的承载力,以支撑组串式逆变器底部防止其下沉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梯阶式夹具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3]标记说明:管桩
1、
抱箍
2、
组串式逆变器
3、
梯阶式夹具
4、
第一夹板
41、
第二夹板
42、
连接螺栓
43、
梯阶式齿牙
44、
托承支架
5、
横架
51、
连接板件
52、
交流汇流箱
6、
接地扁铁
7、Y
字形接地
8。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5]如图
1、2
所示,一种组串式逆变器固定结构,包括管桩
1、
抱箍
2、
组串式逆变器
3、
梯阶式夹具4和托承支架
5。
[0016]组串式逆变器3通过抱箍2安装在管桩1上

[0017]梯阶式夹具4和托承支架5均采用镀锌槽钢制成,结构强度高,且耐久性可达
30


[0018]梯阶式夹具4安装在管桩1上

具体地,梯阶式夹具4包括第一夹板
41、
第二夹板
42
和连接螺栓
43
,第一夹板
41
和第二夹板
42
对夹在管桩1的任意对称两侧,且第一夹板
41
和第二夹板
42
的管桩接触面上设置有梯阶式齿牙
44
,梯阶式齿牙
44
沿着管桩1的外周呈弧形排列

连接螺栓
43
配合螺母

平垫

弹垫使用,连接螺栓
43
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夹板
41
和第二夹板
42
上,并通过旋紧连接螺栓
43
使第一夹板
41
和第二夹板
42
上的梯阶式齿牙
44
紧贴在管桩1上

通过该结构,能够使梯阶式夹具4牢固地安装在管桩1上,具有承载力强,不易下沉的特点

[0019]托承支架5包括两根横架
51
和设置在两根横架
51
上的连接板件
52。
两根横架
51
焊接在第一夹板
41
的两端,与第一夹板
41
之间形成冂字形结构

组串式逆变器3通过连接板件
52
安装在两根横架
51
上,具体地,连接板件
52
的底部通过自攻螺钉连接在横架
51
上,连接板件
52
的顶部通过自攻螺钉连接在组串式逆变器3的底部

通过托承支架5对组串式逆变器3进行托承,并由梯阶式夹具4提供足够的承载力,能够有效地防止组串式逆变器3发生下沉

此外,托承支架5的冂字形结构,结构强度高,接触面积大,能够有效地对组串式逆变器3进行托承

[0020]进一步,还包括交流汇流箱6和接地扁铁7,交流汇流箱6通过抱箍2安装在管桩1上,接地扁铁7安装在管桩1上,交流汇流箱
6、
组串式逆变器3和接地扁铁7三者之间通过线路连接至梯阶式夹具4,形成
Y
字形接地8,实现
Y
字形接地功能

[0021]以上所举实施例仅用来方便举例说明本技术,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技术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技术所揭示
技术实现思路
所作出局部更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例,并且未脱离本技术的技术特征内容,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特征的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组串式逆变器固定结构,包括管桩

抱箍和组串式逆变器,所述组串式逆变器通过抱箍安装在管桩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梯阶式夹具和托承支架,所述梯阶式夹具内侧设置有梯阶式齿牙,所述梯阶式夹具安装在管桩上且梯阶式齿牙紧贴在管桩上,所述托承支架固定在梯阶式夹具上,所述组串式逆变器的底部连接在托承支架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串式逆变器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梯阶式夹具包括第一夹板

第二夹板和连接螺栓,所述梯阶式齿牙设置在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上,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对夹在管桩的任意对称两侧,所述连接螺栓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上,并通过旋紧连接螺栓使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上的梯阶式齿牙紧贴在管桩上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串式逆变器固定结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吉洲李新军齐欢罗新春李序成孙学翅
申请(专利权)人:徐闻县粤水电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