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防水预制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5553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9 11:24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建筑防水预制模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防水预制模块、建筑预制模块、建筑及成型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模块化装配式建筑
,具体地,涉及建筑防水预制模块

建筑预制模块

建筑及成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住宅类建筑的卫生间通常包括两种排水方式,第一种是异层板下排水;第二种是同层排水

[0003]异层板下排水是指将洁具的排水管敷设于下层吊顶内,各个洁具的排水支管垂直贯穿楼板后,利用横主管将各个排水支管串联,汇集后再连通到污水立管中

该异层板下排水存在多个问题,例如,牺牲层高,噪音大,存在较大的漏水隐患

[0004]同层排水通常是利用沉箱

微降板或后排式洁具等技术手段,将洁具排水管敷设于建筑本层,不与下层住户产生关联

然而,上述方式存在沉箱易积水

地漏存水弯布置困难

沉箱内管道检修不方便等多种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防水预制模块

建筑预制模块

建筑及成型方法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建筑防水预制模块,包括建筑湿区,所述建筑湿区包括防水区和管井区,所述防水区设置排水组件,所述管井区设置管道组件,所述排水组件与所述管道组件连通

[0007]进一步地,所述防水区包括地板组件,所述地板组件从底层到顶层依次包括二次防水层

找平层

一次防水层

粘接层以及面板层;
[0008]所述排水组件包括一次排水地漏和二次排水地漏,所述二次排水地漏设置于所述二次防水层的边缘,且与所述管道组件连通;所述一次排水地漏设置于所述一次防水层的边缘,且与所述管道组件连通,所述一次排水地漏的上表面与所述面板层平齐

[0009]进一步地,所述二次防水层包括底面钢板和围设于所述底面钢板周边的外围钢板,所述外围钢板与所述底面钢板围合成防水钢槽;
[0010]所述二次排水地漏为
L
型侧排地漏,包括相互连接的地漏本体和排水横支管,所述地漏本体贴设于所述防水钢槽,所述排水横支管远离所述地漏本体的一端与所述管道组件连通

[0011]进一步地,所述找平层包括龙骨和混凝土填充料,所述龙骨固定于所述二次防水层表面,所述龙骨具有填充腔,所述混凝土填充料填充于所述龙骨的填充腔

[0012]进一步地,所述混凝土填充料按预设角度坡向所述一次排水地漏,所述防水区周向设置防水土建反坎,所述防水土建反坎高于所述找平层

[0013]进一步地,所述一次防水层包括依次敷设预设厚度的第一防水涂层和第二防水涂层

[00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防水涂层和所述第二防水涂层的厚度相同,且均采用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

[0015]进一步地,所述一次排水地漏为侧排地漏,包括相互连接的地漏体和排水横管,所述地漏体的上表面与所述面板层平齐,所述排水横管远离所述地漏体的一端与所述管道组件连通

[0016]进一步地,地板组件的厚度小于或等于
70mm。
[0017]进一步地,所述管道组件包括立管和排水汇集器,所述立管竖向设置,且两端分别穿设于所述建筑防水预制模块的顶面和底面;所述排水汇集器包括与所述排水组件连通的多个入口和与所述立管连通的出口,所述排水组件通过所述排水汇集器与所述立管连通

[0018]进一步地,所述排水组件包括相互连通的排水管路和柔性位置调节器,所述柔性位置调节器远离所述排水管路的一端与所述排水汇集器连通

[0019]进一步地,所述排水汇集器的所述多个入口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平面,所述排水管路呈倾斜设置,且所述排水管路的进水端的高度高于所述排水汇集器的入口的高度

[0020]进一步地,所述立管包括污水立管

通气立管和废水立管,所述通气立管与所述污水立管连通,所述排水组件通过所述排水汇集器与所述废水立管连通

[0021]进一步地,所述排水组件还包括横向延伸的水池排水支管和污水支管;
[0022]所述水池排水支管的一端用于连接水池,另一端连通所述排水汇集器的入口,通过所述排水汇集器与所述废水立管连通;
[0023]所述污水支管的一端用于连接坐便器,另一端连通所述污水立管

[0024]进一步地,所述防水区还设置遮挡墙,所述遮挡墙与所述防水区模块墙围合成隐藏区,所述横向延伸的水池排水支管和污水支管嵌设于所述隐藏区

[0025]进一步地,所述防水区包括用于和所述管井区隔离的龙骨钢,所述管井区内的管道组件的底部通过浇筑楼板与所述龙骨钢固定连接

[0026]进一步地,所述管井区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管道组件外围的管井墙,所述建筑湿区的周向设置隔墙

[0027]进一步地,所述建筑湿区包括顶板

侧墙和地板,所述侧墙位于所述顶板和所述地板之间,所述顶板包括钢筋桁架楼承板,所述钢筋桁架楼承板靠近所述地板的一侧设置吊顶

[0028]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建筑预制模块,包括:
[0029]建筑干区;以及
[0030]建筑防水预制模块,所述建筑干区和所述建筑湿区相互连接,所述建筑湿区的地板底面与所述建筑干区的地板底面平齐

