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卡圈自动装配的自动化装置
[0001]专利技术涉及产品装配
,尤其是一种卡圈自动装配的自动化装置的方案
。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连接器产品在安装塑料卡圈时大多需要人工手动操作,组装效率低,人工劳动强度大;安装塑料卡圈时无法精准定位,且容易发生装坏
、
装反
、
错装等质量事故,产品质量难以保证,不利于大规模的生产
。
为保证产品制造的质量
、
效率及可靠性,解决上述提到装配效果和效率的问题,现提出一种卡圈自动装配的自动化装置方案
。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卡圈自动装配的自动化装置,提高装配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
[0004]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卡圈自动装配的自动化装置,包括固定在设备底板上的壳体夹持机构和卡圈过渡机构;
[0006]壳体夹持机构包括固定在设备底板上的平台底座
、
设置于平台底座上的夹持组件,夹持组件用于将连接器夹持固定在平台底座上;
[0007]卡圈过渡机构包括第一过渡块和第一驱动机构,第一过渡块上开设有过渡孔,过渡孔的顶部内径
D1
大于卡圈的外径,过渡孔的底部内径
D2
小于卡圈的外径,过渡孔的顶部和底部之间存在内径逐渐减小的锥孔段,以使过渡孔的孔径向下过渡到
D2
;第一过渡块被第一驱动机构带动而移动至平台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卡圈自动装配的自动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设备底板
(8)
上的壳体夹持机构
(6)
和卡圈过渡机构
(7)
;所述壳体夹持机构
(6)
包括固定在所述设备底板
(8)
上的平台底座
(64)、
设置于平台底座
(64)
上的所述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用于将连接器夹持固定在所述平台底座
(64)
上;所述卡圈过渡机构
(7)
包括第一过渡块
(762)
和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过渡块
(762)
上开设有过渡孔
(7621)
,所述过渡孔
(7621)
的顶部内径
D1
大于卡圈的外径,所述过渡孔的底部内径
D2
小于卡圈的外径,所述过渡孔的顶部和底部之间存在内径逐渐减小的锥孔段,以使所述过渡孔的孔径向下过渡到
D2
;所述第一过渡块
(762)
被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带动而移动至所述平台底座
(64)
上方,以使卡圈与连接器的卡槽正对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卡圈自动装配的自动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平台固定板
(72)、
第四滑块
(75)
和过渡机构
(76)
,所述平台固定板
(72)
固定连接于所述平台底座
(64)
,所述第四滑块
(75)
水平滑动连接于所述平台固定板
(72)
表面,所述过渡机构
(76)
连接于所述第四滑块
(75)
和所述第一过渡块
(762)
之间,所述过渡机构
(76)
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过渡块
(762)
相对于所述第四滑块
(75)
竖直移动,所述第四滑块
(75)
带动所述第一过渡块
(762)
水平移动至所述平台底座
(64)
上方
、
或所述平台底座
(64)
一侧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卡圈自动装配的自动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机构
(76)
包括第二支撑板
(765)、
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支撑板
(765)
固定连接于所述第四滑块
(75)
,所述第一过渡块
(762)
竖直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板
(765)
,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板
(765)
和所述第一过渡块
(762)
之间
、
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过渡块
(762)
竖直移动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卡圈自动装配的自动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五滑块
(763)
和第二气缸
(766)
,所述第五滑块
(763)
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过渡块
(762)
的一端,所述第五滑块
(763)
竖直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板
(765)
一侧,所述第二气缸
(766)
连接于所述第五滑块
(763)
和所述第二支撑板
(765)
之间,所述第二气缸
(766)
用于驱动所述第五滑块
(763)
和竖直移动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卡圈自动装配的自动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二连接块
(768)
,所述第二连接块
(768)
与所述第五滑块
(763)
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
(765)
开设有竖直的滑动槽,所述第二连接块
(768)
从滑动槽穿过所述第二支撑板
(765)、
且可在滑动槽内竖直滑动,所述第二气缸
(766)
的本体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撑板
(765)
上,所述第二气缸
(766)
的活塞杆固定在所述第二连接块
(768)
上,以使所述第二气缸
(766)
的活塞杆移动带动所述第五滑块
(763)、
所述第二连接块
(768)
和所述第一过渡块
(762)
一同竖直移动
。6.
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一种卡圈自动装配的自动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孔段位于所述过渡孔的底部,所述过渡孔的顶部为直孔段,直孔段内径为
D1
,锥孔段的顶部大直径端内径为
D1
,锥孔段的底部小直径端内径为
D2。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卡圈自动装配的自动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第三滑块
(61)、
第三滑轨
(62)、
夹爪
(63)、
和第三气缸
(65)
,所述第三滑块
(61)
设置两个,所述第三滑轨
(62)
固定连接于平台底座
(64)
表面,所述两个第三滑块
(61)
均水平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三滑轨
(62)
上,每个所述第三滑块
(61)
固定连接一个所述夹爪
(63)
,所述第
三气缸
(65)
用于驱动所述两个第三滑块
(61)
之间相互靠近或远离,所述两个第三滑块
(61)
带动所述两个夹爪
(63)
相互靠近或远离,而对连接器夹持固定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卡圈自动装配的自动化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夹爪
(63)
相互正对的一侧设置有
V
形的凹槽,以使连接件被夹持于凹槽内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卡圈自动装配的自动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渡块
(762)
平行于自身水平移动方向的两侧边缘设置有第二固定块
(761)
,所述第二固定块
(761)
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过渡块
(764)
,所述第二固定块
(761)
垂直于所述第一过渡块
(762)。10.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卡圈自动装配的自动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滑块
(75)
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
(74)
,所述第二支撑板
(765)
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捷敏,杜盛曦,张利彬,徐进,李方,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航天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