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信链路选择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642236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9 11:09
本申请涉及一种通信链路选择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信链路选择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0001]本申请涉及通信链路选择
,尤其是涉及一种通信链路选择方法

系统

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互联网规模的增加,人们对获取到高质量的信息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强烈

然而,由于现有的通信连接是依据流量分配来自动选择通信的路径

例如,在网络源节点与网络目的路由节点之间的多条数据传输路径中,选择传输距离最短的一条路径作为最优的数据传输路径

一方面,当大量用户均采用该传输距离最短的数据传输路径时,会导致该通信链路的链路容量达到饱和,进而出现网络堵塞的现象,影响数据传输质量

另一方面,会出现传输距离近的通信链路出现堵塞,而传输距离远的通信链路利用率较少,造成资源浪费

[0003]因此,如何在保证数据传输的质量的情况下充分利用通信链路资源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链路选择方法

系统

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具有提高通信链路利用率的特点

[0005]本申请目的一是提供一种通信链路选择方法

[0006]本申请的上述申请目的一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通信链路选择方法,包括:获取通话数据,所述通话数据包括来源地

目的地

电话号码以及通话类型;根据所述来源地

目的地以及通话类型确定多条初始通信链路;计算初始通信链路的响应速度评分

接通率评分

清晰度评分,根据所述响应速度评分

接通率评分

清晰度评分得到初始通信链路的质量分值;计算电话号码的平均通话时长,根据所述平均通话时长和多个所述初始通信链路的质量分值构建线性函数模型,所述线性函数模型根据所述平均通话时长输出目标分值;将质量分值与目标分值大小相同的初始通信链路标记为目标通信链路

[0007]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根据所述来源地

目的地以及通话类型确定多条初始通信链路包括:根据来源地和目的地确定多条通信链路,从多条所述通信链路中选择支持通话类型的通信链路作为待确定通信链路;计算待确定通信链路的已占用容量个数
n
;将满足
n+
α
≤N
条件的待确定通信链路作为初始通信链路,其中,
α
为缓冲容量个数,
N
为待确定通信链路能够承载的最大容量个数

[0008]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计算初始通信链路的响应速度评分包括:
获取第一预设时间段内,初始通信链路多次传输通话数据的时延;根据多次传输通话数据的时延计算得到平均时延
L
;计算响应速度评分:
T1=L*W1
,其中,
W1
为预设权重

[0009]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计算初始通信链路的接通率评分包括:计算接通率:
p=
通话成功次数
/
通话总次数,其中,通话成功次数是指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初始通信链路在传输通话数据时通话成功的概率;通话总次数是指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初始通信链路传输通话数据的总次数;计算接通率评分:
T2=p*100*W2
,其中,
W2
为预设权重

[0010]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计算初始通信链路的清晰度评分包括:计算清晰度:
q=
未出现杂音的通话次数
/
通话总次数,其中,未出现杂音的通话次数是指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初始通信链路未超出承载的最大容量个数的情况下,初始通信链路在传输通话数据时未出现杂音的次数;通话总次数是指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初始通信链路传输通话数据的总次数;计算清晰度评分:
T3=q*100*W3
,其中,
W3
为预设权重

[0011]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根据所述响应速度评分

接通率评分

清晰度评分得到初始通信链路的质量分值:
S=T2+T3

T1
,其中,
T1
为响应速度评分,
T2
为接通率评分,
T3
为清晰度评分

[0012]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根据所述平均通话时长和多个所述初始通信链路的质量分值构建线性函数模型包括:以平均通话时长作为横坐标

以质量分值作为纵坐标建立二维坐标系;在横坐标上设置横坐标起始点,横坐标起始点是指在第三预设时间段内,调取电话号码每一次通话时的通话时长,并删除掉最长的通话时长和最短的通话时长后,保留下来的最长的通话时长;在纵坐标上设置纵坐标起始点,纵坐标起始点为一个固定值;将横坐标起始点和纵坐标起始点串联得到线性函数模型;所述线性函数模型根据所述平均通话时长输出目标分值包括:在横坐标上寻找与平均通话时长相同的横坐标点作为目标点,并将与目标点对应的纵坐标作为待确定点;若存在与待确定点的分值大小相同的质量分值,则将待确定点的分值作为目标分值;若不存在与该待确定点的分值大小相同的质量分值,则将大于待确定点的分值的质量分值

且大于待确定点的分值的质量分值与待确定点的分值的差值最小的质量分值作为目标分值

[0013]本申请公开的一种通信链路选择方法,首先,获取通话数据,根据通话数据中的来源地

目的地和通话类型初步确定出适配的通信链路,即确定出初始通信链路;再基于初始通信链路的基础上,计算每一条初始通信链路的质量分值,同时,计算通话数据中电话号码的平均通话时长,依据质量分值和平均通话时长构建线性函数模型

最后,由线性函数模型
根据平均通话时长为通话数据进一步选择适配的通信链路,以能够为通话时长越短的通话数据匹配到通信质量更高的通信链路,从而提高通信质量高的通信链路的利用率

[0014]本申请目的二是提供一种通信链路选择系统

[0015]本申请的上述申请目的二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通信链路选择系统,包括: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通话数据,所述通话数据包括来源地

目的地

电话号码以及通话类型;数据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来源地

目的地以及通话类型确定多条初始通信链路;数据计算模块,用于计算初始通信链路的响应速度评分

接通率评分...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通信链路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通话数据,所述通话数据包括来源地

目的地

电话号码以及通话类型;根据所述来源地

目的地以及通话类型确定多条初始通信链路;计算初始通信链路的响应速度评分

接通率评分

清晰度评分,根据所述响应速度评分

接通率评分

清晰度评分得到初始通信链路的质量分值;计算电话号码的平均通话时长,根据所述平均通话时长和多个所述初始通信链路的质量分值构建线性函数模型,所述线性函数模型根据所述平均通话时长输出目标分值;将质量分值与目标分值大小相同的初始通信链路标记为目标通信链路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链路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来源地

目的地以及通话类型确定多条初始通信链路包括:根据来源地和目的地确定多条通信链路,从多条所述通信链路中选择支持通话类型的通信链路作为待确定通信链路;计算待确定通信链路的已占用容量个数
n
;将满足
n+
α
≤N
条件的待确定通信链路作为初始通信链路,其中,
α
为缓冲容量个数,
N
为待确定通信链路能够承载的最大容量个数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链路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初始通信链路的响应速度评分包括:获取第一预设时间段内,初始通信链路多次传输通话数据的时延;根据多次传输通话数据的时延计算得到平均时延
L
;计算响应速度评分:
T1=L*W1
,其中,
W1
为预设权重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链路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初始通信链路的接通率评分包括:计算接通率:
p=
通话成功次数
/
通话总次数,其中,通话成功次数是指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初始通信链路在传输通话数据时通话成功的概率;通话总次数是指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初始通信链路传输通话数据的总次数;计算接通率评分:
T2=p*100*W2
,其中,
W2
为预设权重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链路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初始通信链路的清晰度评分包括:计算清晰度:
q=
未出现杂音的通话次数
/
通话总次数,其中,未出现杂音的通话次数是指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初始通信链路未超出承载的最大容量个数的情况下,初始通信链路在传输通话数据时未出现杂音的次数;通话总次数是指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初始通信链路传输通话数据的总次数;计算清晰度评分:
T3=q*100*W3
,其中,
W3
为预设权重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涛凌松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华翔联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