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肺损伤患者用高频通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66247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1 18: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急性肺损伤患者用高频通气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左右两侧外壁中间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前后两端均贯穿并固定连接有阻尼器,所述阻尼器的外壁中间均贯穿并固定连接有伸缩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急性肺损伤患者用高频通气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通气装置
,尤其涉及急性肺损伤患者用高频通气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急性肺损伤是各种直接和间接致伤因素导致的肺泡上皮细胞及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造成弥漫性肺间质及肺泡水肿,导致的急性低氧性呼吸功能不全,以肺容积减少

肺顺应性降低

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为病理生理特征,临床上表现为进行性低氧血症和呼吸窘迫,肺部影像学上表现为非均一性的渗出性病变,患者在急性肺损伤时呼吸功能通常会受到影响,因此在对急性肺损伤患者进行治疗时,通常采用呼吸机帮助患者呼吸,在辅助患者呼吸时通气装置有着广泛应用

[0003]现有的通气装置通常应用于急救,尤其是在救护车上面,传统的高频通气装置无法在某个地方固定,在救护车上使用时容易受到颠簸导致呼吸机移位,不方便使用,且传统的通气装置依靠患者自主呼吸,通气频率无法调节进行调节,容易发生患者呼吸骤停导致心脏缺氧的问题,因此需要对现有的通气装置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急性肺损伤患者用高频通气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急性肺损伤患者用高频通气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底部转动连接有分布均匀的转动块,所述箱体的左右两侧外壁中间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前后两端均贯穿并固定连接有阻尼器,所述阻尼器的外壁中间均贯穿并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箱体的内壁底部右侧固定连接有氧气瓶,所述氧气瓶的顶部贯穿并设置有第三导气管,所述第三导气管的左侧贯穿并固定连接有通气瓶,所述通气瓶的左侧贯穿并固定连接有抽气泵,所述抽气泵的左侧中间固定连接有第四导气管,所述第四导气管的外壁中间贯穿并固定连接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第四导气管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湿化加热瓶,所述湿化加热瓶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加热器且加热器的输出端与湿化加热瓶贯穿并固定连接,所述湿化加热瓶的顶部贯穿并固定连接有第一导气管,所述箱体的内壁底部后端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处理气瓶,所述处理气瓶的顶部中间贯穿并固定连接有第二导气管,所述第二导气管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管且连接管与第一导气管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箱体的内壁顶部前端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的左侧中间固定连接有二氧化碳传感器且二氧化碳传感器与第二导气管贯穿并固定连接

[000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7]所述转动块的底部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之间贯穿并转动连接有滑轮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9]所述伸缩杆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脚垫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1]所述箱体的前端顶部转动连接有箱门,所述箱门的顶部中间固定连接有把手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3]所述第三导气管的外壁中间贯穿并固定连接有第四单向阀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5]所述第一导气管的外壁左侧贯穿并固定连接有第三单向阀

[00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7]所述第二导气管的外壁左侧贯穿并固定连接有第二单向阀

[001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9]所述连接管的左侧中间固定连接有出气管且出气管与箱体贯穿并固定连接

[0020]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1]1、
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转动块并在转动块下方安装滑轮,可以实现通气装置的多方向移动,方便快捷,并且结构小巧不占空间,同时在通气装置的两侧设置阻尼器

伸缩杆等结构,可以在通气装置安置时旋转伸缩杆并伸长,下方设置的脚垫可以使通气装置稳定的固定,这种结构简单并且稳定,可以保证通气装置在使用时稳定不发生偏移

[0022]2、
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出气管以及单向阀的结构,在吸气与呼气时可以经过同一根导气管再由两边设置的单向阀进行导流,呼出的二氧化碳可以被处理气瓶处理掉,并且还设置了二氧化碳传感器,当患者呼吸骤停无法自主呼吸时传感器可以迅速监测到并通过处理器与抽气泵电性连接使抽气泵加快工作频率实现高频来帮助患者呼吸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急性肺损伤患者用高频通气装置的立体图;
[0024]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急性肺损伤患者用高频通气装置的侧视图;
[0025]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急性肺损伤患者用高频通气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6]图例说明:
[0027]1、
处理气瓶;
2、
湿化加热瓶;
3、
加热器;
4、
第一单向阀;
5、
抽气泵;
6、
通气瓶;
7、
氧气瓶;
8、
出气管;
9、
转动块;
10、
固定块;
11、
滑轮;
12、
把手;
13、
箱门;
14、
限位块;
15、
阻尼器;
16、
伸缩杆;
17、
脚垫;
18、
第二单向阀;
19、
第三单向阀;
20、
连接管;
21、
第一导气管;
22、
二氧化碳传感器;
23、
第二导气管;
24、
处理器;
25、
第四单向阀;
26、
第三导气管;
27、
第四导气管;
28、
箱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

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急性肺损伤患者用高频通气装置,包括箱体
(28)
,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
(28)
的底部转动连接有分布均匀的转动块
(9)
,所述箱体
(28)
的左右两侧外壁中间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
(14)
,所述限位块
(14)
的前后两端均贯穿并固定连接有阻尼器
(15)
,所述阻尼器
(15)
的外壁中间均贯穿并固定连接有伸缩杆
(16)
,所述箱体
(28)
的内壁底部右侧固定连接有氧气瓶
(7)
,所述氧气瓶
(7)
的顶部贯穿并设置有第三导气管
(26)
,所述第三导气管
(26)
的左侧贯穿并固定连接有通气瓶
(6)
,所述通气瓶
(6)
的左侧贯穿并固定连接有抽气泵
(5)
,所述抽气泵
(5)
的左侧中间固定连接有第四导气管
(27)
,所述第四导气管
(27)
的外壁中间贯穿并固定连接有第一单向阀
(4)
,所述第四导气管
(27)
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湿化加热瓶
(2)
,所述湿化加热瓶
(2)
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加热器
(3)
且加热器
(3)
的输出端与湿化加热瓶
(2)
贯穿并固定连接,所述湿化加热瓶
(2)
的顶部贯穿并固定连接有第一导气管
(21)
,所述箱体
(28)
的内壁底部后端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处理气瓶
(1)
,所述处理气瓶
(1)
的顶部中间贯穿并固定连接有第二导气管
(23)
,所述第二导气管
(23)
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管
(20)
且连接管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亚楠王佳凤孙雨桐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