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隧道联络通道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651317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9 11:19
本申请公开了盾构隧道联络通道施工方法,先在联络通道的洞口处架立临时支撑,再使用纵向拉紧装置固定连接开口环和相邻环;之后拆除联络通道的洞口处的管片,在洞口处的联络通道具有设定距离的过渡段,过渡段采用反挑施工,以设定的反挑角度逐步挑高过渡到联络通道设计轮廓线,反挑施工过程中在过渡段架设临时支护;采用台阶法开挖联络通道至设定长度并完成支护后,从过渡段末端向联络通道的洞口方向打设反向超前小导管注浆,再由内而外逐渐拆除临时支护并反向开挖过渡段剩余的土体;开挖过渡段剩余的土体的过程中,及时对开挖的过渡段起拱线以上进行初期支护并喷射混凝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盾构隧道联络通道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施工的
,尤其是涉及盾构隧道联络通道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地铁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在地铁的两条地铁隧道之间建设连通两条地铁隧道的联络通道

联络通道的洞口处的土体开挖时容易出现坍塌

超挖等情况,导致联络通道施工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减少洞口处的土体的坍塌

超挖等情况,本申请提供盾构隧道联络通道施工方法

[0004]本申请提供的盾构隧道联络通道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盾构隧道联络通道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联络通道的洞口处架立临时支撑,临时支撑分别支撑于开口环以及开口环两端的相邻环;使用纵向拉紧装置固定连接开口环和相邻环;拆除联络通道的洞口处的管片,并对掌子面喷射混凝土封堵;洞口处的联络通道具有设定距离的过渡段,过渡段采用反挑施工,以设定的反挑角度逐步挑高过渡到联络通道设计轮廓线,反挑施工前以大于反挑角度的角度从联络通道的洞口向内打设环向超前小导管注浆,反挑施工过程中在过渡段架设临时支护;采用台阶法开挖联络通道至设定长度并完成支护后,从过渡段末端向联络通道的洞口方向打设反向超前小导管注浆,再由内而外逐渐拆除临时支护并反向开挖过渡段剩余的土体;开挖过渡段剩余的土体的过程中,及时对开挖的过渡段起拱线以上进行初期支护并喷射混凝土

[000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临时支撑和纵向拉紧装置能够保持开口环的稳定,减少开口环的变形和位移,从而保持开口环对土体的支撑稳定;通过设定过渡段,在联络通道的洞口处保留一定量的土体,能够减少土体坍塌的情况,而以设定的反挑角度逐步挑高过渡到联络通道设计轮廓线,使得过渡段剩下的土体具有一个反挑角度,不易坍塌;后续从过渡段末端向联络通道的洞口方向打设反向超前小导管注浆,对过渡段上方的土体进行加固后,再对过渡段剩余的土体进行开挖,开挖过渡段剩余土体的过程中发生坍塌的概率小,而且反向超前小导管注浆不会破坏隧道保留的管片,保持隧道的结构较为完好

[0006]优选的,临时支撑包括多组框架与千斤顶,多组框架分别支撑于开口环以及开口环两端的相邻环上,多组框架之间采用型钢连接,千斤顶的两端分别连接管片和框架并对框架施加预应力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联络通道的洞口处的管片拆除后,由于开口环缺少一块无法形成闭环,支撑力会降低,框架从内部对开口环进行支撑并连接到相邻环上,保持开
口环的支撑稳定;通过千斤顶对框架施加预应力,使得框架压紧隧道的管片,并施加隧道的管片一定的预应力,从而提高隧道的稳定性

[0008]优选的,纵向拉紧装置包括钢板

管片螺栓和连接件,所述钢板设有两块并分别焊接于开口环和相邻环的管片上,所述连接件通过管片螺栓固定连接两块所述钢板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纵向拉紧装置用于阻挡联络通道的洞口处的管片拆除后开口环与相邻环之间的间隙被拉大,从而减少漏水的情况;在开口环和相邻环的管片对应位置焊接钢板,再使用管片螺栓将连接件连接两块钢板,安装方便

[0010]优选的,联络通道的初期支护施工时边墙布设锚杆,具体的:在边墙打设锚孔,锚孔内的砂浆采用灌浆管和注浆管进行注浆,注浆完成后,使用水泥纸封堵锚孔的孔口;锚杆的头部就位锚孔的孔口后,将封堵孔口的水泥纸掀开,随即将杆体插入锚孔内并安装到位;若孔口无水泥砂浆溢出,将杆体拔出重新注浆后再次安装锚杆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打设锚孔注浆,再安装锚杆,将锚杆与注浆后的土体连接成一体,锚杆的牢固性好,能够提高后续的初期支护的牢固性,提高初期支护的支撑力

[0012]优选的,联络通道的初期支护包括钢拱架,钢拱架通过钢筋牢固焊接于锚杆上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拱架和锚杆固定连接,将钢拱架与周围的土体结为一体,提高钢拱架的稳定性

