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分区脱硝装置潜能的脱硝装置最大效率评估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燃煤电站
SCR
烟气脱硝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分区脱硝装置潜能的脱硝装置最大效率评估方法
。
技术介绍
[0002]在脱硝催化剂运行寿命管理中,掌握脱硝催化剂的性能对催化剂的更换尤为关键,目前普遍开展的实验室检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评估催化剂单体的性能,但是,为考虑现场烟气混合
、
积灰等因素,开展基于现场测试的脱硝催化剂性能评估对提高脱硝寿命管理的可靠性尤为关键
。
脱硝装置潜能是评估脱硝装置整体性能的重要指标,迄今,尚且没有采用进出口分区测量得出脱硝装置潜能来实现脱硝装置最大效率评估的技术
。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分区脱硝装置潜能的脱硝装置最大效率评估方法
。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基于分区脱硝装置潜能的脱硝装置最大效率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1)
根据
SCR
进出口测点的数量选择虚拟分区的数量,且进出口分区一一对应,根据喷氨支管沿炉宽方向的数量与虚拟分区数来对喷氨支管进行分组;
[0007]2)
进入第1阶段:分别对每个虚拟分区区域内的
SCR
入口
、
出口进行烟气取样,
SCR />入口需监测各虚拟分区
NOx
浓度值
C
NOx,in,1i
,
SCR
出口需监测各虚拟分区
NOx
浓度值
C
NOx,out,1i
和氨逃逸浓度值
C
NH3,out,1i
,
i
=
1,2
,
…
n
;
[0008]3)
记录每个虚拟分区喷氨支管的开度值
N
i
;
[0009]4)
计算不同虚拟分区的脱硝效率
η
1i
、
氨氮摩尔比
MR
1i
,进而计算得到脱硝潜能
P
1i
;
[0010]5)
计算不同虚拟分区脱硝潜能分布相对标准偏差
CV1;
[0011]6)
将各虚拟分区脱硝潜能分布相对标准偏差
CV1与推荐值做对比,并作出对应的响应,若
CV1大于推荐值,进入步骤
7)
,反之则进入步骤
8)
;
[0012]7)
调整后进入第2阶段:重复第1阶段的步骤
1)
‑
步骤
5)
,比较各虚拟分区脱硝潜能分布相对标准偏差
CV2是否达到推荐值,并作出对应的响应,最终保证各虚拟分区脱硝潜能分布相对标准偏差<推荐值,脱硝装置最大效率评估调整结束;
[0013]8)
脱硝装置最大效率评估:
[0014]以同一机组负荷下,各分区潜能的最小值作为脱硝装置潜能
P
=
min(P
ni
)
;
[0015]按照脱硝装置入口
NOx
浓度的最大浓度作为设计入口
NOx
浓度,对应氨逃逸为
3.0
μ
L/L
条件下计算脱硝装置最大效率
η
max
。
[0016]进一步的,步骤
1)
中,所述虚拟分区的数量
Y
为6~9个,所述喷氨支管沿炉宽方向为
X
组,则每个虚拟分区对应的喷氨支管的数量为
X/Y
支
。
[0017]进一步的,步骤
4)
中,所述脱硝效率
η
1i
的计算公式为:
[0018]η
1i
=
(C
NOx,in,1i
‑
C
NOx,out,1i
)*100/C
NOx,in,1i
[0019]所述氨氮摩尔比
MR
1i
的计算公式为:
[0020]MR
1i
=
M
NO2
*C
NH3,out,1i
/M
NH3
/C
NOx,in,1i
+
η
1i
/100
[0021]所述脱硝装置潜能
P
1i
的计算公式为:
[0022]P
1i
=
0.5*ln{MR
1i
/[(MR
1i
‑
η
1i
/100)*(1
‑
η
1i
/100)]}。
[0023]进一步的,步骤
5)
中,计算不同虚拟分区脱硝潜能分布相对标准偏差
CV1的步骤包括:
[0024]先计算不同虚拟分区脱硝装置潜能
P
1i
