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动脉粥样硬化的发酵乳杆菌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4208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9 11: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缓解动脉粥样硬化的发酵乳杆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缓解动脉粥样硬化的发酵乳杆菌F356、植物乳杆菌P470和长双歧杆菌L556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
,具体涉及发酵乳杆菌
F356
,植物乳杆菌
P470
和长双歧杆菌
L556
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临床上使用最多的药物为他汀类药物,它是通过抑制羟甲基戊二酰辅酶
A

HMG

CoA
)还原酶活性而降低胆固醇的内源性合成,阻断细胞内羟甲戊酸代谢途径,使细胞内胆固醇合成减少,从而反馈性刺激细胞膜表面
(
主要为肝细胞
)
低密度脂蛋白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LDL)
受体数量和活性增加

血清胆固醇水平降低

临床药物依泽替米贝抑制
NPC1L1
而降低胆固醇的吸收和转运;此外还有一些中药对血脂的调节也有一定的效果
。2010 年,一项对 26 项试验的 129526 名参与者数据的荟萃分析表明,与标准治疗相比,他汀类药物治疗使心血管疾病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下降了 15%。
每降低 1 mmol/L LDL

C
,总死亡率显著降低
10% 。
但目前他汀类药物的制造主要依赖化学合成,而合成类药物会有一些不良反应,全身身体不适

发热;腹部不适,嗳气,胃肠胀气,肝炎,胆汁淤积;骨骼肌痛,肌肉疲劳,颈痛,关节肿胀等

[0003]寻求安全有效的功能性食品,如具有人体健康功能的益生菌正日益受到重视

目前,筛选在人体内具有降胆固醇作用的功能益生菌成为研究热点

[0004]乳酸菌是一类具有长久安全食用历史的公认安全
(GRAS)
的食品级微生物

本世纪以来,乳酸菌最早在牛奶中被广泛应用,因其产酸,故很多乳酸菌均具有抗菌作用,起到防腐的作用

随着对乳酸菌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乳酸菌不仅抗菌作用,在抗炎

抗氧化

抗肿瘤

调节免疫均有很大的作用

早在
1963
年首次研究非洲
Samburu
部落食用大量由野生乳酸菌和
/
或双歧杆菌发酵的牛奶后,发现血清胆固醇会降低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对益生菌降胆固醇进行研究

张芬从婴儿粪便中分离到屎肠球菌(
Enterococcus faecium
),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清中
TC、TG

LDL

C。
目前为止,已有大量的人体及动物实验充分证明了部分乳酸菌具有降低胆固醇的能力

目前国内外益生菌降胆固醇提出的机制主要有:
(1)
益生菌能吸附胆固醇至细胞膜或细胞质中;
(2)
益生菌将胆固醇吸附到细胞表面;
(3)
胆固醇和游离胆盐在酸性环境下发生共沉淀;
(4)
结合胆盐被益生菌的胆盐水解酶水解成了游离胆盐,后者具有较低的溶解度,不易被肠道回收;
(5)
胆酸被益生菌的荚膜胞外多糖黏附到了细胞表面;
(6)
益生菌发酵肠道食源性未消化的碳水化合物产生丙酸,后者能够抑制肝脏胆固醇的生物合成,从而导致血清胆固醇水平降低;
(7)
益生菌通过下调
NPC1L1
蛋白基因表达来降低小肠细胞对胆固醇的吸收;(8)益生菌通过下调
PCSK9 基因降低 LDL

C 水平;
(9)
益生菌抑制胆固醇乳化胶束的形成;
(10)
益生菌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组成和产生代谢产物调节脂质水平

比如韦云路等人研究的动物双歧杆菌
LPL

RH、
长双歧杆菌
TTF
和植物乳杆菌
LPL
‑1的体外胆固醇去除率分别为
23.80%、24.50%、20.90%。
何永岩等人研究的5株益生菌从培养基中去除胆固醇都在
27.00%
以上,粪肠球菌
L14
‑3为
35.90%
,乳酸乳球菌
L14

