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硅酸盐矿物的水玻璃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65000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9 11: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水玻璃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硅酸盐矿物的水玻璃生产方法,包括,步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硅酸盐矿物的水玻璃生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玻璃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硅酸盐矿物的水玻璃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水玻璃是一种常见的化学物质,其化学式为
Na2O
·
nSiO2
,俗称泡花碱

它是一种无色或略带色

透明或半透明的稠状液体,能溶于水,一般含有水分

其广泛用于各种建筑和工艺品制作中,作为硅酸盐原料和无机粘合剂

水玻璃的用途十分广泛,主要成分是硅酸钠,由金属氧化物和二氧化硅组合而成的能溶于水的一种金属硅酸盐物质

此外,水玻璃还可以用于生产硅酸盐制品

耐酸水泥

耐酸混凝土等

在建筑行业中,它被用作混凝土的速凝剂和防水剂

在工艺品制作中,水玻璃可以用来制作玻璃和水晶艺术品,以及与石膏等材料混合制作模型和铸造用粘合剂

[0003]中国专利公开号:
CN111268686B
,公开了一种硅酸盐矿物制备水玻璃的方法,以各种硅酸盐作为原料,硅酸盐矿物经过破碎

磨矿

筛分,得到一定粒度的矿物粉体;将硅酸盐矿物粉体通过硫酸溶液的处理,应用硫酸的浸出

刻蚀

活化作用,制备得到高化学反应活性的白色或灰白色粉体氧化硅;硫酸处理过程中,采用外部加热或不需外部加热直接通过反应体系自放热,即可达到反应要求的温度;将高化学反应活性的白色或灰白色粉体氧化硅粉体在常温常压下与不同浓度的碱溶液进行反应,得到不同模数的水玻璃

由此可见,上述没有对制备过程中的中间产物或成品进行检测,也没有根据检测的结果及时调整制备过程中的制备参数,从而不能保证产品制备的稳定性和制备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硅酸盐矿物的水玻璃生产方法,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没有对制备过程中的中间产物或成品进行检测,也没有根据检测的结果及时调整制备过程中的制备参数,从而不能保证产品制备的稳定性和制备效率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硅酸盐矿物的水玻璃生产方法,包括:步骤
S1
,将硅酸盐矿物粉碎以获得符合预设粒径的硅酸盐矿物颗粒;步骤
S2
,称取预设重量份的所述硅酸盐矿物颗粒并置于开口容器中,并称取预设重量份的浓硫酸置入所述容器中使其与硅酸盐矿物颗粒充分反应;步骤
S3
,将反应终了的混合溶液进行初级过滤以收集过滤后的溶液;步骤
S4
,对过滤后的所述溶液进行加热并静置以析出硅酸凝胶;步骤
S5
,将析出硅酸凝胶的溶液进行过滤以获得硅酸凝胶;步骤
S6
,对所述硅酸凝胶进行检测,中控模块基于测得的硅酸凝胶的黏度判定其制备是否符合预设标准,并在不符合预设标准时,将所述步骤
S4
中过滤后的溶液的加热温度增加至对应值,或,将所述步骤
S2
中浓硫酸的浓度增加至对应值,或,基于测得的硅酸凝胶的透光率对其制备是否符合预设标准进行二次判定;步骤
S7
,将制备符合预设标准的所述硅酸凝胶烘干以获得干硅酸凝胶;
步骤
S8
,称取预设重量份的烧碱溶液,并称取预设重量份的所述干硅酸凝胶置于所述烧碱溶液中,对混合后的溶液加热并搅拌;步骤
S9
,将反应终了的混合溶液过滤以制得水玻璃;步骤
S10
,对制得的所述水玻璃进行检测,中控模块基于水玻璃的密度判定其制备是否符合预设标准,并在不符合预设标准时,将所述步骤
S8
中混合后的溶液的加热温度增加至对应值,或,基于测得的模数对水玻璃的制备是否符合预设标准进行二次判定

[0006]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
S6
中,所述中控模块控制检测模块检测所述硅酸凝胶的黏度,中控模块基于测得的黏度判定所述硅酸凝胶的制备是否符合预设标准,并在不符合预设标准时,将所述步骤
S4
中过滤后的溶液的加热温度增加至对应值,或,将所述步骤
S2
中浓硫酸的浓度增加至对应值,或,控制所述检测模块检测硅酸凝胶的透光率,并基于测得的透光率对所述硅酸凝胶的制备是否符合预设标准进行二次判定

