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连网络的路由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65594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9 11: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互连网络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互连网络的路由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互连网络的路由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互连网络
,具体涉及一种互连网络的路由方法

装置

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晶体管集成和存储器技术的发展以及对计算性能需求的增长,互连网络中计算节点规模持续增大,对互连网络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环形(
Ring
)网络

蜻蜓(
Dragonfly
)网络或超级蜻蜓(
MegaFly
)网络等环形的互连网络的拓扑结构中,采用传统的路由算法确定报文从源路由节点到目的路由节点的方式,存在死锁问题,影响互连网络的性能

[0003]目前,一般采用虚拟通道(
Virtual Channel

VC
)分配方式避免死锁问题

在该方式中,为了达到虚拟通道无环相关,必须限制一部分虚拟通道的使用,若必须使用的虚拟通道缓冲区较为拥挤,而同一通道内的其他虚拟通道即使比较空闲,也不能够使用,只能采取自适应方法选择其他通道

这样不仅使得通道缓冲区资源使用不均衡,而且增加了路径跳数,从而影响互连网络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互连网络的路由方法

装置

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以解决虚拟通道解决死锁问题时通道链路利用率低的问题

[0005]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互连网络的路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互连网络为环形,所述互连网络包括多个路由节点,所述多个路由节点中每个路由节点与至少一个终端端口连接,所述多个路由节点和对应的终端端口配置有标识,所述方法包括:在源终端端口向目的终端端口发送报文时,确定源路由节点的标识和目的路由节点的标识,其中,所述源路由节点的标识为所述多个路由节点中与所述源终端端口连接的路由节点的标识,所述目的路由节点的标识为所述多个路由节点中与所述目的终端端口连接的路由节点的标识;将所述源路由节点的标识和所述目的路由节点的标识按预设规则进行运算,得到运算结果;根据所述运算结果,确定所述报文的目标路由路径;根据所述目标路由路径,将所述报文从源终端端口发送至目的终端端口

[0006]本实施例提供的互连网络的路由方法,在确定源路由节点的标识和目的路由节点的标识之后,将源路由节点的标识和目的路由节点的标识按比特位进行异或运算,得到运算结果,然后基于运算结果确定报文的目标路由路径,避免死锁问题

本专利技术可以在不设置虚拟通道的情况下避免死锁问题,能够提高缓冲区资源的利用率,降低成本开销

[0007]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所述源路由节点和所述目的路由节点是否为同一路由节点;所述根据所述运算结果,确定所述报文的目标路由路径,包括:在所述源路由节点和所述目的路由节点为不同路由节点的情况下,根据所述运算结果,确定所述目标路由路径

[0008]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路由节点的标识为以二进制形式表示的数值,所述将所述源路由节点的标识和所述目的路由节点的标识按预设规则进行运算,得到运算结果,包括:将所述源路由节点的标识和所述目的路由节点的标识按比特位进行异或运算,得到所述运算结果

[0009]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路由节点被划分为多个组,所述多个组中每个组中任意两个路由节点相互连接,所述多个组配置有标识,路由节点的标识的前
N
个比特位为路由节点所在组的标识,
N
为正整数,所述根据运算结果,确定所述报文的目标路由路径,包括:根据所述运算结果,确定所述源路由节点和所述目的路由节点是否属于同一组;在所述源路由节点和所述目的路由节点为不同组的情况下,确定最短路由路径和非最短路由路径,其中,所述最短路由路径的跳数为1或2,所述非最短路由路径的跳数为2或3;基于所述最短路由路径和所述非最短路由路径,确定所述目标路由路径

[0010]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运算结果,确定所述源路由节点和所述目的路由节点是否属于同一组,包括:在所述运算结果的前
N
个比特位均为0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源路由节点和所述目的路由节点属于同一组;在所述运算结果的前
N
个比特位不均为0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源路由节点和所述目的路由节点属于不同组

[0011]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确定最短路由路径和非最短路由路径,包括:在所述最短路由路径的跳数为1的情况下,将所述源路由节点和所述目的路由节点,确定为所述最短路由路径的节点;在所述最短路由路径的跳数为2的情况下,将所述源路由节点

第一中间路由节点和所述目的路由节点,确定为所述最短路由路径的节点,其中,所述第一中间路由节点为所述多个路由节点中连接所述源路由节点和所述目的路由节点的路由节点,所述第一中间路由节点的标识小于所述源路由节点的标识,或,所述第一中间路由节点的标识大于所述源路由节点的标识,且所述第一中间路由节点的标识小于所述目的路由节点的标识;在所述非最短路由路径的跳数为2的情况下,将所述源路由节点

所述第一中间路由节点和所述目的路由节点,确定为所述非最短路由路径的节点;在所述非最短路由路径的跳数为3的情况下,将所述源路由节点

第二中间路由节点

第三中间路由节点和所述目的路由节点,确定为所述非最短路由路径的节点,其中,所述第二中间路由节点为所述多个路由节点中连接所述源路由节点和所述第三中间路由节点的路由节点,所述第三中间路由节点为所述多个路由节点中连接所述第二中间路由节点和所述目的路由节点的路由节点,所述源路由节点的标识大于所述第二中间路由节点的标识,且所述第二中间路由节点的标识大于所述第三中间路由节点的标识,或,所述第二中间路由节点的标识小于所述第三中间路由节点的标识,且所述第三中间路由节点的标识小于所述目的路由节点的标识

