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从原生粘土型锂矿中富集回收锂的选矿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64666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9 11: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从原生粘土型锂矿中富集回收锂的选矿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从原生粘土型锂矿中富集回收锂的选矿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选矿
,尤其涉及一种从原生粘土型锂矿中富集回收锂的选矿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锂被誉为
21
世纪的“能源金属”,目前在电池行业应用广泛

随着世界各国对碳排放问题的关注,清洁能源相关技术发展迅速,市场对锂的需求量激增,锂产品价格也随之攀升,锂的加工与提取方法也是目前研究的热门课题

[0003]目前,锂主要提取自盐湖或硬岩型锂矿石,在矿石提取方面,其原料主要是锂辉石

锂云母

透锂长石等,其中锂辉石精矿含
Li2O
在5%~7%,锂云母精矿含
Li2O
在1%~3%,透锂长石精矿含
Li2O
在3%~4%

锂精矿
Li2O
品位越高,锂盐生产成本越低,产生的渣量越少


2020
年之前,锂价格低迷,仅锂辉石可作为提锂原料;随着锂价格攀升,锂云母提锂也开始普及,如江西宜春地区拥有全球最大的锂云母矿床,目前已得到全面开发

[0004]粘土型锂资源,作为一种锂矿石资源,储量丰富,但由于其性质特殊,长期以来未能较好的开发利用,全球粘土型资源尚处于研究开发期,从长远看具有巨大了潜力,对缓解锂供给困难具有重大意义

[0005]我国贵州某地拥有大量的粘土型锂矿,原生粘土型锂矿中,矿石呈褐黑色致密块状

锂主要赋存于锂绿泥石
(
矿物量
27

)
,同时含有大量伊利石
(11

)、
高岭石
(4

)
等粘土矿物

其他矿物主要有石英
(31

)、
方解石
(18

)、
铁白云石
(3.5

)、
黄铁矿
(1.7

)、
褐铁矿
(1.7

)


锂绿泥石和粘土矿物
(
包括伊利石和高岭石
)
粒度微细,基本分布于

0.04mm
粒级范围内,其中

0.005mm
粒级分布率分别为
40.71
%和
47.11
%;碳酸盐
(
以方解石为主
)
和石英的粒度分布相对较粗,主要分布于

0.16mm
粒级范围内,其中

0.005mm
粒级分布率分别为
12.32
%和
18.93


该原矿含
Li2O 0.4
%~
0.6
%,粘土矿物约占
42
%,处理较为困难

若将石英和碳酸盐去除,锂的品位可富集接近1倍,有利于锂粘土矿品位的提高,对后续冶炼成本的降低及固体危废的减量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从原生粘土型锂矿中富集回收锂的选矿方法,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方法可将原生粘土锂精矿
Li2O
品位提高到
0.8
%以上,回收率在
65
%以上

[0007]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0008]一种从原生粘土型锂矿中富集回收锂的选矿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9]S1、
将原生粘土型锂矿破碎至
2mm
以下
(

2mm)

[0010]S2、
将破碎之后的矿石加水调浆至矿石质量浓度为
30
%~
40
%,并置于搅拌容器中,充分浸泡搅拌;
[0011]S3、
将搅拌之后的矿浆进行
0.1mm
分级,粗粒磨矿至
0.1mm
以下
(

0.1mm)

[0012]S4、
对步骤
S3
得到的分级磨矿产品进行分级,获得沉砂和溢流;
[0013]S5、
对溢流进行调浆反浮选,所述的反浮选采用三段式浮选,第一段浮选的流程是1粗2精2扫开路浮选,第二段浮选的流程是将一段中矿合并进行1粗2扫开路浮选,第三段浮选的流程是将二段中矿进行1粗1精1扫闭路浮选,反浮选作业的槽内产品合并作为锂精矿

[0014]优选地,步骤
S1
所述的原生粘土型锂矿为底层原生矿,
Li2O
含量为
0.5
%~
0.6


[0015]优选地,步骤
S2
所述的搅拌浸泡条件为:搅拌转速为
800

1200rpm
,搅拌浸泡时间为
30

60min。
[0016]优选地,步骤
S4
所述的分级粒度为
0.025

0.045mm。
[0017]优选地,步骤
S5
所述的反浮选活化剂为氯化钙,总用量
100

200g/t
;调整剂为碳酸钠,总用量
800

1000g/t
;抑制剂为水玻璃,总用量
2000

3000g/t
;捕收剂为脂肪酸皂,总用量
900

1200g/t
,反浮选药剂用量均为相对步骤
S1
中原生粘土型锂矿的用量

[0018]进一步优选,步骤
S5
所述的1粗2精2扫开路浮选指向溢流中依次加入氯化钙

碳酸钠

水玻璃和脂肪酸皂进行粗选,粗选后的泡沫加入水玻璃进行第一次精选,第一次精选后的泡沫加入水玻璃进行第二次精选,第二次精选泡沫即为尾矿1;粗选后的槽内物质加入脂肪酸皂进行第一次扫选,第一次扫选后的槽内物质加入脂肪酸皂进行第二次扫选,第二次扫选后的槽内物质即为锂精矿
1。2
精2扫的中矿
(
一段中矿
)
则合并作为第二段浮选的给矿

[0019]进一步优选,步骤
S5
所述的1粗2扫开路浮选指进行1粗2精2扫后的中矿加入水玻璃和脂肪酸皂进行粗选,粗选后的槽内物质加入脂肪酸皂进行第一次扫选,第一次扫选后的槽内物质加入脂肪酸皂进行第二次扫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从原生粘土型锂矿中富集回收锂的选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
将原生粘土型锂矿破碎至
2mm
以下;
S2、
将破碎之后的矿石加水调浆至矿石质量浓度为
30
%~
40
%,并置于搅拌容器中,充分浸泡搅拌;
S3、
将搅拌之后的矿浆进行
0.1mm
分级,粗粒磨矿至
0.1mm
以下;
S4、
对步骤
S3
得到的分级磨矿产品进行分级,获得沉砂和溢流;
S5、
对溢流进行调浆反浮选,所述的反浮选采用三段式浮选,第一段浮选的流程是1粗2精2扫开路浮选,第二段浮选的流程是将一段中矿合并进行1粗2扫开路浮选,第三段浮选的流程是将二段中矿进行1粗1精1扫闭路浮选,反浮选作业的槽内产品合并作为锂精矿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选矿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
S1
所述的原生粘土型锂矿为底层原生矿,
Li2O
含量为
0.5
%~
0.6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选矿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
S2
所述的搅拌浸泡条件为:搅拌转速为
800

1200rpm
,搅拌浸泡时间为
30

60min。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选矿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
S4
所述的分级粒度为
0.025

0.045mm。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选矿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
S5
所述的反浮选活化剂为氯化钙,总用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迪王洪岭孟庆波李双棵张辉徐晓衣李晨龙赖瑞森苗泽坤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科学院资源利用与稀土开发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