[0031]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建筑,包括至少两个建筑防水预制模块,或建筑预制模块;
[0032]至少两个所述建筑防水预制模块或建筑预制模块层叠设置,且层叠设置的所述建筑防水预制模块或建筑预制模块之间敷设坐浆层

[0033]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建筑防水预制模块成型方法,所述建筑防水预制模块包括防水区和管井区,所述成型方法包括:
[0034]在所述防水区设置二次防水层;
[0035]在所述二次防水层上方焊接龙骨,形成填充腔;
[0036]在所述填充腔内和
/
或上方空间敷设排水组件,且使所述排水组件的出水口位于所述管井区;
[0037]在所述管井区设置管道组件,将所述排水组件与所述管道组件连通;
[0038]支模在所述管井区楼板浇筑;
[0039]在所述填充腔内填充预设厚度的混凝土填充料,形成找平层;
[0040]在所述找平层上方依次敷设预设厚度的一次防水层

粘接层以及面板层

[0041]进一步地,所述在所述填充腔内和
/
或上方空间敷设排水组件,且使所述排水组件的出水口位于所述管井区,包括;...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建筑防水预制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建筑湿区,所述建筑湿区包括防水区和管井区,所述防水区设置排水组件,所述管井区设置管道组件,所述排水组件与所述管道组件连通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防水预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区包括地板组件,所述地板组件从底层到顶层依次包括二次防水层

找平层

一次防水层

粘接层以及面板层;所述排水组件包括一次排水地漏和二次排水地漏,所述二次排水地漏设置于所述二次防水层的边缘,且与所述管道组件连通;所述一次排水地漏设置于所述一次防水层的边缘,且与所述管道组件连通,所述一次排水地漏的上表面与所述面板层平齐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防水预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防水层包括底面钢板和围设于所述底面钢板周边的外围钢板,所述外围钢板与所述底面钢板围合成防水钢槽;所述二次排水地漏为
L
型侧排地漏,包括相互连接的地漏本体和排水横支管,所述地漏本体贴设于所述防水钢槽,所述排水横支管远离所述地漏本体的一端与所述管道组件连通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防水预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找平层包括龙骨和混凝土填充料,所述龙骨固定于所述二次防水层表面,所述龙骨具有填充腔,所述混凝土填充料填充于所述龙骨的填充腔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防水预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填充料按预设角度坡向所述一次排水地漏,所述防水区周向设置防水土建反坎,所述防水土建反坎高于所述找平层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防水预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防水层包括依次敷设预设厚度的第一防水涂层和第二防水涂层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建筑防水预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水涂层和所述第二防水涂层的厚度相同,且均采用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
。8.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防水预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排水地漏为侧排地漏,包括相互连接的地漏体和排水横管,所述地漏体的上表面与所述面板层平齐,所述排水横管远离所述地漏体的一端与所述管道组件连通
。9.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防水预制模块,其特征在于,地板组件的厚度小于或等于
70mm。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防水预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组件包括立管和排水汇集器,所述立管竖向设置,且两端分别穿设于所述建筑防水预制模块的顶面和底面;所述排水汇集器包括与所述排水组件连通的多个入口和与所述立管连通的出口,所述排水组件通过所述排水汇集器与所述立管连通
。11.
根据权利要求
10
所述的建筑防水预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组件包括相互连通的排水管路和柔性位置调节器,所述柔性位置调节器远离所述排水管路的一端与所述排水汇集器连通
。12.
根据权利要求
11
所述的建筑防水预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汇集器的所述多个入口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平面,所述排水管路呈倾斜设置,且所述排水管路的进水端的
高度高于所述排水汇集器的入口的高度
。13.
根据权利要求
10
所述的建筑防水预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立管包括污水立管

通气立管和废水立管,所述通气立管与所述污水立管连通,所述排水组件通过所述排水汇集器与所述废水立管连通
。14.
根据权利要求
13
所述的建筑防水预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组件还包括横向延伸的水池排水支管和污水支管;所述水池排水支管的一端用于连接水池,另一端连通所述排水汇集器的入口,通过所述排水汇集器与所述废水立管连通;所述污水支管的一端用于连接坐便器,另一端连通所述污水立管
。15.
根据权利要求
14
所述的建筑防水预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区还设置遮挡墙,所述遮挡墙与所述防水区模块墙围合成隐藏区,所述横向延伸的水池排水支管和污水支管嵌设于所述隐藏区
。1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防水预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区包括用于和所述管井区隔离的龙骨钢,所述管井区内的管道组件的底部通过浇筑楼板与所述龙骨钢固定连接
。1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防水预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井区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管道组件外围的管井墙,所述建筑湿区的周向设置隔墙
。18.
根据权利要求1‑
17
任一项所述的建筑防水预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湿区包括顶板

侧墙和地板,所述侧墙位于所述顶板和所述地板之间,所述顶板包括钢筋桁架楼承板,所述钢筋桁架楼承板靠近所述地板的一侧设置吊顶
。19.
一种建筑预制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建筑干区;以及权利要求1‑
18
任一项所述的建筑防水预制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则森张文文纪波李文肖子捷赵秀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