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闭式车顶防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5264 阅读:3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开闭式车顶防雨结构,包括车顶纵向防雨结构,车顶横向防雨结构,锁闭装置,其中在上、下车顶两端的弯梁的凹槽内设有防雨橡胶条,端墙内壁上部也设有防雨橡胶条;在端墙内壁设有排水槽。在下车顶靠车体中心线的一端设置挡水板。在车顶侧面的钢结构与侧墙上部设置的防雨板、防雨挡、导轨形成非接触的迷宫式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整体防雨结构和车顶融为一体;纵向防雨结构在车顶关闭时自动密闭形成防雨层,防雨性能可靠,排水槽和挡水板进一步加强了防雨功能;横向防雨结构与车顶滑动系统相互配合既使车顶滑动方便、安全、容易操作又形成迷宫式结构,防止雨、雪、风沙的侵害。(*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车辆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开闭式车顶防雨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车顶整体防雨通常采用全包遮盖防雨,随着大件整体运输的增多,开闭式车 顶也因超大件运输的需要而越来越多,特别是在铁路运输中直接从车顶进行装卸的大件运 输因其方便、安全、快捷、运输成本低受到欢迎,超大件装卸一般是从车顶进行吊装,这需要 将车顶开启,装卸完成后需要将车顶关闭,能够开闭的车顶一定需要完善的防雨、雪、风沙 等措施。现有的防雨措施一般是在完成装卸后再进行防护加固,这非常不方便,效率低,而 且容易出现疏漏。也有在车顶结构上组合防雨装置,但目前的防雨装置结构复杂,操作不 便,特别是车体纵向防雨密闭系统还不完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开闭式车顶技术了一种防雨结构,它与车顶结构融为一体, 具有操作方便,是一种安全的防雨、雪、风沙结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开闭式车顶防雨结构,包括车顶纵向防雨结构,车顶横向防雨结构,锁闭装置,其 中在上、下车顶两端的弯梁的凹槽内设有防雨橡胶条,端墙内壁上部也设有防雨橡胶条。端 墙内壁设有排水槽。上车顶布置在下车顶上方,上车顶比下车顶短,车顶关闭时,两车顶间 有一小段重叠区。下车顶靠车体中心线的一端设置挡水板。进一步在上车顶侧梁外侧设置折线形的挡雨板,下车顶侧梁下方设置折线形的挡 雨板,使车顶侧面的钢结构与侧墙上部设置的防雨板、防雨挡、导轨形成非接触的迷宫式结 构。具体是在上侧梁的上方焊接挡雨板;在上侧梁外侧依次焊接供下车顶滑行的导轨、导轨 支撑板和供上车顶滑行的导轨;在导轨下部设置防雨板,封闭导轨之间的空隙,与导轨及上 侧梁形成迷宫式的结构。锁闭装置起纵向锁紧车顶的作用,只要是能固定车顶使车顶在锁闭状态不能移动 即可。上述纵向锁闭车顶后,车顶及端墙上的钢结构将挤压上述防雨橡胶条,使之发生 弹性变形、填满车顶钢结构与端墙钢结构,上、下车顶钢结构之间的纵向缝隙,形成两道防 雨层,防雨、雪等性能可靠。此外,在端墙内壁的排水槽、在下车顶靠车体中心线的一端的挡 水板,可将防雨橡胶条处渗入的雨水排出车外。车顶侧面的钢结构与侧墙上部设置的防雨 板、防雨挡、导轨,形成非接触的迷宫式结构,有效防止雨、雪等从车厢侧面侵入车厢内,又 不会阻碍车顶滑动。综上,本技术采用纵向和横向防雨结构,将整体防雨结构和车顶融为一体;纵 向防雨结构在车顶关闭时自动密闭形成防雨层,防雨性能可靠,排水槽和挡水板进一步加 强了防雨功能;横向防雨结构与车顶滑动系统相互配合既使车顶滑动方便安全容易操作又 形成迷宫式结构防止雨、雪、风沙的侵害。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在铁路棚车的安装原理图;图2是图1的A-A向剖视图;图3是图1的B-B向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车顶开启后纵向断面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车顶锁闭后纵向断面示意图。图中,1是上车顶,2是下车顶,3是端墙,4是侧墙,5是底架,6是车钩缓冲装置,7 是转向架,8是车门,9是制动装置,1. 1是车顶板,1. 2是是车顶侧梁,1. 3是上车顶滚轮,1. 4 是车顶弯梁,1. 5是上车顶锁闭装置,1. 6挡雨板,1. 7是防雨橡胶条,1. 8是防雨橡胶条,2是 下车顶,2. 1是车顶板,2. 2是车顶侧梁,2. 3是下车顶滚轮,2. 4是车顶弯梁,2. 5是下车顶锁 闭装置,2. 6挡雨板,2. 7是防雨橡胶条,2. 