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砂轮试磨测的试磨件及工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64365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9 1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多轴磨床砂轮的试磨工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砂轮试磨测的试磨件及工作方法,包括夹持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砂轮试磨测的试磨件及工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多轴磨床砂轮的试磨工艺
,具体涉及用于砂轮试磨测的试磨件及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砂轮是磨削加工中最主要的一类磨具,为保证砂轮磨削精度,在磨削加工前都需要对砂轮进行试磨,以获取砂轮外形等工艺参数

试磨工艺是采用可重复磨削消耗的工件,使砂轮以固定的磨削量刻度进行工件磨削的工艺,配合试磨工艺的工件称为试磨件

[0003]而现有的在磨床上应用的试磨件主要有两种

一种为
Φ
6mm
的合金圆柱棒试磨件,圆柱棒上开有两个直角槽,两个直角槽对圆柱棒轴线旋转镜像对称

磨削直角槽在圆柱棒圆周上形成的棱,再将圆柱棒轴向旋转
180
°
,在另一侧棱上重复磨削步骤,测量实际磨削量与预期磨削量的差距,经计算获得砂轮的加工曲面形状

圆柱棒的使用次数由其长度决定,每进行一次测量,便沿轴向进给一个未磨损段进行新一次测量,直至圆柱棒耗尽

这就导致圆柱棒消耗快,材料利用率低,且不便于测量

[0004]另一种采用薄圆盘件,磨削圆盘圆周以固定的深度,方向指向圆心,然后将圆盘旋转
180
°
再进行一次磨削,利用卡尺测量两次磨削结果,由此推算砂轮截面形状

完成一次试磨测量后,可以旋转一个角度来到新的未磨损的圆弧段,进行新一次磨削
、<br/>测量,直到圆弧段耗尽

虽然此种试磨件较圆柱棒的材料利用率有所提高,但因为指定的磨削长度朝圆心,即便磨削长度为固定值,但砂轮磨削量会随着圆盘割线增长而增加,磨削量的增加容易造成砂轮磨损,导致砂轮加工曲面在测试过程中就会产生变形,影响磨削精准度

且圆盘件还需要定制,增加生产成本

[0005]同时,现有的试磨工艺都需要根据不同的场景采用不同的试磨件,且因为试磨件的不断磨削,其结构特点均有所不同,在试磨时还需要根据试磨件的特点设计不同的试磨工艺步骤,导致试磨过程前后工艺不一致,操作复杂不稳定

并且,随着现在对零件精度要求的提高,对砂轮各面的磨削点测试要求越来越多,而现有的试磨件和试磨工艺都无法满足各面的测试需求,导致试磨测试精准度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意在提供用于砂轮试磨测的试磨件及工作方法,以解决现在的试磨件材料利用率低,且无法通用,使得试磨测量不精准,试磨工艺操作繁琐且不通用,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用于砂轮试磨测的试磨件,包括夹持杆

定位基座和棒料;所述夹持杆设于数控磨床上,所述定位基座设于夹持杆一端;所述棒料包括至少一根,所述棒料设于定位基座上并与定位基座表面形成一定夹角;所述棒料包括至少一个待磨端面

[0008]本方案的原理及优点是:
[0009]试磨工艺虽然在磨削加工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测试工艺,以此获取砂轮实时精准数据,确保磨削的精准度

但磨削工艺本身工序短,且主要以配合耗材磨削为主,通过测量试磨件的磨削量达到测量目的

那么在试磨件的选用上,都为以耗材的概念先入为主,认为对于工序短的消耗试磨件,不会过多关心其使用率,也不会耗费过多的精力和成本在试磨件的设计和研发上

[0010]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生产量较大,且现在对产品精度的需求不断提高,磨削点越来越多,试磨工艺所消耗的工时和耗材也逐渐增加,虽然每次试磨耗时短,但其依然会因为加工零件结构的不同,砂轮安装位置的不同,使砂轮有些面被遮挡,或试磨件无法进入与其有效接触,产生对于砂轮的有些磨削点无法试磨的问题,致使试磨精度不够