[0012]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确定所述目标路由路径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第一等待队列长度,所述第一等待队列长度为跳数为1的所述最短路由路径对应的等待队列长度,所述等待队列长度用于表征路由节点的拥塞程度;确定第二等待队列长度,所述第二等待队列长度为跳数为2的所述最短路由路径或所述非最短路由路径对应的所述等待队列长度;确定第三等待队列长度,所述第三等待队列长度为跳数为3的所述非最短路由路径对应的所述等待队列长度;所述基于所述最短路由路径和所述非最短路由路径,确定所述目标路由路径,包括:将目标等待队列长度对应的路径确定为所述目标路由路径,所述目标等待队列长度为所述第一等待队列长度

所述第二等待队列长度和所述第三等待队列长度
中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互连网络的路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互连网络为环形,所述互连网络包括多个路由节点,所述多个路由节点中每个路由节点与至少一个终端端口连接,所述多个路由节点和对应的终端端口配置有标识,所述方法包括:在源终端端口向目的终端端口发送报文时,确定源路由节点的标识和目的路由节点的标识,其中,所述源路由节点的标识为所述多个路由节点中与所述源终端端口连接的路由节点的标识,所述目的路由节点的标识为所述多个路由节点中与所述目的终端端口连接的路由节点的标识;将所述源路由节点的标识和所述目的路由节点的标识按预设规则进行运算,得到运算结果;根据所述运算结果,确定所述报文的目标路由路径;根据所述目标路由路径,将所述报文从源终端端口发送至目的终端端口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所述源路由节点和所述目的路由节点是否为同一路由节点;所述根据所述运算结果,确定所述报文的目标路由路径,包括:在所述源路由节点和所述目的路由节点为不同路由节点的情况下,根据所述运算结果,确定所述目标路由路径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为以二进制形式表示的数值,所述将所述源路由节点的标识和所述目的路由节点的标识按预设规则进行运算,得到运算结果,包括:将所述源路由节点的标识和所述目的路由节点的标识按比特位进行异或运算,得到所述运算结果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路由节点被划分为多个组,所述多个组中每个组中任意两个路由节点相互连接,所述多个组配置有标识,路由节点的标识的前
N
个比特位为路由节点所在组的标识,
N
为正整数,所述根据所述运算结果,确定所述报文的目标路由路径,包括:根据所述运算结果,确定所述源路由节点和所述目的路由节点是否属于同一组;在所述源路由节点和所述目的路由节点为不同组的情况下,确定最短路由路径和非最短路由路径,其中,所述最短路由路径的跳数为1或2,所述非最短路由路径的跳数为2或3;基于所述最短路由路径和所述非最短路由路径,确定所述目标路由路径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运算结果,确定所述源路由节点和所述目的路由节点是否属于同一组,包括:在所述运算结果的前
N
个比特位均为0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源路由节点和所述目的路由节点属于同一组;在所述运算结果的前
N
个比特位不均为0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源路由节点和所述目的路由节点属于不同组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最短路由路径和非最短路由路径,包括:在所述最短路由路径的跳数为1的情况下,将所述源路由节点和所述目的路由节点,确定为所述最短路由路径的节点;
在所述最短路由路径的跳数为2的情况下,将所述源路由节点

第一中间路由节点和所述目的路由节点,确定为所述最短路由路径的节点,其中,所述第一中间路由节点为所述多个路由节点中连接所述源路由节点和所述目的路由节点的路由节点,所述第一中间路由节点的标识小于所述源路由节点的标识,或,所述第一中间路由节点的标识大于所述源路由节点的标识,且所述第一中间路由节点的标识小于所述目的路由节点的标识;在所述非最短路由路径的跳数为2的情况下,将所述源路由节点

所述第一中间路由节点和所述目的路由节点,确定为所述非最短路由路径的节点;在所述非最短路由路径的跳数为3的情况下,将所述源路由节点

第二中间路由节点

第三中间路由节点和所述目的路由节点,确定为所述非最短路由路径的节点,其中,所述第二中间路由节点为所述多个路由节点中连接所述源路由节点和所述第三中间路由节点的路由节点,所述第三中间路由节点为所述多个路由节点中连接所述第二中间路由节点和所述目的路由节点的路由节点,所述源路由节点的标识大于所述第二中间路由节点的标识,且所述第二中间路由节点的标识大于所述第三中间路由节点的标识,或,所述第二中间路由节点的标识小于所述第三中间路由节点的标识,且所述第三中间路由节点的标识小于所述目的路由节点的标识
。7.
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所述目标路由路径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第一等待队列长度,所述第一等待队列长度为跳数为1的所述最短路由路径对应的等待队列长度,所述等待队列长度用于表征路由节点的拥塞程度;确定第二等待队列长度,所述第二等待队列长度为跳数为2的所述最短路由路径或所述非最短路由路径对应的所述等待队列长度;确定第三等待队列长度,所述第三等待队列长度为跳数为3的所述非最短路由路径对应的所述等待队列长度;所述基于所述最短路由路径和所述非最短路由路径,确定所述目标路由路径,包括:将目标等待队列长度对应的路径确定为所述目标路由路径,所述目标等待队列长度为所述第一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娜陈静静孙华锦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元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