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热性能强的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4990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9 11: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注塑模具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导热性能强的注塑模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热性能强的注塑模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注塑模具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导热性能强的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注塑模具一般分为动模和定模,并在动模和定模上分别设置型槽,开模后产品会暴露在空气中,如果直接通过鼓风装置对产品表面进行吹风降温,在空气中的杂质会被吹至产品表面,在开模后,产品还未完全冷却,杂质会被沾染在产品表面,故会在注塑后对模型内的产品进行降温,来确保产品结构的稳定性,但在模具内部对产品进行降温时,模具本身的温度会提高,对产品的降温效果会降低,如此会延长产品在模具中的时间,而为了加快注塑模具对产品的降温效果,加快模具的导热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导热性能强的注塑模具来加快对产品的降温,提高产品的生产速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热性能强的注塑模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了一种导热性能强的注塑模具,包括底架以及设置在底架上侧的定模,所述定模上活动安装有动模,所述动模承接塑料融液,并对塑料融液进行塑形,所述定模的内部设置有导热腔室,导热腔室中的液体吸收热量,对动模中塑形的融液进行降温,同时在定模的下侧设置有排水件,排水件将导热腔室中吸收热量的液体向下排放,并在排放的时候进行液体的混合,并在排液的过程中,进行热量的扩散

[0005]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架包括底座,所述定模包括模板,所述模板通过螺钉固定在底座上,所述导热腔室设置在底座内部靠近中间的位置,所述导热腔室包括呈圆柱形的吸热腔,所述吸热腔的两侧对称开设有出液槽,所述底座中也开设有出液槽,所述底座和模板中的出液槽相互连通,所述底座的底部插接有和出液槽相连通的进液管,所述进液管将外部的液体引导入出液槽中,并由出液槽将液体引导入吸热腔中,动模内部的塑料融液的热量通过动模扩散到定模中,吸热腔中的液体对模板上的热量进行吸收

[0006]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排水件包括固定在模板底部的中分壳,所述吸热腔底部中间的位置开设有贯通模板底部的下排口,下排口和中分壳的中部位置相连通,且在所述中分壳的侧边左右对称连接有下排管,所述下排管的下端连接有集液壳,所述下排管中的液体流入到集液壳中

[000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排管的一端插接入集液壳中,且所述下排管的底部通过密封件进行封堵,并在下排管插入到集液壳内部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孔洞,下排管中的液体通过孔洞进入到集液壳中

[000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集液壳的底部设置有落液管,所述落液管的一端插接入集液壳的内部,且所述落液管的上端设置在集液壳靠近顶部的位置,所述集液壳中的液体通过落液管离开集液壳

[000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热腔室还包括两个侧集腔,所述侧集腔设置在吸热腔的上侧,且所述侧集腔和吸热腔相连通,所述侧集腔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翅叶,所述吸热腔中的液体进入到侧集腔中,所述侧集腔对液体进行收集,且所述侧集腔中的液体吸收动模上的热量,同时吸热腔中由四周向中部移动的液体带动侧集腔中的液体离开

[0010]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热腔的内部设置有呈环形的阻液环,所述阻液环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内凹口,所述阻液环和吸热腔的侧壁之间留有传液腔,从出液槽中进入到吸热腔中的液体在传液腔中流动,并通过内凹口进入到阻液环的内部

[0011]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阻液环的内部环形排列固定有若干个弧板,所述弧板为弧形,且每个所述弧板均设置在两个内凹口之间,两个所述弧板之间形成一个由阻液环侧边向中部逐渐缩小的空间,从内凹口中流出的液体通过弧板的引导在阻液环中旋转,并在旋转的过程中通过下排口进入到中分壳中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1、
该导热性能强的注塑模具中,通过在模板的内部开设导热腔室对动模上的热量进行吸收,再通过排水件对导热腔室中吸收热量的液体进行外排,并在外排的过程中进行热量的扩散,进而做到对动模的快速降温,加快动模中产生的塑形速度,提高产品的生产速度;
2、
该导热性能强的注塑模具中,通过阻液环将吸热腔进行分隔,再通过弧板对液体进行引导,使液体在吸热腔的内部进行旋转,如此使液体在吸热腔中进行全面的流动,避免出现液体不流动的死角,而使也温度升高,同时将液体带动在吸热腔中旋转,使液体和模板之间进行全面的热交换,做到液体的均匀受热,进而提高液体对模板的降温效果,同时下排管将热液排入到集液壳中,使液体在集液壳进行再一次的混合,同时通过集液壳对液体的承接,来降低液体在下排管中的流动速度,延长液体在吸热腔中时间,提高液体吸收的热量,已做到对模板的有效降温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底架

定模组合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底架

定模组合剖视结构示意图之一;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底架

定模组合剖视结构示意图之二;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底架

定模组合剖视结构示意图之三;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定模剖视结构示意图之一;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定模剖视结构示意图之二;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定模剖视结构示意图之三;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底架剖视结构示意图;图
10
为本专利技术的吸热腔内部液体流动示意图

[0014]图中各个标号意义为:
1、
底架;
11、
底座;
12、
进液管;
2、
定模;
21、
模板;
22、
吸热腔;
23、
阻液环;
231、
弧板;
232、
内凹口;
24、
下排管;
241、
隔管;
25、
集液壳;
26、
落液管;
27、
出液槽;
28、
中分壳;
29、
侧集腔;
3、
动模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6]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导热性能强的注塑模具,包括底架(1)以及设置在底架(1)上侧的定模(2),所述定模(2)上活动安装有动模(3),所述动模(3)承接塑料融液,并对塑料融液进行塑形,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2)的内部设置有导热腔室,导热腔室中的液体吸收热量,对动模(3)中塑形的融液进行降温,同时在定模(2)的下侧设置有排水件;所述底架(1)包括底座(
11
),所述定模(2)包括模板(
21
),所述模板(
21
)通过螺钉固定在底座(
11
)上,所述导热腔室设置在底座(
11
)内部靠近中间的位置,所述导热腔室包括呈圆柱形的吸热腔(
22
),所述吸热腔(
22
)的两侧对称开设有出液槽(
27
),所述底座(
11
)中也开设有出液槽(
27
),所述底座(
11
)和模板(
21
)中的出液槽(
27
)相互连通,所述底座(
11
)的底部插接有和出液槽(
27
)相连通的进液管(
12
);所述排水件包括固定在模板(
21
)底部的中分壳(
28
),所述吸热腔(
22
)底部中间的位置开设有贯通模板(
21
)底部的下排口,下排口和中分壳(
28
)的中部位置相连通,且在所述中分壳(
28
)的侧边左右对称连接有下排管(
24
),所述下排管(
24
)的下端连接有集液壳(
25
),所述下排管(
24
)中的液体流入到集液壳(
25
)中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热性能强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排管(
24
)的一端插接入集液壳(
25
)中,且所述下排管(
24
)的底部通过密封件进行封堵,并在下排管(
24
)插入到集液壳(
25
)内部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孔洞,下排管(
24
)中的液体通过孔洞进入到集液壳(
25
)中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热性能强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壳(
25
)的底部设置有落液管(
26
),所述落液管(
26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国正蔡兴保崔建生王小伟肖立华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天玛仕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