3

35.90%。BELVISO
等人的研究中发现6株植物乳杆菌和2株副干酪乳杆菌完全没有降低培养基中的胆固醇

为阐明酸奶降胆固醇的具体机制,通过平行

双盲

安慰剂对照

随机等实验设计

研究发现其中每天两次摄入
2x109CFU
植物乳杆菌
ECGC 13110402
的实验组人群血脂总胆固醇
(TC)、
低密度脂蛋白
(LDL

C)、
甘油三酯
(TG)
显著下降

但另一项研究表明,含有乳酸菌和双歧杆菌的益生菌制剂可以降低代谢综合征患者
LDL

C
的含量,但不能提高
TC

HDL

C
的含量

另一项研究表明,混合菌和嗜酸乳杆菌组肝脏胆固醇浓度降低
23~57%
,混合菌组的胆固醇浓度低于单菌组
。Lin
等人对含有嗜酸乳杆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的乳酸菌制剂对人血清脂蛋白水平的作用进行了双盲实验,以安慰剂对照研究


354
名志愿者参加,每人每天服用4次包括2种乳酸杆菌
(
约2×
106CFU/
药片
)
的药片和安慰剂
。15
周后的实验结果显示,尽管两株菌在体外实验中表现出降低胆固醇的特性,但服用安慰剂和乳酸菌制剂的受试者的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无明显差异

很多研究存在矛盾和这些影响因素密切相关,筛选方法和评价指标难成系统

乳酸菌是一类潜在的益生菌,益生菌在日本食品

饮料

医学等方面已经广泛应用,法国

俄罗斯

德国等地对益生菌研究日渐深入,在发酵乳中添加益生菌,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

益生菌相比于药物而言,其副作用小,且益生菌缓解由高脂血症引成为研究的热点

[0005]近年来,关于乳酸菌降胆固醇方面研究兴起,而对全面的益生特性评价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发酵乳杆菌(
Limosilactobacillus fermentum

F356
,保藏编号为
GDMCC No:63664
;或植物乳杆菌(
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

P470
,保藏编号为
GDMCC No:63665
;或长双歧杆菌(
Bifidobacterium longum

L556
,保藏编号为
GDMCC No:63666。2.
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酵乳杆菌
F356、
植物乳杆菌
P470

/
和长双歧杆菌
L556
在制备降胆固醇

降血脂或
/
和缓解动脉粥样硬化产品中的应用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降胆固醇

降血脂为通过调节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通路上
Hsd17b2、Ugt2b

Cyp17a1
基因改善高脂血症,通过调节
PPAR
信号通路上
Scd、Fads2、Me1、Cpt1a

Cyp7a1
基因进而促进
β
氧化,增加脂肪酸的生酮代谢,抑制胆固醇合成,增强胆固醇向胆汁酸的转化来降低血脂水平,改善高脂血症;所述的缓解动脉粥样硬化为通过降低甘油三酯

血清总胆固醇

谷草转氨酶和低密度脂蛋白,降低血清中氧化三甲胺和血小板激活因子,增加血清中亚精胺和亚油酰胺
。4.
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乳杆菌
P470
在抗菌或制备抗菌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菌为抗大肠杆菌

鼠伤寒沙门氏菌

阪崎克罗诺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单增李斯特氏菌

蜡样芽孢杆菌

铜绿假单胞菌

单增李斯特菌

印第安纳沙门菌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或印第安纳沙门菌
。5.
一种微生物制剂,其特征在于,含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酵乳杆菌
F356、
植物乳杆菌
P470

/
和长双歧杆菌
L556
作为活性成分
。6.
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酵乳杆菌
F356
的特异性分子靶标,核苷酸序列如
SEQ ID NO:1
所示;或植物乳杆菌
P470
的特异性分子靶标,核苷酸序列如
SEQ ID NO:2
所示;或长双歧杆菌
L556
的特异性分子靶标,核苷酸序列如
SEQ ID NO:3

SEQ ID NO:4
所示
。7.
一种鉴定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酵乳杆菌
F356、
植物乳杆菌
P470
或长双歧杆菌
L556
的鉴定引物,其特征在于,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清平杨玲双谢新强李滢张菊梅陈玲刘振杰陈惠元杨宁赵辉高鹤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科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