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铜含镍污泥颗粒回收装置,包括输料仓,所述输料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输料仓的内部转动安装有第一螺旋杆和第二螺旋杆;所述第一螺旋杆位于所述隔板顶部,所述第二螺旋杆位于所述隔板的底部,所述隔板上设有出料槽,所述输料仓的一端安装有两个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时,污泥颗粒通过输料仓内部的第一螺旋杆和第二螺旋杆进行二次输送打散,并在打散输送过程中,通过启动气泵输送气体向第二螺旋杆外部喷出,使螺旋输送过程中的污泥颗粒能够在气体的压力作用下翻动打散,在二次螺旋输送打散的作用下配合气体压力提高污泥颗粒的打散效果,提升污泥颗粒输送的效率。粒输送的效率。粒输送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铜含镍污泥颗粒回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污泥颗粒回收
,具体地,涉及一种含铜含镍污泥颗粒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含铜含镍污泥是指含有铜和镍等金属元素的废弃物,通常来自金属冶炼或其他工业生产过程所产生的废弃物。其中,含铜含镍污泥颗粒回收是指通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处理过程将这些污泥中进行无害化回收。
[0003]然而,现有的含铜含镍污泥颗粒回收装置在实际使用时会通过输送装置将污泥颗粒进行输送回收,常规的回收输送设备在使用时,内部或表面还残留水分的污泥颗粒会堆积在一起进行输送,导致排放时容易出现粘连结块的现象,使污泥颗粒回收输送的效率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5]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含铜含镍污泥颗粒回收装置,该含铜含镍污泥颗粒回收装置可以通过第一螺旋杆和第二螺旋杆将污泥颗粒进行二次输送并打散,在第二螺旋杆螺旋输送过程中利用气体的压力翻动打散粘连在一起的污泥颗粒,能够提高污泥颗粒的打散效果,减少粘连现象,提升污泥颗粒输送的效率。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含铜含镍污泥颗粒回收装置,包括输料仓,所述输料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输料仓的内部转动安装有第一螺旋杆和第二螺旋杆;所述第一螺旋杆位于所述隔板顶部,所述第二螺旋杆位于所述隔板的底部,所述隔板上设有出料槽,所述输料仓的一端安装有两个电机,且所述输料仓的另一端安装有气泵,一个所述电机的转动轴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螺旋杆的一端,另一个所述电机的转动轴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螺旋杆的一端,所述第二螺旋杆远离所述电机转动轴的一端嵌装有旋转管接头,所述旋转管接头的一端连通有主管,且所述旋转管接头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管连通于所述气泵的出风口,所述主管位于所述第二螺旋杆的内部,且所述主管上连通有若干个等距排列的支管,所述支管的端部贯穿所述第二螺旋杆。
[0007]优选的,所述输料仓的顶部开口嵌装有入料斗,所述输料仓的底部开口嵌装有出料斗。
[0008]优选的,所述输料仓的底部开口内壁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挡板,所述输料仓的外部安装有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顶部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挡板的底部。
[0009]优选的,所述挡板的顶部安装有压力传感器。
[0010]优选的,所述第二螺旋杆的螺距小于所述第一螺旋杆的螺距。
[0011]优选的,所述挡板的形状与所述出料斗的开口形状相匹配。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污泥颗粒通过输料仓内部的第一螺旋杆和第二螺旋杆进行二次输送打散,并在打散输送过程中,通过启动气泵输送气体向第二螺旋杆外部喷出,使螺旋输送过程中的污泥颗粒能够在气体的压力作用下翻动打散,在二次螺旋输送打散的作用下配合气体压力提高污泥颗粒的打散效果,提升污泥颗粒输送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含铜含镍污泥颗粒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含铜含镍污泥颗粒回收装置中第二螺旋杆的半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图2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输料仓;2、出料槽;3、第一螺旋杆;4、第二螺旋杆;5、隔板;6、入料斗;7、出料斗;8、气泵;9、电机;10、主管;11、支管;12、旋转管接头;13、连接管;14、连接块;15、伸缩气缸;16、活动槽;17、挡板;18、压力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请参阅图1
