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定子中驱动轴突出的电动机壳体侧的散热性的模制电动机、电动车辆以及模制电动机的制造方法。在模制电动机(10)中,模制部(23)具有设于第一圆柱端面(12S1)上的第一槽(12M1),电动机轴(11)突出的第一电动机壳体(13)具有朝向第一圆柱端面(12S1)突出的突出部(13N)。突出部(13N)由具有比模制部(23)大的导热系数的材料构成,且嵌合在第一槽(12M1)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由树脂模制的定子的模制电动机、电动车辆以及模制电动机 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电动车辆和洗衣机等的驱动源广泛使用模制电动机。模制电动机设有 由树脂模制的圆柱状的定子、设于定子的一侧的圆柱端面上的第一电动机壳体、设于定子 的另一侧的圆柱端面上的第二电动机壳体、转动自如地支承在第一电动机壳体上并从第一 电动机壳体突出的驱动轴。定子具有对以环状排列的多个齿部和分别卷绕在多个齿部上的 线圈进行密封的模制部。在此,提出有将朝向模制部的内部突出的肋部形成于第二电动机壳体上的方案 (参照专利文献1)。根据该方案,从线圈产生的热能够有效率地通过肋部传递给第二电动 机壳体,所以能够提高定子从第二电动机壳体侧的散热性。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7-60834号公报但是,以突出的方式组装有驱动轴的第一电动机壳体,直接接受转动的驱动轴的 转矩,相对于此,第二电动机壳体不直接接受转动的驱动轴的转矩。因此,第一电动机壳体 为了承受驱动轴的转矩,需要具有比第二电动机壳体大的强度。但是,为了增大第一电动机壳体的强度,例如需要使第一电动机壳体的尺寸和厚 度比第二电动机壳体的尺寸和厚度大。其结果,存在定子中驱动轴突出的电动机壳体侧的 散热性降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研发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定子中驱动轴突 出的电动机壳体侧的散热性的。本专利技术的特征所涉及的模制电动机,具有圆柱状的定子;设于定子的圆柱端面 上的电动机壳体;转动自如地支承在电动机壳体上并对负载给予驱动力的驱动轴,其要旨 在于驱动轴从电动机壳体突出,定子包含形成圆柱端面的模制部,模制部具有设于圆柱端 面的槽部,电动机壳体具有朝向圆柱端面突出的突出部,突出部由具有比模制部大的导热 系数的材料构成,且嵌合在槽部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模制电动机,由定子的线圈产生的热能够通过具有比模制部大的导 热系数的突出部有效率地传递给电动机壳体。因此,能够提高定子中支承驱动轴的电动机 壳体侧的散热性。在本专利技术的特征所涉及的模制电动机中可以是,槽部沿着定子的周向设置。在本专利技术的特征所涉及的模制电动机中可以是,定子包含多个齿部和分别卷绕在 多个齿部上的线圈,槽部在定子的径向上形成于与线圈相同的位置。在本专利技术的特征所涉及的模制电动机中可以是,槽部沿着定子的径向设置。3在本专利技术的特征所涉及的模制电动机中可以是,槽部在定子的周向上形成于与多 个齿部中所包含的第一齿部和第二齿部间的间隙相同的位置。本专利技术的特征所涉及的电动车辆,其具有驱动轮;对驱动轮进行驱动的模制电 动机,其要旨在于模制电动机具有圆柱形的定子;设于定子的圆柱端面上的电动机壳 体;转动自如地支承在电动机壳体上对负载给予驱动力的驱动轴,驱动轴从电动机壳体突 出,定子包含形成圆柱端面的模制部,模制部具有设于圆柱端面的槽部,电动机壳体具有朝 向圆柱端面突出的突出部,突出部由具有比模制部大的导热系数的材料构成,且嵌合在槽 部中。本专利技术的特征所涉及的模制电动机的制造方法,该模制电动机具有圆柱形的定 子;设于定子的圆柱端面上的电动机壳体;转动自如地支承在电动机壳体上并对负载给予 驱动力的驱动轴,其要旨在于包括工序A,通过树脂材料密封以圆环状排列的多个齿部, 由此形成包含形成圆柱端面的模制部的定子;工序B,以驱动轴从电动机壳体突出的方式, 将电动机壳体配置在定子的圆柱端面上,其中,在工序A中,在圆柱端面形成槽部,在工序B 中,在槽部中嵌合突出部,该突出部以朝向圆柱端面突出的方式形成在电动机壳体,且由具 有比模制部大的导热系数的材料构成。〔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定子中支承驱动轴的电动机壳体侧的散热性 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动二轮车100的右侧面图。