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罐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8226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4 20: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火罐结构,包括罐壁、设置在罐壁内的工作组件、和设置在罐壁内与工作组件配合的点火组件,罐壁一端设有工作部,罐壁远离工作部一端设有密封板,罐壁与密封板围绕形成负压空间;工作组件固定在密封板上并能够贯通负压空间与罐壁外部,工作组件包括安装件和设置在安装件内的工作件,工作件能够在安装件内往复移动,安装件的侧壁上设有能够与工作件配合的活动通道;点火组件包括设置在密封板上的固定件和沿固定件向罐壁内部设置的点火件,点火件能够与活动通道配合。在罐体内点火能够减少燃料浪费,并且操作简单,避免烫手,安全性高。安全性高。安全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火罐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理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火罐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拔火罐疗法是我国传统的中医疗法,相信许多人都不会对它陌生,因为其操作简单、方便易行,也曾经一度被当作是重要的家庭日常救治手法。该疗法是借助热力排除罐中空气,利用负压使其吸着于皮肤,造成瘀血现象的一种方法。这种疗法部分人认为可以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淤滞、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具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在罐内点燃纸片或用蘸酒精的棉球对罐体内进行加热使其产生负压,但燃烧的纸片容易烫伤皮肤,并且酒精棉球容易烫伤使用者的手,安全性低,并且在拔罐时需两手操作,较为复杂,不够实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火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罐壁、设置在罐壁内的工作组件、和设置在罐壁内与工作组件配合的点火组件、以及设置在罐壁一端的密封板,其中:所述罐壁与密封板围绕形成负压空间;所述工作组件固定在密封板上并能够贯通负压空间与罐壁外部,所述工作组件包括安装件和设置在安装件内的工作件,所述安装件的侧壁上设有能够与工作件位置配合的活动通道;所述点火组件包括设置在密封板上的固定件和沿固定件向罐壁内部设置的点火件,所述点火件能够与活动通道配合。
[0004]优选的,所述工作件能够在安装件内往复移动,所述安装件沿密封板表面向负压空间内延伸设置,所述安装件包括封闭部和通气部,所述活动通道设置在安装件的通气部侧壁上并沿安装件长度方向布置,所述封闭部远离通气部一端与密封板固定,所述工作件能够在封闭部和通气部之间往复移动,所述工作件移动到封闭部时负压空间与罐壁外部封闭,所述工作件移动到通气部时负压空间与罐壁外部连通。
[0005]优选的,所述工作件内部设有第一通气孔道和第二通气孔道,所述第一通气孔道一端与负压空间外部连通,所述第一通气孔道远离负压空间外部一端与第二通气孔道连通,所述第二通气孔道横向设置在工作件内,所述第二通气孔道两端部贯穿工作件侧部,所述第二通气孔道置于安装件内,所述第二通气孔道能够与活动通道配合,所述负压空间能够依次通过活动通道、第二通气孔道和第一通气孔道与外部连通。
[0006]优选的,所述工作件包括按压部、设置在按压部下端的密封阀、和设置在密封阀下端的定位部,所述安装件内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一端套设在定位部上并与密封阀下端抵接,所述弹性件远离定位部一端与安装件内底部抵接,所述第二通气孔道贯穿设置在密封阀上,所述密封阀能够与安装件内壁抵接并阻挡第二通气孔道与活动通道连通。
[0007]优选的,所述密封板上设有第一安装通道和至少设有一个的第二安装通道,所述
第一安装通道设置在远离第二安装通道一侧,所述工作组件还包括设置在密封板上并能够与封闭部固定的定位件,所述密封板上设有至少一个固定件,所述定位件包括第一抵接部、第二抵接部、以及设置在第二抵接部内的移动通道,所述第一安装通道内沿密封板下端面向内延伸设有能够与第一抵接部接触的凸台。
[0008]优选的,所述按压部能够在移动通道内纵向移动,所述密封阀远离定位部一端能够与第二抵接部接触,所述按压部远离密封阀端部到第二抵接部表面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二通气孔道端部到活动通道靠近通气部一端的距离。
[0009]优选的,所述固定件包括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和设置在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之间的卡合部,所述第一固定部设置在密封板远离负压空间一侧,所述第二固定部与密封板靠近负压空间一侧抵接,所述卡合部能够与第二安装通道内壁抵接并连接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与密封板固定,所述点火件包括至少一条点火线,所述点火线与第一固定部连接并向第二固定部方向延伸设置置于负压空间内。
[0010]优选的,所述密封板上设有两间隔设置的第二安装通道,两第二安装通道内分别设有固定件,两固定件设置位置能够与定位件位置配合,两固定件内各设有一条点火线,两点火线置于负压空间内并分别沿远离固定件方向延伸设置,两点火线端部能够与活动通道配合。
