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6480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1 18: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靶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靶向SIRP
α
和PD

L1的双特异性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药
,具体涉及靶向
SIRP
α

PD

L1
的双特异性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及应用


技术介绍

[0002]PD

1(CD279)
最早于
1992
年被报道,人
PD
‑1编码基因
PDCD1
位于
2q37.3
,全长
2097bp
,由 6
个外显子组成
。PD
‑1是膜蛋白,属于
CD28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主要表达在激活后的
T
细胞表面,此外还在胸腺的
CD4

CD8

T
细胞

活化的
NK
细胞和单核细胞有低丰度表达
。PD
‑1有2个配体,分别是
B7
蛋白家族的
PD

L1(CD274,B7

H1)

PD

L2(CD273,B7

DC)

PD

L1

PD

L2
氨基酸序列有
40
%相同

两者区别主要在于表达模式不同,
PD

L1
组成性的低表达于
APCs、
非造血细胞
(
如血管内皮细胞

胰岛细胞
)
和免疫豁免部位
(
如胎盘

睾丸和眼睛
)
,炎性细胞因子如
I
型和
II
型干扰素
、TNF

α

VEGF
等均可以诱导
PD

L1
的表达
。PD

L2
则只在被激活的巨噬细胞和树突细胞中有表达
。PD
‑1与
PD

L1
在激活的
T
细胞结合后,
PD
‑1的
ITSM
基序发生酪氨酸磷酸化,进而导致下游蛋白激酶
Syk

PI3K
的去磷酸化,抑制下游
AKT、ERK
等通路的活化,最终抑制
T
细胞活化所需基因及细胞因子的转录和翻译,发挥负向调控
T
细胞活性的作用

在肿瘤细胞中,肿瘤细胞及肿瘤微环境通过上调
PD

L1
表达并与肿瘤特异的
CD8+T
细胞表面的
PD
‑1结合,负调控
T
细胞活性,抑制免疫反应

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肿瘤利用
PD
‑1依赖的免疫抑制免疫逃避

在各种实体瘤和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种均已经发现
PD

L1

PD

L2
的高表达

此外,
PD

Ls
的表达与肿瘤细胞的不良预后之间具有很强相关性

[0003]肿瘤微环境中的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TAM

tumor associated macrophage)
的吞噬作用受到抑制,其原因在于几乎所有肿瘤细胞表面都高表达
CD47
蛋白,能够与骨髓细胞表面的信号调节蛋白
α
(signalregulatory protein
α
,SIRP
α
)
结合向机体发出“don

t eat me”或“self”的信号,从而抑制吞噬作用
。CD47
又名整合素相关蛋白
(IAP

intergin

associated protein)
,是一种广泛表达的跨膜糖蛋白,属于免疫球蛋白
(Ig)
超家族
。CD47
分子量为
50kD
,结构包含了大量的糖基化的
N

末端
IgV
可变结构域,5个高度疏水的跨膜结构域和一个短的
C

末端胞质尾区,
C

末端胞质尾区的4种选择性拼接形式决定了
CD47 在不同组织的表达

与之相对应的
SIRP
α
又被称为
SHPS

1、BIT

CD172a
蛋白,它是一种跨膜蛋白,主要在骨髓细胞
(myeloid cell)
上表达,包括巨噬细胞

骨髓树突状细胞

粒细胞

肥大细胞及其前体细胞
。SIRP
α
由胞外的3个
Ig
样结构域和胞质内的4个酪氨酸残基组成,该4个酪氨酸残基被推测认为是磷酸化位点

当发生磷酸化后,
SIRP
α
通过结合
SHP

1/2
蛋白的
SH2
结构域并使之激活,从而激活下游信号通路
。SHP
‑1和
SHP
‑2蛋白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因此
SIRP
α
是一种停靠蛋白,通过响应胞外刺激招募及激活下游蛋白磷酸酶
。Oldenborg
首先报道了成熟血红细胞
(RBC

red blood cell) 通过
CD47
与脾脏巨噬细胞
SIRP
α
结合保护自身免遭后者的清除

随后研究人员发现
RBC
上的也能与单核细胞
SIRP
α
结合从而抑制依赖
Fc
γ
受体的吞噬作用,这是通过对吞噬作用中的关键分子肌球蛋白

IIA(myosin

IIA)
去磷酸化作用实现的

临床上多种实体瘤和血液恶性肿瘤中都发现了
CD47
高表达的现象,包括急
性髓样白血病
(AML)、
急性淋巴白血病
(AL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靶向
SIRP
α

PD

L1
的双特异性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其特征在于,包括:
SIRP
α
结合域和
PD

L1
结合域;其中,所述
SIRP
α
结合域包括:重链可变区和轻链可变区;所述重链可变区包括:氨基酸序列分别如
SEQ ID NO:3、4、5
所示的
VHCDR1、VHCDR2

VHCDR3
;所述轻链可变区包括:氨基酸序列分别如
SEQ ID NO:37、38、9
所示的
VLCDR1、VLCDR2

VLCDR3
;所述
PD

L1
结合域包括:
VHH
片段,所述
VHH
片段包括:氨基酸序列分别如
SEQ ID NO:63、64、65
所示的
CDR1、CDR2

CDR3。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靶向
SIRP
α

PD

L1
的双特异性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其特征在于,所述
SIRP
α
结合域的重链可变区的序列如
SEQ ID NO:17
所示或与其具有至少
85
%序列同一性;或者,所述
SIRP
α
结合域的轻链可变区的序列选自
SEQ IDNO:18
或与其具有至少
85
%序列同一性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靶向
SIRP
α

PD

L1
的双特异性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其特征在于,所述
VHH
片段的序列如
SEQ ID NO:62
所示或与其具有至少
85
%序列同一性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靶向
SIRP
α

PD

L1
的双特异性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特异性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还包括:选自人源
IgG1、IgG2、IgG3、

IgG4
或其变体的重链恒定区;以及选自人源
κ

λ
链或其变体的轻链恒定区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靶向
SIRP
α

PD

L1
的双特异性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其特征在于,所述重链恒定区包含:
Fc
片段或其变体;所述
Fc
片段的变体来源于
IgG1
,根据
EU
计数,包括突变位点:
L234A、L235A、K338A。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靶向
SIRP
α

PD

L1
的双特异性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特异性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包括:第一多肽链和第二多肽链;所述第一多肽链包括:所述
SIRP
α
结合域的重链可变区

所述重链恒定区,以及所述
VHH
片段;所述
VHH
片段与所述
SIRP
α
结合域的重链可变区的
N
端融合,或者,所述
VHH
片段与所述重链恒定区的
C
端融合;所述第二多肽链包括:所述
SIRP
α
结合域的轻链可变区

所述轻链恒定区
。7.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靶向
SIRP
α

PD

L1
的双特异性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特异性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包括:第一多肽链和第二多肽链;所述第一多肽链包括:所述
SIRP
α
结合域的重链可变区和所述重链恒定区所述第二多肽链包括:所述
SIRP
α
结合域的轻链可变区

所述轻链恒定区

以及所述
VHH
片段;所述
VHH
片段与所述
SIRP
α
结合域的轻链可变区的
N
端融合
。8.
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靶向
SIRP
α

PD

L1
的双特异性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特异性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为包括2条所述第一多肽链和2条所述第二多肽链的对称结构
。9.
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靶向
SIRP
α

PD

L1
的双特异性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特异性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还包括:连接序列;优选的,所述连接序列选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屈向东潘琴都业杰刘小芳
申请(专利权)人:启愈生物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