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结构制作中平行矫正的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67236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1 18: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钢结构制作中平行矫正的方法及系统,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包括:交互获得待检测钢结构的结构设计信息,获得平行矫正约束,进行结构检测获得实测结构参数集,预构建平行矫正定位子网络,进行结构偏差分析获得待矫正节点序列,包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结构制作中平行矫正的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据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钢结构制作中平行矫正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钢结构制作中,平行矫正是一种常用的工艺,用于调整钢结构中的水平位置和垂直位置,当钢结构安装出现斜度

弯曲

错位等情况时,平行矫正技术可以通过加压或拉伸来达到调整结构的目的,以确保结构的精度和安全性

[0003]传统的平行矫正方法通常需要操作人员进行矫正调整,这样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如主观判断

操作经验等,这种依赖于人工操作的方式可能导致矫正结果的不稳定性和不一致性;并且传统方法在确定矫正参数时往往缺乏有效的定量分析和优化方法,由于缺乏精确的参数调整机制,导致矫正结果与设计要求不匹配或者无法满足结构的几何形态要求

[0004]因此需要一种新的平行矫正方法,以提高平行矫正的准确性

效率和一致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通过提供了一种钢结构制作中平行矫正的方法及系统,旨在解决传统的平行矫正方法中人工干预较多,矫正控制参数的选择通常依赖于经验和专业知识,导致矫正精度

准确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0006]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钢结构制作中平行矫正的方法及系统

[0007]本申请公开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钢结构制作中平行矫正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交互获得待检测钢结构的结构设计信息,并基于所述结构设计信息调用获得平行矫正约束;基于结构检测模块对所述待检测钢结构进行结构检测,获得实测结构参数集;预构建平行矫正定位子网络,并将所述实测结构参数集和所述平行矫正约束同步至所述平行矫正定位子网络进行结构偏差分析,获得待矫正节点序列,其中,所述待矫正节点序列中包括
K
个待矫正节点,且所述
K
个待矫正节点具有
K
个结构偏差信息标识;基于所述
K
个结构偏差信息标识对所述待矫正节点序列进行矫正控制参数分析,获得矫正控制参数序列;基于所述矫正控制参数序列进行矫正区域合并分析,获得待矫正区域序列;基于所述待矫正区域序列进行所述矫正控制参数序列的优化处理,获得平行矫正控制序列;将所述平行矫正控制序列同步至矫正控制模块,基于所述矫正控制模块进行所述待检测钢结构的平行矫正

[0008]本申请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钢结构制作中平行矫正的系统,所述系统用于上述方法,所述系统包括:矫正约束获取模块,所述矫正约束获取模块用于交互获得待检测钢结构的结构设计信息,并基于所述结构设计信息调用获得平行矫正约束;结构检测模块,所述结构检测模块用于基于结构检测模块对所述待检测钢结构进行结构检测,获得实测结构参数集;结构偏差分析模块,所述结构偏差分析模块用于预构建平行矫正定位子网络,并将所述实测结构参数集和所述平行矫正约束同步至所述平行矫正定位子网络进行
结构偏差分析,获得待矫正节点序列,其中,所述待矫正节点序列中包括
K
个待矫正节点,且所述
K
个待矫正节点具有
K
个结构偏差信息标识;参数分析模块,所述参数分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
K
个结构偏差信息标识对所述待矫正节点序列进行矫正控制参数分析,获得矫正控制参数序列;合并分析模块,所述合并分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矫正控制参数序列进行矫正区域合并分析,获得待矫正区域序列;优化处理模块,所述优化处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待矫正区域序列进行所述矫正控制参数序列的优化处理,获得平行矫正控制序列;平行矫正模块,所述平行矫正模块用于将所述平行矫正控制序列同步至矫正控制模块,基于所述矫正控制模块进行所述待检测钢结构的平行矫正

[0009]本申请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通过结构检测模块对待检测钢结构进行准确的结构检测,获得实测结构参数集,从而为后续的平行矫正提供了准确的基础数据;通过预构建平行矫正定位子网络,并将实测结构参数和平行矫正约束同步至网络进行结构偏差分析,有效提高了对待矫正节点序列的结构偏差分析精确性;基于结构偏差信息标识,对待矫正节点序列进行矫正控制参数分析,并进行优化处理,使得矫正过程更加准确和高效;通过分析矫正控制参数序列,确定待矫正区域序列,并进行合并分析,以便在后续的矫正操作中按顺序处理待矫正区域,利用待矫正区域序列和矫正控制参数序列,进行矫正控制参数的优化处理,从而得到平行矫正控制序列,用于实现钢结构的平行矫正操作