‑
图2,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含铜含镍污泥颗粒回收装置,包括:输料仓1、第一螺旋杆3、第二螺旋杆4和气泵8。
[0020]其中,如图1所示,输料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隔板5,输料仓1的内部转动安装有第一螺旋杆3和第二螺旋杆4;第一螺旋杆3位于隔板5顶部,第二螺旋杆4位于隔板5的底部,隔板5上设有出料槽2,输料仓1的一端安装有两个电机9,且输料仓1的另一端安装有气泵8,一个电机9的转动轴固定连接于第一螺旋杆3的一端,另一个电机9的转动轴固定连接于第二螺旋杆4的一端。
[0021]使用时,污泥颗粒通过输料仓1顶部的入料斗6进行投放,输料仓1一端的两个电机9分别驱动第一螺旋杆3和第二螺旋杆4转动,污泥颗粒投入后通过第一螺旋杆3进行输送,并在输送过程中利用螺旋叶片将粘连的污泥颗粒进行初次打散,打散输送的污泥颗粒通过出料槽2落入第二螺旋杆4中,通过第二螺旋杆4进行二次打散并向出料斗7方向输送。
[0022]进一步的,第二螺旋杆4的螺距小于第一螺旋杆3的螺距,使第二螺旋杆4能够对污泥颗粒进行更密集的分隔输送。
[0023]其中,如图1
‑
图3所示,第二螺旋杆4远离电机9转动轴的一端嵌装有旋转管接头12,旋转管接头12的一端连通有主管10,且旋转管接头12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管13连通于气泵8的出风口,主管10位于第二螺旋杆4的内部,且主管10上连通有若干个等距排列的支管11,支管11的端部贯穿第二螺旋杆4。
[0024]使用时,通过启动气泵8输送气体进入主管10内部,气体通过主管10上的支管11向
第二螺旋杆4外部喷出,使螺旋输送过程中的污泥颗粒能够在气体的压力作用下翻动打散,同时还能够通过气泵8输送高温烘干气体,使气体在对污泥颗粒进行吹动的同时还能够进行烘干,加速污泥颗粒内水分的蒸发,提高粘连污泥颗粒的分散效率。
[0025]需要说明的是,旋转管接头12能够将主管10与连接管13两端相对连通,并且在第二螺旋杆4转动时,主管10不会在第二螺旋杆4内发生扭曲。
[0026]进一步的,输料仓1的顶部开口嵌装有入料斗6,输料仓1的底部开口嵌装有出料斗7,污泥颗粒通过入料斗6投入输料仓1内部,并最终通过出料斗7向外排放。
[0027]其中,如图1和图4所示,输料仓1的底部开口内壁设有活动槽16,活动槽16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挡板17,且挡板17的顶部安装有压力传感器18,输料仓1的外部安装有伸缩气缸15,伸缩气缸15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4,连接块14的顶部一端固定连接于挡板17的底部。
[0028]使用时,污泥颗粒通过出料斗7向外排放时,能够被挡板17进行拦截,通过压力传感器18测定重量后利用伸缩气缸15驱动挡板17向活动槽16内收缩,从而完成定量排放功能。
[0029]进一步的,挡板1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铜含镍污泥颗粒回收装置,包括输料仓(1),所述输料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隔板(5),所述输料仓(1)的内部转动安装有第一螺旋杆(3)和第二螺旋杆(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杆(3)位于所述隔板(5)顶部,所述第二螺旋杆(4)位于所述隔板(5)的底部,所述隔板(5)上设有出料槽(2),所述输料仓(1)的一端安装有两个电机(9),且所述输料仓(1)的另一端安装有气泵(8),一个所述电机(9)的转动轴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螺旋杆(3)的一端,另一个所述电机(9)的转动轴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螺旋杆(4)的一端,所述第二螺旋杆(4)远离所述电机(9)转动轴的一端嵌装有旋转管接头(12),所述旋转管接头(12)的一端连通有主管(10),且所述旋转管接头(12)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管(13)连通于所述气泵(8)的出风口,所述主管(10)位于所述第二螺旋杆(4)的内部,且所述主管(10)上连通有若干个等距排列的支管(11),所述支管(11)的端部贯穿所述第二螺旋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永华,薛咏立,黄荣扣,屠帅,
申请(专利权)人:宿迁久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