的算术平均值和分布标准偏差
δ
1i
,然后计算不同虚拟分区脱硝潜能分布相对标准偏差
CV1,计算公式为:
[0025][0026]进一步的,所述算术平均值的计算公式为:
[0027][0028]进一步的,步骤
5)
中,所述分布标准偏差
δ
1i
的计算公式为:
[0029][0030]进一步的,步骤
6)
中,所述推荐值为2%~5%,若
CV1大于推荐值,则调整脱硝装置潜能
P
1i
中偏离算术平均值的各个虚拟分区对应的喷氨手动阀,若则增大对应虚拟分区开度值
Ni
,若则减小对应虚拟分区开度值
N
i
。
[0031]进一步的,每次调整
N
i
为
10
%~
20
%,且
N
i
不小于
30
%
。
[0032]进一步的,步骤
7)
中,所述推荐值为2%~5%;当
CV2>推荐值时,根据分区潜能调整每个虚拟分区对应的开度值
N
i
,进入下一阶段,重复第1阶段的步骤
1)
‑
步骤
5)
,最终保证各虚拟分区脱硝潜能分布相对标准偏差
CV
i
<推荐值时调整结束
。
[0033]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基于分区脱硝装置潜能的脱硝装置最大效率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
根据
SCR
进出口测点的数量选择虚拟分区的数量,且进出口分区一一对应,根据喷氨支管沿炉宽方向的数量与虚拟分区数来对喷氨支管进行分组;
2)
进入第1阶段:分别对每个虚拟分区区域内的
SCR
入口
、
出口进行烟气取样,
SCR
入口需监测各虚拟分区
NOx
浓度值
C
NOx,in,1i
,
SCR
出口需监测各虚拟分区
NOx
浓度值
C
NOx,out,1i
和氨逃逸浓度值
C
NH3,out,1i
,
i
=
1,2
,
…
n
;
3)
记录每个虚拟分区喷氨支管的开度值
N
i
;
4)
计算不同虚拟分区的脱硝效率
η
1i
、
氨氮摩尔比
MR
1i
,进而计算得到脱硝潜能
P
1i
;
5)
计算不同虚拟分区脱硝潜能分布相对标准偏差
CV1;
6)
将各虚拟分区脱硝潜能分布相对标准偏差
CV1与推荐值做对比,并作出对应的响应,若
CV1大于推荐值,进入步骤
7)
,反之则进入步骤
8)
;
7)
调整后进入第2阶段:重复第1阶段的步骤
1)
‑
步骤
5)
,比较各虚拟分区脱硝潜能分布相对标准偏差
CV2是否达到推荐值,并作出对应的响应,最终保证各虚拟分区脱硝潜能分布相对标准偏差<推荐值,脱硝装置最大效率评估调整结束;
8)
脱硝装置最大效率评估:以同一机组负荷下,各分区潜能的最小值作为脱硝装置潜能
P
=
min(P
ni
)
;按照脱硝装置入口
NOx
浓度的最大浓度作为设计入口
NOx
浓度,对应氨逃逸为
3.0
μ
L/L
条件下计算脱硝装置最大效率
η
max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分区脱硝装置潜能的脱硝装置最大效率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
1)
中,所述虚拟分区的数量
Y
为6~9个,所述喷氨支管沿炉宽方向为
X
组,则每个虚拟分区对应的喷氨支管的数量为
X/Y
支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分区脱硝装置潜能的脱硝装置最大效率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
4)
中,所述脱硝效率
η
1i
的计算公式为:
η
1i
=
(C
NOx,in,1i
‑
C
NOx,out,1i
)*100/C
NOx,in,1i
所述氨氮摩尔比
MR
1i
的计算公式为:
MR
1i
=
M
NO2
*C
NH3,out,1i
/M
NH3
/C
NOx,in,1i
+
η
1i
/100
所述脱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宁波,李明磊,黄飞,梁俊杰,朱德力,周健,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