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深度融合柱上断路器电容取电电源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子信息
,尤其涉及一种深度融合柱上断路器电容取电电源装置
。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家节能
、
环保力度增加和配套政策的实施,在能源供给侧大量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对配电网安全
、
管理
、
调度等多个方面提出了严峻挑战,深度融合柱上断路器电容取电电源装置,作为开关并离网的供电电源装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
由于深度融合柱上断路器电容取电的功率低,无法满足开关分合闸大功率供电要求,所以后备电容的稳定性和寿命决尤其重要,传统的电源装置只能给锂电池充电,一旦锂电池寿命到期后,深度融合柱上断路器将无法分合闸,给电力线路带来安全隐患,所以我们研发了一种深度融合柱上断路器电容取电电源装置,该装置既可以给锂电池充电,又内置超级电容模组,可以解决单一后备使用寿命短的难题
。
[0003]传统电容取电电源装置,在掉电后的供电时间较短,并且因为存在压差,导致有大量的能源被损耗
。
同时不具电量显示,不便于实握电池电量情况
。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公开一种深度融合柱上断路器电容取电电源装置
。
[0005]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深度融合柱上断路器电容取电电源装置,包括双路取电电源
CPT
,所述双路取电电源<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深度融合柱上断路器电容取电电源装置,包括双路取电电源
CPT(13)
,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路取电电源
CPT(13)
电连接有管理单元
(14)
,管理单元
(14)
内设置有
CPU
,
CPU
电连接有蓄电池控制电路
(15)
,蓄电池控制电路
(15)
电连接过压保护电路
(8)
,过压保护电路
(8)
电连接管理单元
(14)、
输出电压转换电路
(7)
和阈值检测模块
(16)
,阈值检测模块
(16)
电连接超级电容模组
(17)
,输出电压转换电路
(7)
电连接管理单元
(14)
,
CPU
的型号为
stm32f103VCT6
,所述蓄电池控制电路
(15)
包括蓄电池电路
、
第一控制电路和第二控制电路,蓄电池电路包括八个相同规格的蓄电池和七个相同型号的继电器,蓄电池与继电器交错连接,继电器第一引脚电连接第四输入电压
(VDD5)
,继电器第八引脚接地,蓄电池包括第一蓄电池和第八蓄电池,继电器包括第一继电器和第七继电器,第一蓄电池负极
(B1
‑
)
电连接第一继电器
(K1)
第二引脚,第一蓄电池正极
(B1+)
电连接第一继电器
(K1)
第六引脚,第八蓄电池负极
(B8
‑
)
电连接第七继电器
(K7)
第二引脚,第八蓄电池正极
(B8+)
电连接第七继电器
(K7)
第七引脚,其余蓄电池负极电连接前一继电器第二引脚和后一继电器第三引脚,其余蓄电池正极电连接前一继电器第四引脚
、
前一继电器第气引脚和后一继电器第六引脚,第一继电器
(K1)
第一引脚与第一继电器
(K1)
第八引脚之间电连接有第一二极管
(D1)
,第七继电器
(K7)
第一引脚还电连接第一
MOS
管
(V1)
源极,第一
MOS
管
(V1)
的漏极电连接第五输入电压
(V5P0)
,第一
MOS
管
(V1)
的栅极电连接第一电阻
(R1)
的一端
、
第二三极管
(V2)
的集电极,第一电阻
(R1)
的另一端电连接第五输入电压
(V5P0)
,第二三极管
(V2)
基极电连接第二电阻
(R2)
的一端和第一电容
(C1)
的一端,第二电阻
(R2)
的另一端电连接第三电阻
(R3)
的一端和
CPU
的
YK_BL
脚,第三电阻
(R3)
的另一端电连接第一电容
(C1)
的另一端
、
第二三极管
(V2)
发射极和地信号;所述第一控制电路包括第九继电器
(K9)
,第九继电器
(K9)
第一引脚电连接第五输入电压
(V5P0)
和第二二极管
(D2)
阴极,第九继电器
(K9)
第二引脚电连接第六输入电压
(VBL+)
和第一接线端子
(X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亮,孙勇卫,李强,肖泽龙,周学成,艾少鹏,
申请(专利权)人:威胜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