8是防雨橡胶条,2. 9是挡雨板,3是端墙,3. 1是 防雨橡胶条,3. 2是排水槽,4. 1是上车顶滑行导轨,4. 2是下车顶滑行导轨,4. 3是侧梁,4. 4 是导轨支撑板,4. 5是防雨板,4. 6是防雨挡。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1 图3,滑动顶棚车由车体、制动装置9、车钩缓冲装置6和转向架7共四 部分组成,其中,车体主要包底架5、侧墙4、端墙3、车顶1、车顶2、车门8等;车辆采用了错 开式结构的活动车顶,车顶底部设有滚轮1. 3、滚轮2. 3,可沿布置在侧墙上侧梁4. 3外的导 轨4. 1、4.2滑动,图1中车顶1、2是锁闭状态,纵向防雨结构在车顶的两端和车顶2和车顶 1的结合部;图2、图3是棚车横向使用示意图,横向防雨结构在车顶下部车体侧墙上部。在本例中锁闭装置是一锁钩式的锁闭装置1. 5,2. 5。需要锁闭车顶1、2时,以锁钩 钩住车顶1、2上设置的钩头即可。结合图3,本技术的侧梁4. 3位于侧墙4上部,为矩形钢管。上侧梁4. 3的上 方设有挡雨板4. 6,在上侧梁4. 3外侧依次焊接供下车顶2滑行的导轨4. 2、导轨支撑板4. 4 和供上车顶1滑行的导轨4. 1。在导轨4. 1,4. 2下部设置防雨板4. 5,封闭导轨4. 1、4. 2之 间的空隙。在上车顶侧梁1. 2外侧设置折线形的挡雨板1. 6,下车顶侧梁2. 2下方设置折线 形的挡雨板2. 6。通过上述结构措施,除了在车顶滚轮1. 3,2. 3处有接触外,侧墙4与车顶 1、2的之间无其它接触、保持较小的间隙,并构成相互交错的迷宫式结构,阻挡雨、雪等从车 厢侧面侵入车厢内,又不阻碍车顶滑动。结合图4和图5在上、下车顶两端的弯梁1. 4,2. 4的凹槽内设有防雨橡胶条1. 7、 1.8、2.7、2.8,端墙3内壁上部也设有防雨橡胶条3. 1。纵向锁闭车顶后,车顶1、2及端墙3 上的钢结构将挤压上述防雨橡胶条,使之发生弹性变形、填满车顶钢结构与端墙3钢结构, 上、下车顶钢结构之间的纵向缝隙,形成两道防雨层,防雨性能可靠。此外,在端墙3内壁设 有排水槽3. 2、在下车顶2靠车体中心线的一端设置挡水板2. 9,可将防雨橡胶条处渗入的 雨水排出车外。本技术适合错开式车顶开闭结构的车体防雨,对于车顶两节错开,三节车顶 或更多节车顶的错开式同样适用。权利要求一种开闭式车顶防雨结构,包括车顶纵向防雨结构,车顶横向防雨结构,锁闭装置,其特征是在上、下车顶两端的弯梁(1.4、2.4)的凹槽内设有防雨橡胶条(1.7、1.8、2.7、2.8),端墙(3)内壁上部设有防雨橡胶条(3.1);纵向锁闭车顶后,车顶(1、2)及端墙(3)上的钢结构将挤压防雨橡胶条(1.7、1.8、2.7、2.8,3.1),使之发生弹性变形,填满车顶(1、2)与端墙(3)、上下车顶(1、2)之间的纵向缝隙,形成两道防雨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闭式车顶防雨结构,其特征是在端墙(3)内壁设有排水 槽(3. 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闭式车顶防雨结构,其特征是在下车顶(2)靠车体中心 线的一端设置挡水板(2. 9)。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闭式车顶防雨结构,其特征是车顶(1、2)关闭时,两车顶间有重叠区。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开闭式车顶防雨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车顶横向 防雨结构是一种非接触的迷宫式结构,由车顶(1、2)侧面的钢结构与侧墙(4)上部设置的 导轨(4. 1,4. 2)、上侧梁(4. 3)、防雨板(4. 5)和防雨挡(4. 6)组成;在上车顶侧梁(1. 2)外 侧设置折线形的挡雨板(1.6),下车顶侧梁(2. 2)下方设置折线形的挡雨板(2. 6),在上侧 梁(4.3)的上方焊接挡雨板(4.6);在上侧梁(4.3)外侧依次焊接供下车顶(2)滑行的导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开闭式车顶防雨结构,包括车顶纵向防雨结构,车顶横向防雨结构,锁闭装置,其特征是:在上、下车顶两端的弯梁(1.4、2.4)的凹槽内设有防雨橡胶条(1.7、1.8、2.7、2.8),端墙(3)内壁上部设有防雨橡胶条(3.1);纵向锁闭车顶后,车顶(1、2)及端墙(3)上的钢结构将挤压防雨橡胶条(1.7、1.8、2.7、2.8,3.1),使之发生弹性变形,填满车顶(1、2)与端墙(3)、上下车顶(1、2)之间的纵向缝隙,形成两道防雨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兵王爱民李冬郑欣欣石文超
申请(专利权)人:南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