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成都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便于更换的新能源电池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5001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9 11: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更换的新能源电池模组,包括:多个电池单元,电池单元的数量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更换的新能源电池模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电池领域,具体是一种便于更换的新能源电池模组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电池是一种储存和释放能量的装置,能够将储存的能量转化为电能,是可再生能源的重要部分

新能源电池通常包括铅酸电池

镍镉电池

镍氢电池

磷酸铁锂电池等

其主要用在新能源汽车上

[0003]新能源电池模组主要是有多个电池主体串联在一起,而目前电池模组在串联时,主要是通过螺栓固定两个电池主体的导电片,从而实现两个模组之间的串联,因此,在对两个模组进行拆卸时,将电池主体盖打开后,需要对其上的螺栓进行拆卸,才能将内部电池进行更换,流程较为繁琐不便,也无法独立拆卸某个电池主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更换的新能源电池模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更换的新能源电池模组,包括:多个电池单元,电池单元的数量为
N

N
为偶数,多个电池单元均分为两排并列放置,相邻两个电池单元之间可拆式连接,所述电池单元的内部安装有蓄电池,且相邻蓄电池之间串联连接;所述电池单元包括存储箱,所述存储箱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顶盖,且顶盖的正面铰接安装有用于遮挡存储箱正面的维修盖,且维修盖正面的两侧均贯穿开设有供蓄电池正负极穿过的电源正负极出口,所述存储箱正面的靠下位置处安装有凸条,所述存储箱内部的靠上位置处安装有隔板,且隔板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供蓄电池正负极通过的通道;导电接头
A
与导电接头
B
,导电接头
A
用于将同排相邻的两个蓄电池进行串联,导电接头
B
用于将两排最侧边的两个蓄电池进行串联,通过导电接头
A
与导电接头
B
将所有的蓄电池串联接通;所述隔板底部的两侧与凸条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浅槽,且浅槽的内部通过转轴转动安装有电池卡块,并且,电池卡块朝外侧安装有用于对蓄电池进行卡住的凸起卡头,凸起卡头朝外侧设置有弧形边,所述电池卡块与浅槽之间安装有弹簧
A
,所述存储箱正面的两侧均安装有用于驱动电池卡块旋转的卡块驱动件,且卡块驱动件两侧的活动端分别与同侧两个电池卡块相连接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电接头
A
包括滚珠轴承与两个安装在隔板顶部的旋转安装座,且滚珠轴承通过其上安装的绝缘转轴转动连接有导电旋转臂,所述导电旋转臂的两侧均一体成型设置有导电滑条,且旋转安装座的活动端安装有在导电滑条上滑动的绝缘滑块,所述导电滑条的侧端固定设置有用于对蓄电池正负极夹持的
U
型导电卡环
B

所述
U
型导电卡环
B
的两侧开口边均安装有侧块
B。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旋转安装座包括安装在隔板顶部的竖板与中空框,所述竖板的顶部安装有横板,所述横板通过其上转动安装的旋转轴转动连接有旋转块,所述旋转块的正面安装有套筒,且套筒的内部滑动安装有用于安装滑块的活动柱,所述活动柱的后端与旋转块的前侧之间固定设置有弹簧
E
,所述中空框内腔两侧的前后位置处均安装有弹簧
F
,且弹簧
F
自由端与旋转块相连接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电接头
B
包括导电块,所述导电块的前后侧均焊接有空心导电管,所述空心导电管的内部滑动安装有导电柱,所述导电块的前后侧与对应的导电柱之间均安装有弹簧
C
,所述导电柱的前端焊接连接有用于对蓄电池正负极进行夹持的
U
型导电卡环
A
,且侧块
A
的两个开口边均焊接有侧块
A。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
U
型导电卡环
B
顶部的两侧均安装有弹簧座
B
,且两侧弹簧座
B
之间安装有用于保证
U
型导电卡环
B
夹持力的弹簧
D
,所述
U
型导电卡环
A
顶部的两侧均安装有弹簧座
A
,且两侧弹簧座
A
之间安装有用于保证
U
型导电卡环
A
夹持力的弹簧
B。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存储箱顶部的两侧以及后边均开设有半凹槽,且相邻侧两个半凹槽之间会形成有用于安装滚珠轴承的圈凹槽,所述导电块底部的中部安装有绝缘圆形垫块,且相邻边两个半凹槽之间会形成用于安装圆形垫块的圈凹槽,所述顶盖的两侧以及后边均开设有供导电块或导电旋转臂穿过的连通口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卡块驱动件包括安装在存储箱正面的两组限位条与转动安装在存储箱正面的齿轴,同组两个所述限位条之间竖向限位滑动安装有升降条,所述升降条靠近电池卡块的一侧安装有用于驱动电池卡块旋转的联动条,且联动条与凸起卡头相连接,同时,凸条的两侧与隔板的两侧均开设有供联动条穿过的通道所述齿轴的前端安装有齿轮,两侧升降条的相对面均开设有与齿轮相啮合的齿槽,所述齿轮的正面安装有用于驱动齿轮旋转的旋转环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旋转环与齿轮正面的四角处均贯穿开设有穿孔,且旋转环与齿轮上相通的两个穿孔之间设置有定位销,四个所述定位销的前端焊接有圆块,所述存储箱正面两侧的中部均贯穿开设有四个与定位销过渡配合的定位凹孔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维修盖正面两侧的靠上位置处均镶嵌安装有磁铁
A
,所述顶盖正面的两侧镶嵌安装有用于与磁铁
A
磁性吸附的磁铁
B
,且磁铁
A
与磁铁
B
的相对面呈磁性相吸状态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存储箱与顶盖顶部的三边均贯穿开设有
T
型槽,当相邻两个电池单元合并时,相邻的两个
T
型槽组成工型腔,并过渡配合安装有工型连接块,用于将相邻两个电池单元连接在一起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
本专利技术设置有弹簧缓冲,当蓄电池被固定时,在弹簧弹性复位的作用下,
U
型导电卡环
B
会向前侧移动会使
U
型导电卡环
B
与电池的正负极充分接触,起到对
U
型导电卡环
B
的限位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便于更换的新能源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电池单元(1),电池单元(1)的数量为
N