[0011]优选的,所述密封阀径向距离大于定位部径向距离,所述密封阀外径小于安装件内径,所述密封阀远离按压部一端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能够与安装件内侧壁接触,所述密封阀靠近按压部一端与第二抵接部接触时,密封圈置于第二通气孔道与活动通道之间,负压空间与罐壁外部密封,所述按压部向安装件方向移动时,密封阀带动密封圈向压缩弹性件方向移动,第二通气孔道与活动通道靠近通气部端部对位,负压空间与罐壁外部连通。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抵接部与第二抵接部之间并靠近凸台一端设有定位槽,所述通气部远离封闭部一端设有与定位槽配合的凸沿,所述通气部外侧能够与凸台内侧接触,所述罐壁、安装件、密封板以及点火线均采用防火材质。
[0013]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火罐结构,包括罐壁、设置在罐壁内的工作组件、和设置在罐壁内与工作组件配合的点火组件、以及设置在罐壁一端的密封板,固定在密封板上的安装件和工作件,通过工作件和设置在安装件上的活动通道可以向罐壁内部也就是负压空间内充可燃液体或可燃气体,再通过点火件进行点燃使其充分燃烧,使关闭内部负压效果增大,操作简单使用更方便。
[0014]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5]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火罐结构的整体结构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火罐结构的内部整体结构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火罐结构的爆炸视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点火组件与密封板的结构图。
[0020]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点火组件的结构图。
[0021]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工作组件的爆炸视图。
[0022]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工作组件的剖视图。
[0023]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安装件与密封板的结构图。
[0024]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第一安装通道与第二安装通道的结构图。
[0025]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负压空间与外部密封的剖视图。
[0026]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负压空间与外部连通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火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罐壁、设置在罐壁内的工作组件、和设置在罐壁内与工作组件配合的点火组件、以及设置在罐壁一端的密封板,其中:所述罐壁与密封板围绕形成负压空间;所述工作组件固定在密封板上并能够贯通负压空间与罐壁外部,所述工作组件包括安装件和设置在安装件内的工作件,所述安装件的侧壁上设有能够与工作件位置配合的活动通道;所述点火组件包括设置在密封板上的固定件和沿固定件向罐壁内部设置的点火件,所述点火件能够与活动通道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件能够在安装件内往复移动,所述安装件沿密封板表面向负压空间内延伸设置,所述安装件包括封闭部和通气部,所述活动通道设置在安装件的通气部侧壁上并沿安装件长度方向布置,所述封闭部远离通气部一端与密封板固定,所述工作件能够在封闭部和通气部之间往复移动,所述工作件移动到封闭部时负压空间与罐壁外部封闭,所述工作件移动到通气部时负压空间与罐壁外部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火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件内部设有第一通气孔道和第二通气孔道,所述第一通气孔道一端与负压空间外部连通,所述第一通气孔道远离负压空间外部一端与第二通气孔道连通,所述第二通气孔道横向设置在工作件内,所述第二通气孔道两端部贯穿工作件侧部,所述第二通气孔道置于安装件内,所述第二通气孔道能够与活动通道配合,所述负压空间能够依次通过活动通道、第二通气孔道和第一通气孔道与外部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火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件包括按压部、设置在按压部下端的密封阀、和设置在密封阀下端的定位部,所述安装件内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一端套设在定位部上并与密封阀下端抵接,所述弹性件远离定位部一端与安装件内底部抵接,所述第二通气孔道贯穿设置在密封阀上,所述密封阀能够与安装件内壁抵接并阻挡第二通气孔道与活动通道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火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板上设有第一安装通道和至少设有一个的第二安装通道,所述第一安装通道设置在远离第二安装通道一侧,所述工作组件还包括设置在密封板上并能够与封闭部固定的定位件,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栋阮春鑫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一生堂中医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