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固态储氢装置及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氢能装备
,具体涉及一种固态储氢装置及其方法
。
技术介绍
[0002]固态储氢是指通过物理或者化学吸附的方式将氢气存储于固态储氢材料介质中
。
这种新型储氢技术具有体积储氢密度高
、
储运方便
、
安全性能好等优点,因而被认为是最有发展前景的储氢方式
。
固体材料储氢机理总体上可分为两类,即物理储氢和化学储氢
。
物理储氢材料包括碳质吸附材料
、
金属有机骨架和沸石等
。
氢气被吸附在材料的微孔
、
骨架或管结构上,不伴随化学反应的发生
。
对于化学储氢,材料主要有各类金属合金
、
金属氢化物
、
配位氢化物以及氢气水合物等,有化学反应的发生,氢气被存储在金属氢化物的合金晶格中
。
其中,由于丰富的储量,较高的理论储氢量
(7.6wt
%
)
和体积储氢密度
(110kg/m
3 H2)
,低廉的成本价格,且单质镁可以在高温条件下与氢气反应生成
MgH2,故
MgH2/Mg
体系被认为是最有潜力的储氢体系之一
。
然而,固态储氢在氢气释放过程中需要一定的热量,常规的电加热方式主要存在两点不足,一是会降低采用固态储氢载具的能量利用率,采用蓄电池等方式则会显著增加固态储氢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固态储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热的储氢腔
(1)
和绝热的储热腔
(2)
;储氢腔
(1)
中填充有储氢合金
(5)
,带有氢气阀
(4)
的氢管路
(3)
从储氢腔
(1)
外部穿入储氢腔
(1)
内部;氢管路
(3)
在氢气充注阶段将氢气输入储氢合金
(5)
中进行存储,在氢气释放阶段将氢气从储氢合金
(5)
中排出;储氢合金
(5)
内部设置有热化学吸附床
(6)
,热化学吸附床
(6)
与储氢合金
(5)
构成换热接触但是无法物质交换;热化学吸附床
(6)
在氢气充注阶段通过吸收储氢合金
(5)
中的热量实现气态吸附工质的解吸和吸附床再生,在氢气释放阶段通过吸附外部输入的气态吸附工质向储氢合金
(5)
释放热量;热化学吸附床
(6)
表面布置有辅助加热的电加热组件;热化学吸附床
(6)
上设有工质进出口,且工质进出口连接吸附工质管路
(9)
的一端,吸附工质管路
(9)
的另一端接入储热腔
(2)
中;储热腔
(2)
内部设置有储液器
(11)
,储液器
(11)
上连接有吸附工质管路
(9)
和加注管路
(20)
;吸附工质管路
(9)
依次连接储液器
(11)
的顶部气相空间
、
调节阀
(10)
以及吸附工质管路
(9)
的另一端,从而用于在调节阀
(10)
开启时将储液器
(11)
内的气态吸附工质输入热化学吸附床
(6)
中;加注管路
(20)
一端连接储液器
(11)
的顶部气相空间,另一端穿出储热腔
(2)
后连接外部的加注阀
(21)
,用于在加注阀
(21)
开启时向储液器
(11)
内加注液态吸附工质;再生管路
(17)
依次连接吸附工质管路
(9)
的另一端和再生泵
(18)
后穿出储热腔
(2)
并连接外部的再生阀
(19)
,用于在再生阀
(19)
开启时排出热化学吸附床
(6)
再生解吸产生的气态吸附工质;储液器
(11)
内部设置有与上永磁体
(13)
固定的蓄能型加热块
(14)
,蓄能型加热块
(14)
的外表面能够与液态吸附工质直接换热;储液器
(11)
外部设置有空间位置可控的下永磁体
(15)
,通过两个永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调整蓄能型加热块
(14)
在液态吸附工质中的加热面积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储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组件为贴附于热化学吸附床
(6)
表面的电加热膜
(7)
,电加热膜
(7)
的电源线
(8)
穿出固态储氢装置的外壳连接供电电源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储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永磁体
(15)
安装于储热腔
(2)
内的储液器
(11)
下方,且由伸出储热腔
(2)
的机械式调节杆
(16)
控制相对于上永磁体
(13)
的空间位置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态储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器
(11)
中安装有从内部延伸至外部的导向架
(12)
,上永磁体
(13)、
蓄能型加热块
(14)、
下永磁体
(15)
均安装于导向架
(12)
上,由导向架
(12)
限制三者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春伟,宋建军,于兰,王淮英,张钰莹,崔皓玉,张平,杨括,陈永,陈静,李山峰,瞿骞,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