图2是图1的A-A线的剖面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模制电动机10的安装状态的立体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模制电动机10从输出侧观察的平面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模制电动机10的侧面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模制电动机10从输出相反侧观察的平面图。图7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定子12的结构的图。图8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电动机壳体13的结构的图。图9是图4的B-B线的剖面图。图10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定子12的结构的图。图11是图10的C-C线的剖面图。附图标记说明2前轮3后轮4 摆动臂5悬架壳体6尾部悬架7制动背板7F安装部48制动器9 I电动机动力线10模制电动机11电动机轴12定子US1第一圆柱端面12S2第二圆柱端面UM1第一槽12M2第二槽12M3第三槽12S3外周面13第一电动机壳体13N突出部14第二电动机壳体15端子箱16转子17齿轮轴18齿轮19轴承装置20齿部21绝缘部件22线圈23模制部300型环100电动二轮车具体实施例方式接着,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在添附的附图中,相同或类似的部分使 用相同或类似的附图标记。其中,图示为模式图,需留意各尺寸的比例等与实物不同。因此, 具体的尺寸等要参照以下的说明进行判断。另外,在附图彼此间自然包含彼此的尺寸关系 和比例不同的部分。〔第一实施方式〕(电动车辆的概略结构)在以下,关于作为适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模制电动机10的电动车辆的电 动二轮车100,参照附图进行说明。图1是电动二轮车100的右侧面图。图2是图1的八-八 线的剖面图。图3是表示模制电动机10的安装状态的立体图。另外,在图2以及图3中, 仅图示模制电动机10周边的结构。如图1所示,电动二轮车100是车体架配设在下方的、所谓下置龙骨(underbone) 型的电动二轮车。电动二轮车100具有前轮2、后轮3、摆动臂4、悬架壳体5、尾部悬架6以及模制电动机10。如图1所示,前轮2转动自如地支承在前叉上。后轮3转动自如地支承在模制电 动机10上。后轮3是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负载”的一例。摆动臂4能够摆动地安装于车体架 上。如图1所示,悬架壳体5与摆动臂4的后端部和模制电动机10连结。尾部悬架6 与悬架壳体5和车体架(未图示)连结。如图2以及图3所示,模制电动机10被摆动臂4的后端部和悬架壳体5以夹持的 方式固定。模制电动机10的驱动力经由电动机轴11传递给后轮3。在后轮3和模制电动 机10之间设置制动背板7以及制动器8。制动背板7固定在模制电动机10 (具体地、后述 的第一电动机壳体13)上。关于模制电动机10的结构在后面论述。另外,在模制电动机10的前端部设置有用于对模制电动机10供给电力的电动机 动力线9。(模制电动机的概略结构)接着,关于第一实施方式的模制电动机10的概略结构,参照附图进行说明。另外, 以下,“输出侧”为模制电动机10的后轮3侧,“输出相反侧”为模制电动机10的输出侧的 相反侧。图4是模制电动机10从输出侧观察的平面图。图5是模制电动机10的侧面图。 图6是模制电动机10从输出相反侧观察的平面图。如图4 图6所示,模制电动机10具有电动机轴11、定子12、第一电动机壳体13、 第二电动机壳体14以及端子箱15。电动机轴11通过以定子12的轴心S为中心转动,从而驱动后轮3。电动机轴11 是对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制电动机,其具有:圆柱状的定子;设于所述定子的圆柱端面上的电动机壳体;转动自如地支承在所述电动机壳体上并对负载给予驱动力的驱动轴,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从所述电动机壳体突出,所述定子包含形成所述圆柱端面的模制部,所述模制部具有设于所述圆柱端面的槽部,所述电动机壳体具有朝向所述圆柱端面突出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由具有比所述模制部大的导热系数的材料构成,且嵌合在所述槽部中。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相良弘明,田口贤治,植田哲司,长尾健史,内野乔志,
申请(专利权)人: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