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塑机用水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66587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塑机用水冷却装置,属于水冷技术领域,其包括支架,在支架上设有储水池,其中所述的支架上还设有冷却压塑机上模具循环冷却液的第一冷却系统和冷却压塑机下模具循环冷却液的第二冷却系统,第一冷却系统和第二冷却系统均由热交换器、过滤器和水泵构成,热交换器的热水入口与上模具循环冷却液的出口连接,过滤器设在热交换器与上模具循环冷却液的出口之间,热交换器的冷水出口与上模具循环冷却液的入口连接,热交换器的冷水入口与水泵的出口连接,水泵的入口与储水池的出口连接,热交换器的热水出口与储水池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冷却效果好,水温波动范围小,适用于压塑机等各种机械的模具冷却。(*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冷却装置,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压塑机用水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压塑机冷却水系统,存在着很多问题水温波动大,没用的装置多(如加热 器等),造成压力损失大、耗能多,不利于冷却效果的稳定,且影响生产效率的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冷却效果 好,水温波动范围小的压塑机用水冷却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压塑机用水冷却装置,包括支架,在支 架上设有储水池,其中所述的支架上还设有冷却压塑机上模具循环冷却液的第一冷却系统 和冷却压塑机下模具循环冷却液的第二冷却系统,所述的第一冷却系统由第一热交换器、 第一过滤器4a和第一水泵5a构成,第一热交换器3a的热水入口与上模具循环冷却液的出 口连接,第一过滤器4a设在第一热交换器3a与上模具循环冷却液的出口之间,第一热交换 器3a的冷水出口与上模具循环冷却液的入口连接,第一热交换器3a的冷水入口与第一水 泵5a的出口连接,第一水泵5a的入口与储水池2的出口连接,第一热交换器3a的热水出 口与储水池2连接;所述的第二冷却系统由第二热交换器3b、第二过滤器4b和第二水泵5b 构成,第二热交换器3b的热水入口与上模具循环冷却液的出口连接,第二过滤器4b设在第 二热交换器3b与上模具循环冷却液的出口之间,第二热交换器3b的冷水出口与上模具循 环冷却液的入口连接,第二热交换器3b的冷水入口与第二水泵5b的出口连接,第二水泵5b 的入口与储水池2的出口连接,第二热交换器3b的热水出口与储水池2连接。上述的一种压塑机用水冷却装置,其中所述的支架1上还设有冷却压塑机液压系 统循环冷却液的第三冷却系统,所述的第三冷却系统由第三热交换器3c、第三过滤器4c和 第三水泵5c构成,第三热交换器3c的热水入口与上模具循环冷却液的出口连接,第三过滤 器4c设在第三热交换器3c与上模具循环冷却液的出口之间,第三热交换器3c的冷水出口 与上模具循环冷却液的入口连接,第三热交换器3c的冷水入口与第三水泵5c的出口连接, 第三水泵5c的入口与储水池2的出口连接,第三热交换器3c的热水出口与储水池2连接。上述的一种压塑机用水冷却装置,其中所述的第一热交换器、第二热交换器和第 三热交换器的冷水入口处均设有线性比例阀,线性比例阀的检测端分别连接第一热交换 器、第二热交换器和第三热交换器的冷水出口。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过滤器过滤机器热水的杂质,防止杂质影响热 交换器的性能甚至损坏机体,去除了加热系统,减少了压力的损失,采用线性比例阀控制水 温的波动,使其波动范围保持在1度以内,保证机器内冷却水的温度,提高了模具的冷却效 果,使机器的运行效率提高了 10%,且产品质量更稳定。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右视图;图3是图1的左视图。图中支架1、储水池2、第一热交换器3a、第一过滤器4a、第一水泵5a、第二热交 换器3b、第二过滤器4b、第二水泵5b、第三热交换器3c、第三过滤器4c、第三水泵5c、线性 比例阀6。