综上所述,该钢结构制作中的平行矫正方法通过引入结构偏差分析

矫正控制参数优化和待矫正区域合并分析等步骤,达到了提高平行矫正精度

减少人工干预

提高矫正效率和准确性的技术效果

[0010]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

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钢结构制作中平行矫正的方法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钢结构制作中平行矫正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0012]附图标记说明:矫正约束获取模块
10
,结构检测模块
20
,结构偏差分析模块
30
,参数分析模块
40
,合并分析模块
50
,优化处理模块
60
,平行矫正模块
70。
具体实施方式
[0013]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钢结构制作中平行矫正的方法,解决了传统的平行矫正方法中人工干预较多,矫正控制参数的选择通常依赖于经验和专业知识,导致矫正精度

准确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0014]在介绍了本申请基本原理后,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来具体介绍本申请的各种非限制性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0015]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钢结构制作中平行矫正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交互获得待检测钢结构的结构设计信息,并基于所述结构设计信息调用获得平行矫正约束;通过与相关人员,如设计师

工程师等,进行交互,获取待检测钢结构的结构设计信息,这些信息包括结构尺寸

构件连接方式

设计荷载等

基于所获得的结构设计信息,获取用于平行矫正的约束条件,这些约束条件可以是预先定义的规范要求

标准尺寸参数或其他已知的平行性考虑因素

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确定适用于待检测钢结构的平行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钢结构制作中平行矫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交互获得待检测钢结构的结构设计信息,并基于所述结构设计信息调用获得平行矫正约束;基于结构检测模块对所述待检测钢结构进行结构检测,获得实测结构参数集;预构建平行矫正定位子网络,并将所述实测结构参数集和所述平行矫正约束同步至所述平行矫正定位子网络进行结构偏差分析,获得待矫正节点序列,其中,所述待矫正节点序列中包括
K
个待矫正节点,且所述
K
个待矫正节点具有
K
个结构偏差信息标识;基于所述
K
个结构偏差信息标识对所述待矫正节点序列进行矫正控制参数分析,获得矫正控制参数序列;基于所述矫正控制参数序列进行矫正区域合并分析,获得待矫正区域序列;基于所述待矫正区域序列进行所述矫正控制参数序列的优化处理,获得平行矫正控制序列;将所述平行矫正控制序列同步至矫正控制模块,基于所述矫正控制模块进行所述待检测钢结构的平行矫正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预设平行矫正监测窗口;以所述平行矫正监测窗口为基准对所述待矫正节点序列进行多周期提取,获得
M
组历史矫正节点序列;预设结构偏差约束

节点位置偏差约束和系统误差约束;基于所述结构偏差约束和所述节点位置偏差约束对所述
M
组历史矫正节点序列进行聚合处理,并基于所述系统误差约束进行聚合处理结果的筛选处理,获得
H
个系统误差节点,其中,每个系统误差节点具有结构偏差区间;基于所述
H
个系统误差节点和所述结构偏差区间进行所述待检测钢结构所处产线的加工参数优化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预构建平行矫正定位子网络,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平行矫正定位子网络包括偏差指数计算模块和偏差矫正定位模块;构建偏差指数计算函数,所述偏差指数计算函数如下:;其中,为第
i
个实测结构参数的权重,为第
i
个实测结构参数与标准尺寸参数的夹角,为钢结构偏差指数;将所述偏差指数计算函数同步至所述偏差指数计算模块;预设偏差矫正筛选约束,并将所述偏差矫正筛选约束同步至所述偏差矫正定位模块,完成所述平行矫正定位子网络的构建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实测结构参数集和所述平行矫正约束同步至所述平行矫正定位子网络进行结构偏差分析,获得待矫正节点序列,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平行矫正约束包括
N
组构建尺寸约束,每组所述构建尺寸约束包括
i
项标准尺寸参数;所述实测结构参数集包括
N
组实测结构数据,每组所述实测结构参数包括
i
项实测结构参数,所述平行矫正约束与所述实测结构参数集关联映射;将所述实测结构参数集和所述平行矫正约束同步至所述平行矫正定位子网络的所述偏差指数计算模块,获得
N
个结构偏差指数;在所述偏差矫正定位模块判断所述
N
个结构偏差指数是否满足所述偏差矫正筛选约束,获得所述待矫正节点序列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
K
个结构偏差信息标识对所述待矫正节点序列进行矫正控制参数分析,获得矫正控制参数序列,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待检测钢结构获得与所述待检测钢结构型号相同的多组历史控制参数组,其中,每组历史控制参数组由标准尺寸参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少荃张韵秋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菲尔浦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