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贴靠式电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5845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9 1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贴靠式电梯,包括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的顶部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拉拽液压杆,所述拉拽液压杆工作轴的端部与轿厢的顶部边沿转动连接,所述轿厢的底部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的顶推液压杆,所述顶推液压杆工作轴的端部与轿厢的底部边沿转动连接,所述拉拽液压杆和顶推液压杆上远离轿厢的一端处均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与拉拽液压杆或顶推液压杆固定连接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带有减速箱的电机,所述减速箱的输出轴上设置有驱动齿轮和导向轮,所述驱动齿轮与齿条轨道中的齿条部分相啮合,而导向轮则滚动连接在齿条轨道中的轨道部分中,同时所述的齿条轨道设置在复杂建筑物的表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贴靠式电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是一种贴靠式电梯


技术介绍

[0002]在桥梁主塔和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需要采用施工电梯来运送施工人员,传统的电梯通常采用较长的直线导轨,同时为了适应桥梁

烟囱等倾斜建筑施工的需要,传统的施工电梯在必要时会根据建筑物外形,在建筑物外设置导轨支撑架,从而保证导轨始终处于竖直的平直状态,这种结构的施工电梯能够保证运输人员的安全性

[0003]但是在遇到某些复杂结构的高层建筑物时,例如有一种桥梁的主塔,其靠近顶端的部分存在两个对称分布的突出部,如果采用传统结构的施工电梯,则需要搭建极其复杂的导轨支撑机构,存在造价高

工期长的问题,因此现在需要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或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布局合理,能够在保证电梯轿厢始终保持水平状态的情况下,不需要搭建结构复杂的支撑结构便可实现电梯升降动作的贴靠式电梯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贴靠式电梯,包括轿厢1,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1的顶部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拉拽液压杆2,所述拉拽液压杆2工作轴的端部与轿厢1的顶部边沿转动连接,所述轿厢1的底部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的顶推液压杆3,所述顶推液压杆3工作轴的端部与轿厢1的底部边沿转动连接,所述拉拽液压杆2和顶推液压杆3上远离轿厢1的一端处均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与拉拽液压杆2或顶推液压杆3固定连接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带有减速箱的电机,所述减速箱的输出轴上设置有驱动齿轮4和导向轮5,所述驱动齿轮4与齿条轨道中的齿条部分6相啮合,而导向轮5则滚动连接在齿条轨道中的轨道部分7中,同时所述的齿条轨道设置在复杂建筑物8的表面,所述轿厢1的顶部设置有水平仪9,同时轿厢1朝向复杂建筑物8方向的侧壁的顶部和底部还分别设置有距离传感器
10
,所述轿厢1内设置有控制系统

泵站和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为电机和泵站供电,所述拉拽液压杆
2、
顶推液压杆
3、
电机

水平仪9和距离传感器
10
均通过控制系统统一控制

[0006]本专利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种结构形式的贴靠式电梯,其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布局合理,它针对传统结构的施工电梯在遇到某些不规则结构的

有突出部分的建筑物时,需要搭建结构复杂的电梯导向和支撑结构而产生的种种问题,设计出一种能够始终贴着建筑物运动的电梯结构,它利用一对拉拽液压杆和一对顶推液压杆来支撑轿厢,通过上述两对液压杆的配合动作来让轿厢始终保持水平姿态,又利用齿轮和齿条轨道结构来驱动轿厢在纵向上运动,进而实现
轿厢紧贴着建筑物运动的目的,它的整体结构十分简约,不需要搭建额外的支护结构,可以极大地加快生产进程,提高工作效率

并且它的制作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廉,因此可以说它具备了多种优点,特别适合于在本领域中推广应用,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在非凸出区域运动的结构示意图