耗材量大等问题

而因为砂轮加工面多为圆形结构,在对于无法测试的试磨点上,都会采用镜像对称的方式进行试磨,认为其对称面的试磨结果可以等同,而忽略了有些难以测试的试磨点

并且我们注意到,有时砂轮试磨结果精准度不够,不是因为测试不精准的原因,而是因为试磨件的选用结构增加了砂轮试磨过程中的磨削量,导致砂轮在试磨过程中产生了形变,从而影响了测试精度

[0011]本申请在抛开了对试磨件只是耗材,无需过多设计的技术偏见后,结合试磨件的结构设计,将试磨件作为一种工艺设备进行了研发,从通用性

适用性

合理性

稳定性以及成本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设计,从而构建出了一种可通用且稳定性更高,成本更低的试磨件,也提高了试磨精准度,满足多种试磨点的试磨工艺

本申请采用棒料的端面作为待磨端面,缩小待磨端面的体积,且可根据试磨点位置灵活调整棒料的位置,使待磨端面不受砂轮位置的限制,与试磨点有效接触

通过夹持杆即可对棒料进行调节,操作更方便快捷,也不用反复更换试磨件,提高试磨工艺效率,且通过夹持杆和定位基座对棒料进行固定,提高棒料在磨削过程中的稳定性,使棒料能够满足整体磨削力度,避免发生位置偏移,确保磨削精准度

同时采用棒料可更精准的设定磨削量,也更便于测量,以较少的磨削量即可完成试磨,提高棒料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也降低对砂轮的磨损,避免在试磨过程中砂轮变形,提高试磨测量精准度

[0012]进一步,所述棒料为细长形结构棒料;所述棒料的横截面包络外圆直径与砂轮直径之比小于
0.1
;所述棒料的长度与横截面包络外圆直径之比大于
3。
[0013]有益效果:采用细长形的棒料结构,更便于棒料的更换和安装,同时减少棒料的体积,能够更灵活的调节棒料的位置,满足多种试磨点的试磨需求,提高试磨件的通用性,且长形棒料更易测量,测量精准度更易保证

且棒料为耗材,其可用较少的磨削量实现磨削测试,提高棒料利用率,降低耗材成本

[0014]进一步,所述定位基座为正六边体结构;所述棒料设于所述定位基座的多个方向

[0015]有益效果:将定位基座设计为正六边体结构,便于通过定位基座对棒料进行定位设置,提高对棒料的稳定性,也可通过定位基座快速获取所用棒料待磨端面的具体位置信息,简化操作,提高适用性

[0016]进一步,所述棒料包括两个待磨端面,分别位于棒料的两端;所述待磨端面与棒料轴向垂直

[0017]有益效果:将棒料的两端作为待磨端面,可根据试磨点的位置和方向灵活选择适用的待磨端面,而不受砂轮位置

方向或整个磨床结构的限制,使待磨端面与试磨点准确接
触,提高试磨件的通用性和有效性,且两端的待磨端面互不影响,磨削更方便,使用率更高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用于砂轮试磨测的试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夹持杆

定位基座和棒料;所述夹持杆设于数控磨床上,所述定位基座设于夹持杆一端;所述棒料包括至少一根,所述棒料设于定位基座上并与定位基座表面形成一定夹角;所述棒料包括至少一个待磨端面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砂轮试磨测的试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棒料为细长形结构棒料;所述棒料的横截面包络外圆直径与砂轮直径之比小于
0.1
;所述棒料的长度与横截面包络外圆直径之比大于
3。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砂轮试磨测的试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基座为正六边体结构;所述棒料设于所述定位基座的多个方向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砂轮试磨测的试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棒料包括两个待磨端面,分别位于棒料的两端;所述待磨端面与棒料轴向垂直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砂轮试磨测的试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棒料轴向垂直于数控磨床的旋转轴或平行于数控磨床的平动轴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立东赵亚文余志凌宋安邦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工具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