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电环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3445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7 1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集电环模块,在轴向上具有较小尺寸而有利于装配设计。集电环模块包括:管状绝缘体,具有相对的第一末端及第二末端;至少两集电环,一体化地设置于所述管状绝缘体的邻接所述第一末端的部分的外周且用以接触固定电刷;以及至少两连接端子,设置于所述管状绝缘体中而分别连接所述至少两集电环,且延伸至所述第二末端而突出至所述管状绝缘体外,所述管状绝缘体具有用以设置所述至少两集电环的至少两设置部,所述至少两设置部分别具有第一外径及大于所述第一外径的第二外径。具有第一外径及大于所述第一外径的第二外径。具有第一外径及大于所述第一外径的第二外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电环模块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车辆用构件,尤其涉及一种集电环模块。

技术介绍

[0002]车辆中的旋转电机一般设置有用以进行电性传输的集电环模块。为了避免集电环模块中的相邻两集电环距离过近而产生电性干扰,两集电环在集电环模块的轴向上须具有够大的间距,然此导致集电环模块的轴向尺寸过大而不利于装配设计。因此,有必要对集电环模块进行改良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集电环模块,在轴向上具有较小尺寸而有利于装配设计。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集电环模块,包括:管状绝缘体,具有相对的第一末端及第二末端;至少两集电环,一体化地设置于所述管状绝缘体的邻接所述第一末端的部分的外周且用以接触固定电刷;以及至少两连接端子,设置于所述管状绝缘体中而分别连接所述至少两集电环,且延伸至所述第二末端而突出至所述管状绝缘体外,所述管状绝缘体具有用以设置所述至少两集电环的至少两设置部,所述至少两设置部分别具有第一外径及大于所述第一外径的第二外径。
[0005]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集电环包括第一集电环及第二集电环,所述第一集电环设置于所述至少两设置部中的具有所述第一外径的设置部,所述第二集电环设置于所述至少两设置部中的具有所述第二外径的设置部。
[0006]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集电环比所述第二集电环靠近所述第一末端。
[0007]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集电环的径向厚度大于所述第二集电环的径向厚度。
[0008]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管状绝缘体包括圆筒部,所述第二集电环设置于所述圆筒部的外周,所述圆筒部具有朝向所述第一集电环的端面,所述端面上具有叶片结构。
[0009]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管状绝缘体包括圆筒部,所述第二集电环设置于所述圆筒部的外周,所述圆筒部具有朝向所述第一集电环的端面,所述端面上具有螺纹结构。
[0010]基于上述,在本技术的集电环模块中,管状绝缘体的用以设置集电环的两设置部分别具有第一外径及大于所述第一外径的第二外径,以使分别设置于两设置部上的两集电环在径向上的距离较远,而可避免两集电环彼此电性干扰。据此,不需为了避免两集电环彼此电性干扰而将两集电环设置成在轴向上具有大间距。从而,本技术的集电环模块在轴向上具有较小尺寸而有利于装配设计。
[0011]为让本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
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集电环模块的局部剖视图;
[0013]图2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集电环模块的局部剖视图;
[0014]图3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集电环模块的局部立体图。
[0015]附图标记说明:
[0016]50:固定电刷;
[0017]100:集电环模块;
[0018]110、110

:管状绝缘体;
[0019]110a:第一末端;
[0020]110b:第二末端;
[0021]1101、1102:设置部;
[0022]112:圆筒部;
[0023]112a:端面;
[0024]120A、120A

:第一集电环;
[0025]120B:第二集电环;
[0026]130:连接端子;
[0027]140:油封;
[0028]A:轴向;
[0029]B:叶片结构;
[0030]D1:第一外径;
[0031]D2:第二外径;
[0032]T1、T2:径向厚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33]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集电环模块的局部剖视图。请参考图1,本实施例的集电环模块100包括管状绝缘体110、至少两集电环(示出为第一集电环120A及第二集电环120B)、至少两连接端子(示出连接端子130)及油封140。管状绝缘体110例如是树脂成形体且具有相对的第一末端110a及第二末端110b。第一集电环120A及第二集电环120B一体化地设置于管状绝缘体110的邻接第一末端110a的部分的外周且用以接触固定电刷50。油封140设置于管状绝缘体110的在第一集电环120A及第二集电环120B与第二末端110b之间的部分的外周。所述至少两连接端子设置于管状绝缘体110中而分别连接第一集电环120A及第二集电环120B,且延伸至管状绝缘体110的第二末端110b而突出至管状绝缘体110外。
[003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集电环120A例如是正极,第二集电环120B例如是负极,然本技术不以此为限。须说明的是,在图1的剖面中示出了用以连接第二集电环120B的连接端子130,用以连接第一集电环120A的连接端子例如位于管状绝缘体110在周向上的另一剖面而未在图1示出。此外,所述集电环、固定电刷、连接端子及油封的作用方式是本领域已知技术,于此不加以赘述。此外,在其他实施例中,集电环模块100可不包含油封140。
[0035]在本实施例中,管状绝缘体110具有用以设置第一集电环120A及第二集电环120B的至少两设置部(示出为设置部1101、1102),设置部1101、1102分别具有第一外径D1及大于第一外径D1的第二外径D2。相应地,设置于设置部1102的第二集电环120B的外径大于设置于设置部1101的第一集电环120A的外径。
[0036]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的集电环模块100中,管状绝缘体110的用以设置第一集电环120A及第二集电环120B的两设置部1101、1102分别具有第一外径D1及大于第一外径D1的第二外径D2,以使分别设置于两设置部1101、1102上的第一集电环120A及第二集电环120B在径向上的距离较远,而可避免第一集电环120A及第二集电环120B彼此电性干扰。据此,不需为了避免第一集电环120A及第二集电环120B彼此电性干扰而将第一集电环120A及第二集电环120B设置成在轴向A上具有大间距。从而,本实施例的集电环模块100在轴向A上具有较小尺寸而有利于装配设计。
[0037]进一步而言,本实施例的第一集电环120A比第二集电环120B靠近管状绝缘体110的第一末端110a。据此,集电环模块100在第一末端110a具有小外径而提高了组装的便利性。
[0038]图2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集电环模块的局部剖视图。图2所示实施例与图1所示实施例的不同处在于,在图2所示实施例中,第一集电环120A

的径向厚度T1大于第二集电环120B的径向厚度T2。据此,可增加第一集电环120A

的体积而提升其热容量,以避免第一集电环120A

因外径较小而热容量不足。从而,第一集电环120A

较不易升温而磨耗。
[0039]图3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集电环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电环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管状绝缘体,具有相对的第一末端及第二末端;至少两集电环,一体化地设置于所述管状绝缘体的邻接所述第一末端的部分的外周且用以接触固定电刷;以及至少两连接端子,设置于所述管状绝缘体中而分别连接所述至少两集电环,且延伸至所述第二末端而突出至所述管状绝缘体外,所述管状绝缘体具有用以设置所述至少两集电环的至少两设置部,所述至少两设置部分别具有第一外径及大于所述第一外径的第二外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电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集电环包括第一集电环及第二集电环,所述第一集电环设置于所述至少两设置部中的具有所述第一外径的设置部,所述第二集电环设置于所述至少两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中修平高野将吾二村圭哉久保田敦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