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软管变形控制回油量的气液分离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汽车热管理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软管变形控制回油量的气液分离器
。
技术介绍
[0002]传统非热泵系统的空调,其压缩机
/
制冷剂系统通常的工作环境在
0℃
以上,在这种工况下,压缩机润滑油
(PAG
或
POE)
和制冷剂
R134a
是互溶的
。
所以,在这种压缩机
/
制冷剂系统中,通常在气液分离器的制冷剂出口管底部,设置吸油孔,利用压缩机工作产生的负压,从吸油孔将气液分离器内的一部分制冷剂和润滑油混合液,吸到压缩机中,实现使润滑油回到压缩机中的目的
。
为了避免将过多制冷剂和润滑油混合液吸入压缩机,影响制冷效果,需要优化设计这个回油孔的尺寸,在保证回油量的前提下,避免过多的液体进入压缩机
。
在传统的汽车空调系统中,这个要求是很好满足的,因为空调系统中的制冷剂充注量是定值,系统也只在制冷模式下运行,工作热负荷的大小,对气液分离器内的液位影响不大
。
所以,用一个恒定尺寸的回油孔,对回油量的影响也不大
。
[0003]为了节省能耗,越来越多的电动汽车开始配置热泵系统,并且要求热泵系统能在低温环境下
(
如
‑
20℃)
运行
。
采用热泵系统的电动汽车,一方面,要求其压缩机
/
制冷剂系统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基于软管变形控制回油量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
(1)、
进气口
(2)、
排气口
(3)、
排气管
(4)、V
型斜槽
(5)、
回油硬管
(6)、
回油软管
(7)、
浮子
(8)
以及滑动吸油组件
(9)
;所述罐体
(1)
顶部开设有进气口
(2)
与排气口
(3)
;蒸发后的气液两相物质从进气口
(2)
进入罐体
(1)
,液态物质沿罐体
(1)
内壁流下,形成混合或分层的液位;气态物质进入排气管
(4)
,由排气口
(3)
排出;在排气管
(4)
上连接有回油硬管
(6)
,滑动吸油组件
(9)
与回油硬管
(6)
通过回油软管
(7)
连接;滑动吸油组件
(9)
与浮子
(8)
相连;滑动吸油组件
(9)
包括吸油孔
(92)
;吸油孔
(92)
能够通过浮子
(8)
的作用,始终处于所述混合或分层液位的最上层;所述
V
型斜槽
(5)
安装在罐体
(1)
内,且位于回油硬管
(6)
与滑动吸油组件
(9)
之间,回油软管
(7)
穿过所述
V
型斜槽
(5)
,且卡接在
V
型斜槽
(5)
上;当滑动吸油组件
(9)
随浮子
(8)
上下浮动时,滑动吸油组件
(9)
带动回油软管
(7)
在
V
型斜槽
(5)
内上下移动;通过回油软管
(7)
在
V
型斜槽
(5)
内不同高度位置的流通面积,实现控制回油量的功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软管变形控制回油量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V
型斜槽
(5)
为上宽下窄结构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软管变形控制回油量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滑动吸油组件
(9)
还包括滤网
(94)
,所述吸油孔
(92)
上设置有滤网
(94)。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软管变形控制回油量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滑动吸油组件
(9)
还包括螺母
(93)
,所述滤网
(94)
通过所述螺母
(93)
固定在吸油孔
(92)
上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软管变形控制回油量的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吉乐,陈海涛,朱恒,王磊,于睿,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爱斯达克汽车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