N
为偶数,多个电池单元(1)均分为两排并列放置,相邻两个电池单元(1)之间可拆式连接,所述电池单元(1)的内部安装有蓄电池(
12
),且相邻蓄电池(
12
)之间串联连接;所述电池单元(1)包括存储箱(3),所述存储箱(3)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顶盖(8),且顶盖(8)的正面铰接安装有用于遮挡存储箱(3)正面的维修盖(4),且维修盖(4)正面的两侧均贯穿开设有供蓄电池(
12
)正负极穿过的电源正负极出口(5),所述存储箱(3)正面的靠下位置处安装有凸条(
13
),所述存储箱(3)内部的靠上位置处安装有隔板(
17
),且隔板(
17
)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供蓄电池(
12
)正负极通过的通道(
18
);导电接头
A

31
)与导电接头
B

32
),导电接头
A

31
)用于将同排相邻的两个蓄电池(
12
)进行串联,导电接头
B

32
)用于将两排最侧边的两个蓄电池(
12
)进行串联,通过导电接头
A

31
)与导电接头
B

32
)将所有的蓄电池(
12
)串联接通;所述隔板(
17
)底部的两侧与凸条(
13
)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浅槽(
14
),且浅槽(
14
)的内部通过转轴转动安装有电池卡块(
15
),并且,电池卡块(
15
)朝外侧安装有用于对蓄电池(
12
)进行卡住的凸起卡头(
25
),凸起卡头(
25
)朝外侧设置有弧形边,所述电池卡块(
15
)与浅槽(
14
)之间安装有弹簧
A

24
),所述存储箱(3)正面的两侧均安装有用于驱动电池卡块(
15
)旋转的卡块驱动件(
16
),且卡块驱动件(
16
)两侧的活动端分别与同侧两个电池卡块(
15
)相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更换的新能源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接头
A

31
)包括滚珠轴承(
41
)与两个安装在隔板(
17
)顶部的旋转安装座(
45
),且滚珠轴承(
41
)通过其上安装的绝缘转轴转动连接有导电旋转臂(
42
),所述导电旋转臂(
42
)的两侧均一体成型设置有导电滑条(
43
),且旋转安装座(
45
)的活动端安装有在导电滑条(
43
)上滑动的绝缘滑块(
44
),所述导电滑条(
43
)的侧端固定设置有用于对蓄电池(
12
)正负极夹持的
U
型导电卡环
B

46
),所述
U
型导电卡环
B

46
)的两侧开口边均安装有侧块
B

48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更换的新能源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安装座(
45
)包括安装在隔板(
17
)顶部的竖板(
50
)与中空框(
58
),所述竖板(
50
)的顶部安装有横板(
51
),所述横板(
51
)通过其上转动安装的旋转轴(
52
)转动连接有旋转块(
56
),所述旋转块(
56
)的正面安装有套筒(
55
),且套筒(
55
)的内部滑动安装有用于安装滑块(
44
)的活动柱(
54
),所述活动柱(
54
)的后端与旋转块(
56
)的前侧之间固定设置有弹簧
E

53
),所述中空框(
58
)内腔两侧的前后位置处均安装有弹簧
F

57
),且弹簧
F

57
)自由端与旋转块(
56
)相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更换的新能源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接头
B

32
)包括导电块(
33
),所述导电块(
3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嫄媛严磊唐茂赵悦倪妍婷林丽君代华凤叶辉金红苇何其杨肖健杨科伟郭嘉靖邓雨清张小龙熊朝明娄伊婷刘毅徽李功波周蕃张小燕唐煌滨唐若芸陈治君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