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62401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1 18: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S

57格式电子海图的岸线融合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海图岸线融合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
S

57
格式电子海图的岸线融合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仅针对相同比例尺的海图岸线进行融合,主要方法有以下两种方法:
[0003]1:简单平均法;它的思想是将多个岸线坐标集合中的每个点的坐标分别取平均值,然后将这些平均值作为新的岸线坐标集合中的点坐标

它的缺点也很明显,它无法考虑不同点的重要性,而且容易受到异常值的影响,由两点之间横坐标和纵坐标分别求平均得到新的坐标集合,该集合与原始岸线坐标集合形状相似,一些特征点也被平均处理,导致融合结果不准确;
[0004]2:面积加权平均法;它的思想是对每个岸线坐标集合中的点进行面积加权平均,然后将这些平均值作为新的岸线坐标集合中的点坐标;它的缺点是计算复杂度较高,需要对每个点进行面积计算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
S

57
格式电子海图的岸线融合方法,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
S

57
格式电子海图的岸线融合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0007]S1
:先对输入的
JSON
文件中的海图岸线数据比例尺进行判断,根据比例尺大小进行分类,判断相邻两幅电子海图的比例尺是否相同,当判断完成后才可进行接下来的融合操作;
[0008]S2
:对于岸线的融合需要根据
S1
中比例尺的判断结果来进行,比例尺相同的海图岸线不需要对岸线的坐标数据进行特殊处理,只需将点坐标叠加并连线即可完成融合,对于比例尺不同的海图岸线,需要先找到两幅海图的公共覆盖区,依据公共覆盖区内的岸线数据比例尺大小进行坐标点的删除和保存,删除比例尺较小的岸线坐标,保留比例尺较大的岸线坐标,然后将处理后的坐标点进行连接;
[0009]S3
:对于特殊的海图物标,需要手动进行坐标点的拟合以保证岸线的准确性;
[0010]S4
:对于加载的所有海图数据,需要重复以上操作流程,最终将处理好的所有岸线坐标点进行连接即可得到融合后的海图岸线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
S3
中海图物标为港口

灯塔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
S1
中融合之前需要对两个几何体进行边界框检查以确定它们是否有可能相交,如果两个几何体的边界框不相交,则它们一定不相交,如果两个几何体的边界框相交,从左到右依次扫描线段,将所有线段的端点按照
x
坐标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序,并将其加入事件队列;
[0013]如果两个端点具有相同的
x
坐标,则首先处理
y
坐标较小的端点,初始化一个事件队列,一个双向链表和一个二叉搜索树,定位端点在二叉树中的位置,并判断与其前驱和后继是否相交,如果相交,则添加到事件队列中;
[0014]若端点为左端点,就将该线段加入到一个平衡树和双向链表中,表示该线段现在处于活动状态,为避免重复添加线段,忽略右端点,扫描完所有的事件点后,事件队列中存储的就是所有线段的交点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主要针对不同比例尺的
S

57
格式电子海图岸线的融合,保留岸线数据中的特征点,降低计算难度,将融合后的岸线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解决了电子海图因分幅问题导致在不同地理信息处理软件加载中出现的岸线缺失问题

[0016]本专利技术在岸线融合时可以对所有岸线坐标进行处理,保证了数据的完整性,也保证了数据的精度,使用本方法融合后的岸线轮廓清晰且完整,能够包含岸线数据中该有的自然特征和人工特征,在计算方面,可根据目的进行阈值的设定来进行精度的控制,这一方法可以有效降低计算的难度

附图说明
[0017]图1:本专利技术方法的流程图;
[0018]图2:本专利技术比例尺不同的电子海图岸线公共覆盖区融合前所示图;
[0019]图3:本专利技术比例尺不同的电子海图岸线公共覆盖区融合后所示图;
[0020]图4:本专利技术比例尺相同的电子海图岸线公共覆盖区融合前所示图;
[0021]图5:本专利技术比例尺相同的电子海图岸线公共覆盖区融合后所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被本领域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23]实施例1:一种基于
S

57
格式电子海图的岸线融合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0024]S1
:先对输入的
JSON
文件中的海图岸线数据比例尺进行判断,根据比例尺大小进行分类,判断相邻两幅电子海图的比例尺是否相同,当判断完成后才可进行接下来的融合操作;
[0025]S2
:对于岸线的融合需要根据
S1
中比例尺的判断结果来进行,比例尺相同的海图岸线不需要对岸线的坐标数据进行特殊处理,只需将点坐标叠加并连线即可完成融合,对于比例尺不同的海图岸线,需要先找到两幅海图的公共覆盖区,依据公共覆盖区内的岸线数据比例尺大小进行坐标点的删除和保存,删除比例尺较小的岸线坐标,保留比例尺较大的岸线坐标,然后将处理后的坐标点进行连接;
[0026]S3
:对于特殊的海图物标,海图物标为港口

灯塔等等,需要手动进行坐标点的拟合以保证岸线的准确性;
[0027]S4
:对于加载的所有海图数据,需要重复以上操作流程,最终将处理好的所有岸线坐标点进行连接即可得到融合后的海图岸线

[0028]本方法主要是通过使用
Python
语言编写算法进行
JSON
格式海图岸线点坐标的融合,算法主要思想是先输入文件夹和比例尺,然后循环遍历所有文件夹得到所有的
JSON
名,
再循环遍历
JSON
名进行相同比例尺的合并;不同比例尺的海图岸线坐标融合要找到两幅电子海图的公共覆盖区,根据比例尺大小将重合的边进行去除,最后合并剩余线段,最终输出结果

[0029]融合之前需要对两个几何体进行边界框检查以确定它们是否有可能相交,如果两个几何体的边界框不相交,则它们一定不相交,如果两个几何体的边界框相交,从左到右依次扫描线段,将所有线段的端点按照
x
坐标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序,并将其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基于
S

57
格式电子海图的岸线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S1
:先对输入的
JSON
文件中的海图岸线数据比例尺进行判断,根据比例尺大小进行分类,判断相邻两幅电子海图的比例尺是否相同,当判断完成后才可进行接下来的融合操作;
S2
:对于岸线的融合需要根据
S1
中比例尺的判断结果来进行,比例尺相同的海图岸线不需要对岸线的坐标数据进行特殊处理,只需将点坐标叠加并连线即可完成融合,对于比例尺不同的海图岸线,需要先找到两幅海图的公共覆盖区,依据公共覆盖区内的岸线数据比例尺大小进行坐标点的删除和保存,删除比例尺较小的岸线坐标,保留比例尺较大的岸线坐标,然后将处理后的坐标点进行连接;
S3
:对于特殊的海图物标,需要手动进行坐标点的拟合以保证岸线的准确性;
S4
:对于加载的所有海图数据,需要重复以上操作流程,最终将处理好的所有岸线坐标点进行连接即可得到融合后的海图岸线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
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培强王晓单田清骆剑波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