[0008]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在凸出区域运动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驱动机构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10]轿厢1,拉拽液压杆2,顶推液压杆3,驱动齿轮4,导向轮5,齿条部分6,轨道部分7,复杂建筑物8,水平仪9,距离传感器
10。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贴靠式电梯,包括轿厢1,在轿厢1的顶部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拉拽液压杆2,所述拉拽液压杆2工作轴的端部与轿厢1的顶部边沿转动连接,所述轿厢1的底部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的顶推液压杆3,所述顶推液压杆3工作轴的端部与轿厢1的底部边沿转动连接,所述拉拽液压杆2和顶推液压杆3上远离轿厢1的一端处均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与拉拽液压杆2或顶推液压杆3固定连接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带有减速箱的电机,所述减速箱的输出轴上设置有驱动齿轮4和导向轮5,所述驱动齿轮4与齿条轨道中的齿条部分6相啮合,而导向轮5则滚动连接在齿条轨道中的轨道部分7中,同时所述的齿条轨道设置在复杂建筑物8的表面,所述轿厢1的顶部设置有水平仪9,同时轿厢1朝向复杂建筑物8方向的侧壁的顶部和底部还分别设置有距离传感器
10
,所述轿厢1内设置有控制系统

泵站和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为电机和泵站供电,所述拉拽液压杆
2、
顶推液压杆
3、
电机

水平仪9和距离传感器
10
均通过控制系统统一控制

[001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贴靠式电梯的工作过程如下:初始状态下,轿厢1处于复杂建筑物8没有凸出部分的底部位置,此时两个拉拽液压杆2向上倾斜,拉拽液压杆2与轿厢1顶端面之间的夹角为
α
,而两个顶推液压杆3则向下倾斜,顶推液压杆3与轿厢1的底端面之间的夹角为
β
,在无凸出部分的区域运行时,拉拽液压杆2与顶推液压杆3对称分布,需要轿厢1运动时,通过控制系统发出指令,控制电机工作,电机带动驱动齿轮4转动,由于驱动齿轮4与齿条轨道中的齿条部分6啮合,而齿条部分6由固定连接在复杂建筑物8的表面,因此当驱动齿轮4转动时,驱动齿轮4便会沿着齿条部分6做直线运动,进而带动液压杆和轿厢1相对于齿条轨道做直线运动,实现轿厢1的上升或下降;在上述运动过程中,导向轮5会在轨道部分7中自由滚动,起到导向和辅助连接的作用;运动时,拉拽液压杆2会对轿厢1产生一个方向向上的分力(拉力),同时顶推液压杆3会对轿厢1产生一个同样方向向上的分力(推力),即轿厢1通过上述两对液压杆进行支撑;当轿厢1运动至复杂建筑物8上存在凸出部分的区域时,由于凸出部分的存在,齿
条轨道的轨迹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此过程中,为了保证轿厢1的整体姿态不变(不能让轿厢1发生倾斜),拉拽液压杆2会随着运动的进行而收缩
/
伸出,同样的,顶推液压杆3也会随着运动的进行而伸出
/
收缩,通过两组不同的液压杆的配合动作,来保证轿厢1的姿态稳定;具体工作过程如下:假设轿厢1在复杂建筑物8的无凸出部分的区域运动时,复杂建筑物8侧壁

拉拽液压杆2和轿厢1顶端面的延长线会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该直角三角形的一个角为
α
;设置在轿厢1侧壁的顶部和底部的距离传感器8实时地对轿厢1侧壁与复杂建筑物8之间的距离进行检测,例如顶部的距离传感器8如果发现距离发生变化,由
D1
变为
D2

D1

D2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贴靠式电梯,包括轿厢(1),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1)的顶部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拉拽液压杆(2),所述拉拽液压杆(2)工作轴的端部与轿厢(1)的顶部边沿转动连接,所述轿厢(1)的底部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的顶推液压杆(3),所述顶推液压杆(3)工作轴的端部与轿厢(1)的底部边沿转动连接,所述拉拽液压杆(2)和顶推液压杆(3)上远离轿厢(1)的一端处均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与拉拽液压杆(2)或顶推液压杆(3)固定连接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带有减速箱的电机,所述减速箱的输出轴上设置有驱动齿轮(4)和导向轮(5),所述驱动齿轮(4)与齿条轨道中的齿条部分(6)相啮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滕云龙曹跃华丁哲臻王森蒋宗恒陈怀庚付先雪雷俊超王景曾俊源喻俊鑫赵军伟栾征谋程阳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