[0007]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设置有针对所述步骤
S4
中过滤后的溶液的加热温度的若干调节方式,且各调节方式对加热温度的调节幅度均不相同

[0008]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设置有根据预设
pH
值与调节后的溶液的
pH
值之间的差值对步骤
S4
中过滤后的溶液的加热温度的若干修正方式,且各修正方式对加热温度的修正幅度均不相同

[0009]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基于透光率对所述硅酸凝胶的制备是否符合预设标准进行二次判定,在判定符合预设标准时将该硅酸凝胶烘干以获得干硅酸凝胶,以及,在判定不符合预设标准时将所述步骤
S4
中析出所述硅酸凝胶的静置时长增加至对应值

[0010]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设置有针对所述步骤
S4
中析出所述硅酸凝胶的静置时长的若干调节方式,且各调节方式对静置时长的调节幅度均不相同

[0011]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
S10
中,所述中控模块控制所述检测模块检测所述步骤
S9
中制得的水玻璃的密度,并基于测得的密度判定所述水玻璃的制备是否符合预设标准,并在不符合预设标准时,将所述步骤
S8
中混合后的溶液的加热温度增加至对应值,或,控制检测模块检测水玻璃的模数,并基于测得的模数对所述水玻璃的制备是否符合预设标准进行二次判定

[0012]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设置有针对所述步骤
S8
中混合后的溶液的加热温度的若干调节方式,且各调节方式对加热温度的调节幅度均不相同

[0013]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基于测得的所述模数对所述水玻璃的制备是否符合预设标准进行二次判定,在判定不符合预设标准时根据测得的模数与预设模数之间的差值将所述干硅酸凝胶与所述烧碱溶液的重量份配比的比值降低至对应值

[0014]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设置有针对所述干硅酸凝胶与所述烧碱溶液的重量份配比的若干调节方式,且各调节方式对配比的比值的调节幅度均不相同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制备过程中设置步骤
S6
检测中间产物硅酸凝胶,基于测得的硅酸凝胶的黏度判定其制备是否符合预设标准,以及步骤
S10
对制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基于硅酸盐矿物的水玻璃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S1
,将硅酸盐矿物粉碎以获得符合预设粒径的硅酸盐矿物颗粒;步骤
S2
,称取预设重量份的所述硅酸盐矿物颗粒并置于开口容器中,并称取预设重量份的浓硫酸置入所述容器中使其与硅酸盐矿物颗粒充分反应;步骤
S3
,将反应终了的混合溶液进行初级过滤以收集过滤后的溶液;步骤
S4
,对过滤后的所述溶液进行加热并静置以析出硅酸凝胶;步骤
S5
,将析出硅酸凝胶的溶液进行过滤以获得硅酸凝胶;步骤
S6
,对所述硅酸凝胶进行检测,中控模块基于测得的硅酸凝胶的黏度判定其制备是否符合预设标准,并在不符合预设标准时,将所述步骤
S4
中过滤后的溶液的加热温度增加至对应值,或,将所述步骤
S2
中浓硫酸的浓度增加至对应值,或,基于测得的硅酸凝胶的透光率对其制备是否符合预设标准进行二次判定;步骤
S7
,将制备符合预设标准的所述硅酸凝胶烘干以获得干硅酸凝胶;步骤
S8
,称取预设重量份的烧碱溶液,并称取预设重量份的所述干硅酸凝胶置于所述烧碱溶液中,对混合后的溶液加热并搅拌;步骤
S9
,将反应终了的混合溶液过滤以制得水玻璃;步骤
S10
,对制得的所述水玻璃进行检测,中控模块基于水玻璃的密度判定其制备是否符合预设标准,并在不符合预设标准时,将所述步骤
S8
中混合后的溶液的加热温度增加至对应值,或,基于测得的模数对水玻璃的制备是否符合预设标准进行二次判定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硅酸盐矿物的水玻璃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
S6
中,所述中控模块控制检测模块检测所述硅酸凝胶的黏度,中控模块基于测得的黏度判定所述硅酸凝胶的制备是否符合预设标准,并在不符合预设标准时,将所述步骤
S4
中过滤后的溶液的加热温度增加至对应值,或,将所述步骤
S2
中浓硫酸的浓度增加至对应值,或,控制所述检测模块检测硅酸凝胶的透光率,并基于测得的透光率对所述硅酸凝胶的制备是否符合预设标准进行二次判定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硅酸盐矿物的水玻璃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模块设置有针对所述步骤
S4
中过滤后的溶液的加热温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素珍徐伟平杨建良安善福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逸峰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