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磁共振检测定标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器材领域,尤其是涉及磁共振检测定标装置
。
技术介绍
[0002]核磁共振是磁矩不为零的原子核,在外磁场作用下自旋能级发生塞曼分裂,共振吸收某一定频率的射频辐射的物理过程;随着医疗水平的日益提高,核磁共振成像(
MRI
)检查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影像检查方式,在检查过程中,具有成像参数多
、
扫描速度快
、
组织分辨率高和图像更清晰等优点,可帮助医生“看见”不易察觉的早期病变,并且不会对人体健康有影响;使用目前的设备在磁共振检测进行定标时需要多次将被检测品拿出换位置重新进行检测,校测效率低,操作相对比较繁琐,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磁共振检测定标装置
。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磁共振检测定标装置
,
有效地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的问题
。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磁共振检测定标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可前后移动的连接板,连接板上端的前后两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两个支撑板的上端转动连接有可转动的内筒,连接板的后侧安装有带动内筒转动的驱动结构,当连接板向后侧移动使内筒与驱动结构连接时内筒便可以转动,当连接板向前侧移动使内筒与驱动结构脱离连接使内筒便停止转动,内筒的内部的上下两侧分别安装有可以同步相对移动的放置板,内筒的上侧设置有可前后移动的检测头,检测头可随着内筒的转动而前后移动r/>。
[0005]优选的,所述驱动结构包括有固定连接在内筒的表面前侧的齿圈,两个支撑板表面转动连接有一个传动杆,传动杆的前端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传动齿轮与齿圈啮合,传动杆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啮合爪,传动杆的后端设置有电机,电机与外壳内壁固定连接,电机前侧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可以与第二啮合爪啮合的第一啮合爪
。
[0006]优选的,所述检测头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销杆,销杆的表面开设有限位孔,通孔内侧滑动连接有限位杆,限位杆的两端分别与外壳内壁固定连接,检测头的上侧设置有可转动的导动杆,导动杆的两端分别与外壳内壁转动连接,导动杆的表面开设有倾斜的环形的导动槽,销杆的上端与导动槽滑动配合
。
[0007]优选的,所述限位孔内侧相对应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限位凸起,限位杆表面相对应的两侧分别开设有限位凹槽,限位凸起与限位凹槽滑动配合
。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啮合爪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带轮,导动杆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带轮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表面套有一个传动带
。
[0009]优选的,所述外壳内部下端开设有安装滑槽,连接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滑块,安装滑块与安装滑槽滑动连接,安装滑块的前端向后侧开设有通孔,通孔设置有驱动杆,驱动杆的两端分别与安装滑槽转动连接,驱动杆的表面开设有两段旋向相反的螺纹槽组成的
驱动槽,两段螺纹槽的首尾接通,通孔内壁固定连接有销轴,销轴的另一端与驱动槽啮合,驱动杆的前端表面开设有滑动孔,滑动孔内侧滑动配合有手柄
。
[0010]优选的,所述内筒内部上下两端的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有连接滑槽,连接滑槽内部分别滑动连接有连接滑块,后侧的连接滑块之间固定连接有一个连动板,连接滑块的外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推动弹簧,推动弹簧的另一端分别与连接滑槽内壁固定连接;放置板外端的前后两侧分别铰接有铰接杆,铰接杆的另一端分别与连接滑块铰接
。
[0011]优选的,所述内筒表面的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有环形滑槽,支撑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弧形滑块,弧形滑块与环形滑槽滑动连接
。
[0012]本专利技术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方便,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装置在使用时可以将检测标本通过上下两侧的放置板同步移动进行夹持固定,然后通过控制内筒进行转动,在内筒转动时检测头便可以对标本的一周表面进行检测,在内筒转动时检测头可以进行前后移动,进而便可以在标本转动时对标本内的表面进行全方位的检测,不用在检测时为了保证对标本全方位的检测而重复的放置标本,减少了使用者的操作步骤,提高了对标本检测的效率和效果,方便使用者使用
。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磁共振检测定标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
[0014]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磁共振检测定标装置的外壳内部结构剖视示意图
。
[0015]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磁共振检测定标装置的放置板安装结构示意图
。
[0016]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磁共振检测定标装置的内筒转动结构示意图
。
[0017]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磁共振检测定标装置的电机传动结构第一示意图
。
[0018]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磁共振检测定标装置的电机传动结构第二示意图
。
[0019]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磁共振检测定标装置的驱动杆传动结构示意图
。
[0020]图中标号:1‑
外壳
、2
‑
内筒
、3
‑
放置板
、4
‑
连接滑块
、5
‑
推动弹簧
、6
‑
支撑板
、7
‑
铰接杆
、8
‑
齿圈
、9
‑
传动齿轮
、10
‑
传动杆
、11
‑
第一啮合爪
、12
‑
第一带轮
、13
‑
导动杆
、14
‑
导动槽
、15
‑
电机
、16
‑
第二带轮
、17
‑
限位杆
、18
‑
销杆
、19
‑
检测头
、20
‑
连接板
、21
‑
安装滑块
、22
‑
驱动杆
、23
‑
驱动槽
、24
‑
销轴
、25
‑
手柄
、26
‑
连接滑槽
、27
‑
环形滑槽
、28
‑
弧形滑块
、29
‑
连动板
、30
‑
第二啮合爪
。
实施方式
[0021]以下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
[0022]如图1‑7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磁共振检测定标装置,所述外壳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可前后移动的连接板
20
,连接板
20
上端的前后两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6,两个支撑板6的上端转动连接有可转动的内筒2,连接板...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磁共振检测定标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可前后移动的连接板(
20
),连接板(
20
)上端的前后两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6),两个支撑板(6)的上端转动连接有可转动的内筒(2),连接板(
20
)的后侧安装有带动内筒转动的驱动结构,当连接板(
20
)向后侧移动使内筒(2)与驱动结构连接时内筒(2)便可以转动,当连接板(
20
)向前侧移动使内筒(2)与驱动结构脱离连接使内筒(2)便停止转动,内筒(2)的内部的上下两侧分别安装有可以同步相对移动的放置板(3),内筒(2)的上侧设置有可前后移动的检测头(
19
),检测头(
19
)可随着内筒(2)的转动而前后移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共振检测定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包括有固定连接在内筒(2)的表面前侧的齿圈(8),两个支撑板(6)表面转动连接有一个传动杆(
10
),传动杆(
10
)的前端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9),传动齿轮(9)与齿圈(8)啮合,传动杆(
10
)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啮合爪(
30
),传动杆(
11
)的后端设置有电机(
15
),电机(
15
)与外壳(1)内壁固定连接,电机(
15
)前侧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可以与第二啮合爪(
30
)啮合的第一啮合爪(
11
)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共振检测定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头(
19
)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销杆(
18
),销杆(
18
)的表面开设有限位孔,通孔内侧滑动连接有限位杆(
17
),限位杆(
17
)的两端分别与外壳(1)内壁固定连接,检测头(
19
)的上侧设置有可转动的导动杆(
13
),导动杆(
13
)的两端分别与外壳(1)内壁转动连接,导动杆(
13
)的表面开设有倾斜的环形的导动槽(
14
),销杆(
18
)的上端与导动槽(
14
)滑动配合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共振检测定标装置,其特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