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短路接地线监测系统及接地辅助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检修设备
,特别是一种短路接地线监测系统及接地辅助装置
。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产力的发展,电网安全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通过电力输电线路的巡视是保证电网安全的主要手段之一,通过电路巡视发现缺陷,消除缺陷,以掌握输电线路的工作状况,保证输电线路的安全
。
在进行巡检时,通常需要对输电线路进行断电,并在电路两端挂设多条接地线保证电力检修人员的安全,然而,输电线路往往悬挂高度较高,往往需要通过接地线装置将接地线和输电线路连通
。
[0003]变电站设备停电检修过程中,当在线路出线侧实施接地,或是在出线开关与母线刀闸之间实施接地时,由于传统接地线角度不易调节,操作人员需要变换绝缘杆的角度寻找合适位置,不仅工作效率会降低,实施接地速度缓慢,还容易误碰临近带电设备,并且由于过度倾斜,即使勉强挂接上,接地线和停电设备通常也不能完全贴合,一旦检修过程中接地线意外脱落,将对工作人员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接地线装置,在使用的时候,需要采用螺纹拧动的方式,将接地线装置安装头内部的夹持块向上旋紧对电线进行夹紧,但是在高空作业中,手动旋转操作杆,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操作不方便,在空中双手操作时,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
。
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
一种短路接地线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短路接地棒与短路接地线相连构成的短路接地装置,短路接地装置的数量为三个,其特征在于,每个短路接地棒上均安装有第一
Lora
通信模块,短路接地线监测系统还包括第一电源模块
、
第二电源模块
、
微控制器
、
第二
Lora
通信模块
、
报警模块
、WiFi
模块
、
边缘计算模块和风控平台,短路接地棒的线路端线夹与第一
Lora
通信模块连接,第一
Lora
通信模块与第二
Lora
通信模块无线通信,第二
Lora
通信模块和报警模块均与微控制器连接,微控制器与边缘计算模块通过
WiFi
模块进行无线通信,边缘计算模块与风控平台通信连接;第二电源模块为微控制器和第二
Lora
通信模块供电;第一电源模块为第一
Lora
通信模块供电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路接地线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短路接地线监测系统还包括均与微控制器连接的
GNSS
定位模块和人体传感器,人体传感器采用毫米波雷达;第二电源模块为
GNSS
定位模块供电,
GNSS
定位模块通过
IPEX
接头连接有天线,第一
Lora
通信模块和第二
Lora
通信模块均通过
IPEX
接头连接有天线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路接地线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电源模块包括锂离子电池
、TPS560200
转换器和电源开关;锂离子电池和
TPS560200
转换器连接,
TPS560200
转换器分别与
GNSS
定位模块
、
微控制器
、
第二
Lora
通信模块连接;第一电源模块包括电池和超级电容,电池和超级电容连接,超级电容与第一
Lora
通信模块连接;报警模块采用蜂鸣器和
LED
板,短路接地线监测系统还包括用户终端,用户终端与风控平台通信连接
。4.
一种接地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短路接地线监测系统,以及,接地安装组件
(100)
,包括有安装头
(101)、
设置于所述安装头
(101)
内部的容置腔
(102)、
设置于所述容置腔
(102)
端部的限位槽
(103)
;以及,推动组件
(200)
,包括运动件
(201)、
设于所述运动件
(201)
外壁的连接块
(202)
和设置于所述运动件
(201)
端部的固定块
(203)、
设置于所述固定块
(203)
外壁的连接件
(204)、
设置于所述容置腔
(102)
端部的推动件
(205)
和设置于所述推动件
(205)
外壁的推动板
(206)
;以及,顶升组件
(300)
,包括夹持块
(301)、
设置于所述夹持块
(301)
外壁的锁止板
(302)
和设置于所述容置腔
(102)
内壁的锁止杆
(303)
;以及,调节组件
(J)
,包括绝缘杆
(J
‑
1)、
设置于所述绝缘杆
(J
‑
1)
端部的调节套
(T
‑
1)
和设置于所述调节套
(T
‑
1)
内部的控制块
(F
‑
1)
,所述调节套
(T
‑
1)
外壁开设有运动槽
(T
‑
2)
,所述运动槽
(T
‑
2)
外壁开设有调节槽
(T
‑
3)
,所述调节套
(T
‑
1)
内壁设置有第四弹性件
(T
‑
4)
,所述调节套
(T
‑
1)
端部设置有万向节
(T
‑
5)。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地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杆
(J
‑
1)
内壁设置有转动杆
(J
‑
2)
,所述转动杆
(J
‑
2)
端部设置有转动环
(J
‑
3)
,所述转动环
(J
‑
3)
外壁开设有控制槽
(J
‑
4)
,所述控制槽
(J
‑
4)
端部开设有
V
形槽
(J
‑
5)。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地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块
(F
‑
1)
外壁延伸至所述调节槽
(T
‑
3)
内并与其滑动配合,所述控制块
(F
‑
1)
端部设置有控制杆
(F
‑
2)
,所述控制杆
(F
‑
2)
端部设置有凸块
(F
‑
3)
,所述凸块
(F
‑
3)
一端延伸至所述控制槽
(J
‑
4)
内并与其滑动配合,所述控制块
(F
‑
1)
外壁设置有连杆
(F
‑
4)
,所述连杆
(F
‑
4)
技术研发人员:何思阳,何光禄,黄俊澄,潘富祥,刘昌宏,辜永龙,张昌孜,罗名魁,金炬峰,杨竣淇,闵鲟,赵鹏程,吴金承,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