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压塑机用水冷却装置,包括支架1,在支架1上设 有储水池2,支架1上还设有冷却压塑机上模具循环冷却液的第一冷却系统、冷却压塑机下 模具循环冷却液的第二冷却系统以及冷却压塑机液压系统循环冷却液的第三冷却系统,所 述的第一冷却系统由第一热交换器3a、第一过滤器4a和第一水泵5a构成,第一热交换器 3a的热水入口与上模具循环冷却液的出口连接,第一过滤器4a设在第一热交换器3a与上 模具循环冷却液的出口之间,第一热交换器3a的冷水出口与上模具循环冷却液的入口连 接,第一热交换器3a的冷水入口与第一水泵5a的出口连接,第一水泵5a的入口与储水池 2的出口连接,第一热交换器3a的热水出口与储水池2连接;第二冷却系统由第二热交换 器3b、第二过滤器4b和第二水泵5b构成,第二热交换器3b的热水入口与上模具循环冷却 液的出口连接,第二过滤器4b设在第二热交换器3b与上模具循环冷却液的出口之间,第二 热交换器3b的冷水出口与上模具循环冷却液的入口连接,第二热交换器3b的冷水入口与 第二水泵5b的出口连接,第二水泵5b的入口与储水池2的出口连接,第二热交换器3b的 热水出口与储水池2连接;第三冷却系统由第三热交换器3c、第三过滤器4c和第三水泵5c 构成,第三热交换器3c的热水入口与上模具循环冷却液的出口连接,第三过滤器4c设在第 三热交换器3c与上模具循环冷却液的出口之间,第三热交换器3c的冷水出口与上模具循 环冷却液的入口连接,第三热交换器3c的冷水入口与第三水泵5c的出口连接,第三水泵5c 的入口与储水池2的出口连接,第三热交换器3c的热水出口与储水池2连接。在第一热交 换器3a、第二热交换器3b和第三热交换器(3c)的冷水入口处均设有线性比例阀6,线性比 例阀6的检测端分别连接第一热交换器3a、第二热交换器3b和第三热交换器3c的冷水出权利要求一种压塑机用水冷却装置,包括支架(1),在支架(1)上设有储水池(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1)上还设有冷却压塑机上模具循环冷却液的第一冷却系统和冷却压塑机下模具循环冷却液的第二冷却系统,所述的第一冷却系统由第一热交换器(3a)、第一过滤器(4a)和第一水泵(5a)构成,第一热交换器(3a)的热水入口与上模具循环冷却液的出口连接,第一过滤器(4a)设在第一热交换器(3a)与上模具循环冷却液的出口之间,第一热交换器(3a)的冷水出口与上模具循环冷却液的入口连接,第一热交换器(3a)的冷水入口与第一水泵(5a)的出口连接,第一水泵(5a)的入口与储水池(2)的出口连接,第一热交换器(3a)的热水出口与储水池(2)连接;所述的第二冷却系统由第二热交换器(3b)、第二过滤器(4b)和第二水泵(5b)构成,第二热交换器(3b)的热水入口与上模具循环冷却液的出口连接,第二过滤器(4b)设在第二热交换器(3b)与上模具循环冷却液的出口之间,第二热交换器(3b)的冷水出口与上模具循环冷却液的入口连接,第二热交换器(3b)的冷水入口与第二水泵(5b)的出口连接,第二水泵(5b)的入口与储水池(2)的出口连接,第二热交换器(3b)的热水出口与储水池(2)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塑机用水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1)上还 设有冷却压塑机液压系统循环冷却液的第三冷却系统,所述的第三冷却系统由第三热交换 器(3c)、第三过滤器(4c)和第三水泵(5c)构成,第三热交换器(3c)的热水入口与上模具 循环冷却液的出口连接,第三过滤器(4c)设在第三热交换器(3c)与上模具循环冷却液的 出口之间,第三热交换器(3c)的冷水出口与上模具循环冷却液的入口连接,第三热交换器 (3c)的冷水入口与第三水泵(5c)的出口连接,第三水泵(5c)的入口与储水池(2)的出口 连接,第三热交换器(3c)的热水出口与储水池(2)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压塑机用水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热交 换器(3a)、第二热交换器(3b)和第三热交换器(3c)的冷水入口处均设有线性比例阀(6), 线性比例阀(6)的检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塑机用水冷却装置,包括支架(1),在支架(1)上设有储水池(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1)上还设有冷却压塑机上模具循环冷却液的第一冷却系统和冷却压塑机下模具循环冷却液的第二冷却系统,所述的第一冷却系统由第一热交换器(3a)、第一过滤器(4a)和第一水泵(5a)构成,第一热交换器(3a)的热水入口与上模具循环冷却液的出口连接,第一过滤器(4a)设在第一热交换器(3a)与上模具循环冷却液的出口之间,第一热交换器(3a)的冷水出口与上模具循环冷却液的入口连接,第一热交换器(3a)的冷水入口与第一水泵(5a)的出口连接,第一水泵(5a)的入口与储水池(2)的出口连接,第一热交换器(3a)的热水出口与储水池(2)连接;所述的第二冷却系统由第二热交换器(3b)、第二过滤器(4b)和第二水泵(5b)构成,第二热交换器(3b)的热水入口与上模具循环冷却液的出口连接,第二过滤器(4b)设在第二热交换器(3b)与上模具循环冷却液的出口之间,第二热交换器(3b)的冷水出口与上模具循环冷却液的入口连接,第二热交换器(3b)的冷水入口与第二水泵(5b)的出口连接,第二水泵(5b)的入口与储水池(2)的出口连接,第二热交换器(3b)的热水出口与储水池(2)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永红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中富胶盖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