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爪式转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5380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9 11: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爪式转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爪式转子、端面型线绘制方法及真空泵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真空泵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爪式转子

端面型线绘制方法及真空泵


技术介绍

[0002]在半导体

光伏及集成电路等领域中,其生产过程通常会产生有毒废气,对于废气的处理通常需要采用密闭容器进行,目前通常采用真空泵进行处理

[0003]然而现有的真空泵由于设计不合理,其转子在运动过程中无法完全啮合,因而影响真空泵的密封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爪式转子

端面型线绘制方法及真空泵,其能够解决两个转子在转动过程中转子不能严密啮合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爪式转子,包括端面型线相同且旋向相反的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所述第一转子的端面型线包括依次首尾连接的齿顶圆圆弧段
AB、
叶峰圆弧段
BC、
截圆圆弧段
CD、
圆弧包络线
DE、
齿根圆圆弧段
EF
以及摆线
FA
;所述第二转子的端面型线包括依次首尾连接的齿顶圆圆弧段
A

B


叶峰圆弧段
B

C


截圆圆弧段
C

D


>圆弧包络线
D

E


齿根圆圆弧段
E

F

以及摆线
F

A

;在所述第一转子和所述第二转子转动啮合的过程中,所述齿顶圆圆弧段
AB
与齿根圆圆弧段
E

F

啮合,所述齿顶圆圆弧段
AB
与所述摆线
FA
的交点
A
与所述摆线
F

A

啮合,所述叶峰圆弧段
BC
与所述圆弧包络线
D

E

啮合;所述叶峰圆弧段
BC
的参数方程为:
b=(Rm^2

A^2)/(2
×
(Rm

A
×
cos(
π
/2z)))

r=Rm

b
;其中,以所述齿顶圆圆弧段
AB、
所述截圆圆弧段
CD
以及所述齿根圆圆弧段
EF
共同的圆心为所述第一转子的中心,并以所述第一转子的中心为坐标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
b
为所述叶峰圆弧段
BC
的圆心到所述第一转子中心的距离,
r
为所述叶峰圆弧段
BC
的半径,
Rm
为所述齿顶圆圆弧段
AB
的半径,
z
为转子叶数,
A
为两个转子的中心距的一半

[0006]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合理设计依次首尾连接的齿顶圆圆弧段
AB、
叶峰圆弧段
BC、
截圆圆弧段
CD、
圆弧包络线
DE、
齿根圆圆弧段
EF
以及摆线
FA
,并且由于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的端面型线相同且旋向相反,因此在两个转子转动过程中使得齿顶圆圆弧段
AB
与齿根圆圆弧段
E

F

啮合,齿顶圆圆弧段
AB
与摆线
FA
的交点
A
与摆线
F

A

啮合,叶峰圆弧段
BC
与圆弧包络线
D

E

啮合,从而确保两个转子的端面型线的每一段在转动过程中均能够严密啮合;不仅实现型线的对称性以及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的结构一致性,还能提高第一转子和第二转
子匹配啮合程度,还能使得两个转子在工作中能够严密啮合,确保密封性能,高效运输被抽的气体,因而显著提高了加工效率及性能,并且降低了加工成本;通过转子叶数

叶峰圆弧段
BC
的圆心到第一转子中心的距离

齿顶圆圆弧段
AB
的半径及两个转子的中心距,以第一转子的中心即齿顶圆圆弧段
AB
的圆心建立直角坐标系,根据叶峰圆弧段
BC
的参数方程,即可确立叶峰圆弧段
BC
的线型

[0007]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圆弧包络线
DE
的参数方程为:
x=2
×
A
×
cos(t)

b
×
cos(2
×
t)

r
×
(A
×
cos(t)+b
×
cos(2
×
t))/((A^2+b^2
‑2×
A
×
b
×
cos(t))^(1/2))

y=2
×
A
×
sin(t)

b
×
sin(2
×
t)+r
×
(b
×
sin(2
×
t)+A
×
sin(t))/((A^2+b^2+2
×
A
×
b
×
cos(t))^(1/2))
;其中,
t
为变量

[0008]在上述实施例中,继续依据上述相关参数,并根据圆弧包络线
DE
的参数方程,连续输入变量
t
即可确立圆弧包络线
DE
的线型

[0009]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
t
的取值范围为
0≤t≤
π
/(2
×
z)。
[0010]在上述实施例中,根据
t
的取值范围,以此确立圆弧包络线
DE
具体线段

通过将
t
的取值范围限定在
0~
π
/(2
×
z)
之间,以此形成的圆弧包络线
DE
及端面型线可避免转子在转动过程中在此处形成尖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爪式转子,其特征在于,包括端面型线相同且旋向相反的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所述第一转子的端面型线包括依次首尾连接的齿顶圆圆弧段
AB、
叶峰圆弧段
BC、
截圆圆弧段
CD、
圆弧包络线
DE、
齿根圆圆弧段
EF
以及摆线
FA
;所述第二转子的端面型线包括依次首尾连接的齿顶圆圆弧段
A

B


叶峰圆弧段
B

C


截圆圆弧段
C

D


圆弧包络线
D

E


齿根圆圆弧段
E

F

以及摆线
F

A

;在所述第一转子和所述第二转子转动啮合的过程中,所述齿顶圆圆弧段
AB
与齿根圆圆弧段
E

F

啮合,所述齿顶圆圆弧段
AB
与所述摆线
FA
的交点
A
与所述摆线
F

A

啮合,所述叶峰圆弧段
BC
与所述圆弧包络线
D

E

啮合;所述叶峰圆弧段
BC
的参数方程为:
b=(Rm^2

A^2)/(2
×
(Rm

A
×
cos(
π
/2z)))

r=Rm

b
;其中,以所述齿顶圆圆弧段
AB、
所述截圆圆弧段
CD
以及所述齿根圆圆弧段
EF
共同的圆心为所述第一转子的中心,并以所述第一转子的中心为坐标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
b
为所述叶峰圆弧段
BC
的圆心到所述第一转子中心的距离,
r
为所述叶峰圆弧段
BC
的半径,
Rm
为所述齿顶圆圆弧段
AB
的半径,
z
为转子叶数,
A
为两个所述转子的中心距的一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爪式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包络线
DE
的参数方程为:
x=2
×
A
×
cos(t)

b
×
cos(2
×
t)

r
×
(A
×
cos(t)+b
×
cos(2
×
t))/((A^2+b^2
‑2×
A
×
b
×
cos(t))^(1/2))

y=2
×
A
×
sin(t)

b
×
sin(2
×
t)+r<...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明汪若凯任静华王然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盛剑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