[0014]优选的,联络通道施工过程中,在洞口的下部安装纵跨板,纵跨板的两端分别设于隧道和联络通道内,纵跨板的两侧分别通过吊索连接临时支撑和联络通道的锚杆,纵跨板与洞口周围的管片留有间隙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纵跨板不接触洞口周围的管片,不会直接对洞口周围的管片产生作用力,从而保持洞口周围的管片稳定,保持洞口周围的土体的稳定性,减少洞口处土体的塌方;而纵跨板的两侧通过吊索连接到临时支撑和联络通道的锚杆,纵跨板的支撑力稳定,能够承受较大的载荷,能够一次通过较多的土方,提高土方的运输效率

[0016]优选的,拆除联络通道的洞口处的管片的方法为:首先,复紧联络通道的洞口周围的管片上的连接螺栓;其次,拆除联络通道的洞口处的管片上的连接螺栓,并在洞口处的管片以及洞口相对侧的管片的中部焊接吊耳,在洞口处的管片的上部以及开口环的顶部焊接吊环;最后,安装手拉葫芦及放摆绳索,手拉葫芦挂在钢丝绳上,钢丝绳两端分别连接洞口处的管片上的吊耳和洞口相对侧的管片上的吊耳,放摆绳索连接洞口处的管片的吊环和开口环的顶部的吊环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手拉葫芦拉出管片,管片的拉出速率便于控制,便于观察管片的移动情况,而放摆绳索用于防止管片拆除后发生摆动伤人

[0018]优选的,环向超前小导管注浆的注浆管每隔
20cm
交错钻孔,渗浆孔设有止浆片;环向超前小导管采取后退式分段注浆工艺进行注浆作业,后退式分段注浆工艺为:将带有止浆塞的芯管和顶管连接后插入到注浆管相应位置,顺时针旋转芯管上的法兰盘,使止浆塞膨胀,以达到止浆效果;连接注浆管路,采用注浆泵向孔内注浆,每次注浆段长选择为
0.6m
,之后反时针旋转芯管上的法兰盘,使止浆塞恢复到原状,将芯管后退
0.6m
,进行第二段注浆,如此下去,直至将整个注浆段完成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后退式分段注浆工艺,能够保持注浆管的各处的注浆压力基本相同,减少注浆压力衰减而降低注浆管深处的注浆效果的情况发生,提高环向
超前小导管注浆效果

[0020]优选的,洞口向内打设环向超前小导管注浆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先将环向超前小导管打入至过渡段的土体中,然后往环向超前小导管内通入加热棒,并使用真空泵对环向超前小导管抽真空,启动加热棒对过渡段的土体加热,使得过渡段的土体板结成块;待过渡段的土体板结成块后再进行第二阶段,第二阶段将环向超前小导管打入至设定深度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打设环向超前小导管注浆的过程中,对过渡段的土体进行加热,使得过渡段的土体板结成块,不易塌落,降低过渡段塌落的风险,同时降低过渡段的临时支护搭设的密度,降低成本

[0022]综上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盾构隧道联络通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在联络通道
(2)
的洞口处架立临时支撑
(3)
,临时支撑
(3)
分别支撑于开口环以及开口环两端的相邻环;使用纵向拉紧装置固定连接开口环和相邻环;拆除联络通道
(2)
的洞口处的管片
(4)
,并对掌子面喷射混凝土封堵;洞口处的联络通道
(2)
具有设定距离的过渡段,过渡段采用反挑施工,以设定的反挑角度逐步挑高过渡到联络通道
(2)
设计轮廓线,反挑施工前以大于反挑角度的角度从联络通道
(2)
的洞口向内打设环向超前小导管
(7)
注浆,反挑施工过程中在过渡段架设临时支护
(5)
;采用台阶法开挖联络通道
(2)
至设定长度并完成支护后,从过渡段末端向联络通道
(2)
的洞口方向打设反向超前小导管
(6)
注浆,再由内而外逐渐拆除临时支护
(5)
并反向开挖过渡段剩余的土体;开挖过渡段剩余的土体的过程中,及时对开挖的过渡段起拱线以上进行初期支护
(8)
并喷射混凝土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隧道联络通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临时支撑
(3)
包括多组框架
(31)
与千斤顶
(32)
,多组框架
(31)
分别支撑于开口环以及开口环两端的相邻环上,多组框架
(31)
之间采用型钢连接,千斤顶
(32)
的两端分别连接管片
(4)
和框架
(31)
并对框架
(31)
施加预应力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隧道联络通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纵向拉紧装置包括钢板

管片
(4)
螺栓和连接件,所述钢板设有两块并分别焊接于开口环和相邻环的管片
(4)
上,所述连接件通过管片
(4)
螺栓固定连接两块所述钢板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隧道联络通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联络通道
(2)
的初期支护
(8)
施工时边墙布设锚杆,具体的:在边墙打设锚孔,锚孔内的砂浆采用灌浆管和注浆管进行注浆,注浆完成后,使用水泥纸封堵锚孔的孔口;锚杆的头部就位锚孔的孔口后,将封堵孔口的水泥纸掀开,随即将杆体插入锚孔内并安装到位;若孔口无水泥砂浆溢出,将杆体拔出重新注浆后再次安装锚杆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盾构隧道联络通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联络通道
(2)
的初期支护
(8)
包括钢拱架,钢拱架通过钢筋牢固焊接于锚杆上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盾构隧道联络通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联络通道
(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晓虎吴彬于洪彪曹伟杨吴飞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地铁建设管理有限公司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