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羊肚菌菌种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65752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9 1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食用菌培养技术的领域,公开了一种羊肚菌菌种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羊肚菌菌种的制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食用菌培养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羊肚菌菌种的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羊肚菌菌种是羊肚菌生产中最基础的生产资料,对决定羊肚菌的产量及质量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羊肚菌菌种分为一级种
(
也叫母种或试管种
)
,二级种
(
也叫原种
)
,三级种
(
也叫栽培种或生产种
)。
通常使用母种培育原种,然后将原种接种到培养基质中,生长为用于种植的栽培种

羊肚菌栽种需要每年秋冬季节整地

播种,春季陆续收获,但羊肚菌的生长受温度影响极大,温度过高会对子实体颜色

菇形产生影响,一旦棚内气温超过
25℃
,羊肚菌会直接死亡,不能继续收获子实体

因此,能够缩短羊肚菌的出菇时间对于提高产量来说是非常有利的

[0003]通常采用的接种方法为将上一级菌种倒洒在培养基表面,让菌种从上至下发育培养

菌种扩散至整个培养容器的路径较长,存在生长周期长的问题

[0004]现有的羊肚菌菌种培养方法可参照公开号为
CN109247192A
的专利文献,上述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羊肚菌的培养方法,通过采用在培养基水平面上交叉接种菌丝的方法缩短菌种的培养周期

但是与传统接种方式相同的是,菌种从上到下,从瓶口繁殖扩散到瓶底同样需要较长路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缩短菌丝生长的培养周期,降低杂菌感染率,本申请提供一种羊肚菌菌种的制作方法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羊肚菌菌种的制作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羊肚菌菌种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S1
备料:准备培养基所需的原材料,并将干燥的植物性原材料浸泡复水,复水率为
1:1.5

[0009]S2
混合:将步骤
S1
中准备的原材料按照配比进行混合,得到培养基;
[0010]S3
装料:提供培养容器

接种棒,将一部分所述培养基装入所述培养容器内,待培养基顶面距培养容器口部3~
6cm
时停止装料,然后将所述接种棒插入所述培养容器中,再将剩余培养基装入所述培养容器内,并密封培养容器;
[0011]S4
灭菌:将装有培养基的所述培养容器放入
123℃

126℃
环境下灭菌4‑6小时,并进行冷却;
[0012]S5
接种:在万级无菌室或净化接种流水线内,抽出所述接种棒后培养基中央会形成一个条形孔,将上一级菌种放入所述条形孔内,并填满所述条形孔;
[0013]S6
培养:在十万级洁净室内培养菌种,
12℃

20℃
环境下培养
25

40
天,待所述培养容器长满菌丝,以便进行下一级接种或播种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上一级菌种填满条形孔,能够使菌种沿培养容器高度
方向同时从中间向外发散生长,能够缩短菌丝布满整个培养容器的生长路径

相比于传统的接种方式,本方案通过提高菌种的密度与缩短生长路径,使菌丝更快长满满整个培养容器,缩短菌丝生长的培养周期

微生物生长存在竞争抑制的机理,羊肚菌菌种迅速发育,就会从时间和空间上抑制杂菌的发育,从而尽量降低杂菌感染的几率

[0015]进一步的,所述培养容器口部设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上开有气孔,所述接种棒结构为薄壁管状,所述密封盖能够与所述接种棒可拆卸连接,步骤
S3
中,使用所述密封盖密封所述培养容器时,所述接种棒正对所述气孔并与密封盖连接固定;进行步骤
S5
接种时,直接从所述接种棒管口向所述培养容器内投入上一级菌种;完成接种后再拔出所述接种棒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步骤
S3
装料到步骤
S5
接种之间使接种棒留培养容器内能够对培养基提供支撑,防止进行步骤
S4
灭菌时条形孔塌孔,从而保证接种时条形孔的完整性

将接种棒制成中空的薄壁管状,无需开启瓶盖即可通过瓶盖上的气孔将上一级菌种投入接种棒管内向条形孔,接种棒能够对培养基起到护壁的作用,避免接种过程中操作不当或产生震动使条形孔塌陷

最后再取出接种棒还能简化操作步骤

[0017]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盖上可拆卸连接有透气隔菌膜,所述透气隔菌膜用于封堵所述气孔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气隔菌膜能够使密封的培养容器透气的同时隔离杂菌,使外部的细菌等微生物难以进入培养容器内,透气性同时又能保证菌丝生长所需的氧气供应充足

[0019]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盖内侧环绕所述气孔设有多个卡接部,所述卡接部上开有槽口朝下的卡槽,所述接种棒与所述卡槽过盈配合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密封盖内侧设置卡接部,并使卡槽与接种棒过盈配合,卡槽起到定位作用,使接种棒保持竖直稳定位于培养容器中央,从而保证条形孔形状规则

位置固定;由于接种棒表面光滑顺直,不便取出,密封盖与接种棒过盈配合,能够在开启密封盖时同步拔出接种棒,使拔出接种棒的操作更加简易

[0021]进一步的,步骤
S1

S2
中,培养基原材料重量配比为:
50

60
%湿小麦粒
、27

37
%湿稻谷壳
、10
%湿杂木屑
、2
%生石灰
、1
%石膏粉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原料易得,成本低廉,湿润的环境有助于菌丝生长

[0023]进一步的,步骤
S3
装料中,每份培养基重量为
400g

1kg。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经试验证明,每份培养基重量在
400g

1kg
能够使培养基的利用更加充分

[0025]进一步的,制作原种时,上一级菌种为试管种;制作栽培种时,上一级菌种为原种

[00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适用于多种菌种的制作,能够广泛应用于各级菌种的制作

[0027]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8]1.
通过在培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羊肚菌菌种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原种或栽培种的制作,包括以下步骤:
S1
备料:准备培养基所需的原材料,并将干燥的植物性原材料浸泡复水,复水率为
1:1.5

S2
混合:将步骤
S1
中准备的原材料按照配比进行混合,得到培养基;
S3
装料:提供培养容器
(1)、
接种棒
(2)
,将一部分所述培养基装入所述培养容器内,待培养基顶面距培养容器口部3~
6cm
时停止装料,然后将所述接种棒插入所述培养容器中,再将剩余培养基装入所述培养容器内,并密封培养容器;
S4
灭菌:将装有培养基的所述培养容器放入
123℃

126℃
环境下灭菌4‑6小时,并进行冷却;
S5
接种:在万级无菌室或净化接种流水线内,抽出所述接种棒后培养基中央会形成一个条形孔,将上一级菌种放入所述条形孔内,并填满所述条形孔;
S6
培养:在十万级洁净室内培养菌种,
12℃

20℃
环境下培养
25

40
天,待所述培养容器长满菌丝,以便进行下一级接种或播种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羊肚菌菌种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容器
(1)
口部设有密封盖
(11)
,所述密封盖
(11)
上开有气孔
(111)
,所述接种棒
(2)
结构为薄壁管状,所述密封盖
(11)
能够与所述接种棒
(2)
可拆卸连接,步骤
S3
中,使用所述密封盖
(11)
密封所述培养容器
(1)
时,所述接种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桂纯伟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飘扬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