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备沉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2068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7 1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城市污水及工业废水的泥水分离沉淀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备沉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备沉淀、配水和污泥回流排放功能的矩形组合池


[0001]本技术涉及城市污水及工业废水的泥水分离沉淀处理
,具体为一种具备沉淀

配水和污泥回流排放功能的矩形组合池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的污水处理领域中初次沉淀和二次沉淀一般采用辐流式沉淀

平流沉淀

斜管沉淀和高效沉淀

在二次沉淀中辐流式沉淀采用居多,因为辐流式沉淀技术设备少,运行管理简单,造价低,出水效果好

但是辐流式沉淀的缺点在于圆形池体与上下游处理单体无法合建,导致其占地面积大,增加连接管材,增加投资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沉淀

配水和污泥回流排放功能的矩形组合池,节省占地面积和管道,节省投资,降低建设成本

[0004]本技术一种具备沉淀

配水和污泥回流排放功能的矩形组合池包括有八边形沉淀池,八边形沉淀池外侧设有配水池,配水池远离八边形沉淀池的侧壁上设有进水洞口,配水池顶部靠近八边形沉淀池的一侧设有配水堰,八边形沉淀池顶部内壁上设有八边形水渠,八边形水渠内设有分隔墙,分隔墙将八边形水渠分隔为配水渠和收水渠,配水渠靠近八边形沉淀池内壁,配水堰与配水渠连通,配水堰与配水渠之间连接有进水闸门,八边形沉淀池内壁截面形状为正八边形,八边形沉淀池底壁为圆形,八边形沉淀池底部圆形与八边形沉淀池内壁下部之间设有回填区,所述的配水渠底部设有配水管,配水管以八边形沉淀池中心为轴圆周均布有多个,配水渠下部外侧连接有挡水裙板,挡水裙板下端伸出配水渠底壁;配水管下方的八边形沉淀池内壁上也连接有挡水裙板,八边形沉淀池内连接有刮吸泥机,刮吸泥机的刮臂转动连接在八边形沉淀池下部

[0005]原水通过进水洞口进入配水池,再通过配水堰和进水闸门将原水引入到八边形水渠,进水闸门全开或调整控制进水量,八边形沉淀池检修时可关闭进水闸门

也可设置一个配水池连通多个八边形沉淀池进行使用,利用配水堰将原水均匀分配至多个八边形沉淀池内

配水池原水经配水堰分配后进入配水渠
801
,再通过配水管和挡水裙板均匀的进入八边形沉淀池,挡水裙板具有消能

引流和减速的作用,挡水裙板防止扰动污泥,加速污泥的沉淀

[0006]进一步的,所述的收水渠靠近八边形沉淀池中心的侧壁高度小于分隔墙的高度,收水渠靠近八边形沉淀池中心的侧壁上连接有出水堰和浮渣挡板,浮渣挡板设在出水堰靠近八边形沉淀池中心的侧方;浮渣挡板高度大于出水堰高度,八边形沉淀池外侧设有收水池,收水池与收水渠连通,收水池下部连接有排水管

[0007]沉淀后的上清液通过出水堰进入收水渠,然后汇入收水池,经缓存后通过排水管排至下一单元

浮渣挡板便于刮渣板使用,浮渣挡板是圆形结构,水面的浮渣通过刮吸泥机刮渣板刮去

[0008]进一步的,所述的八边形沉淀池下部为污泥沉降浓缩区,刮吸泥机的刮臂转动连接在污泥沉降浓缩区内,八边形沉淀池外侧设有污泥泵房,污泥泵房与污泥沉降浓缩区之间连接有排泥管,排泥管上连连接有套筒阀,套筒阀设在污泥泵房内部,污泥泵房内部连接有回流泵,污泥泵房内部连接有剩余泵,剩余泵出口连接有污泥管

[0009]沉淀后的污泥通过污泥沉降浓缩后,通过刮吸泥机排至污泥泵房,排泥管在泵房侧末端与套筒阀连接,用于控制沉淀池的排泥量,套筒阀可以是手动也可以采用电动控制,污泥经套筒阀排至污泥泵房,污泥经回流泵加压后进入前端生化系统,剩余污泥经剩余泵加压后通过污泥管排至污泥处理单元

[0010]进一步的,所述的浮渣挡板靠近八边形沉淀池中心的侧壁上连接有浮渣斗,所述的八边形沉淀池外侧设有浮渣收集池,浮渣斗与浮渣收集池连通,浮渣收集池底部设有固液分离装置,固液分离装置连接有收渣小车和液体管道

[0011]浮渣挡板上的浮渣被刮吸泥机刮渣板刮入浮渣斗,浮渣通过浮渣斗跌落至浮渣收集池,浮渣收集池内设置固液分离装置,分离下来的液体经管道排至前池,分离下来的浮渣排至收渣小车与其他栅渣一并处置

[0012]进一步的,所述的配水渠上连接有浮泥挡板,浮泥挡板外侧方设有冲洗管道,冲洗管道朝向浮泥挡板,所述的八边形沉淀池外侧设有浮泥排除池,浮泥挡板与浮泥排除池连通,浮泥排除池之间连接有浮泥排除闸门

[0013]浮泥挡板将配水渠内的浮泥拦截,由于浮泥不能自流,所以使用冲洗管道进行冲洗,冲洗后通过浮泥排除闸门排至浮泥排除池,再经管道排至厂区的污水管

[0014]进一步的,所述的八边形沉淀池外侧设有放空阀室,八边形沉淀池底部外侧连接有放空管,放空管一端连接有阀门,阀门设在放空阀室内,放空管未连接阀门的一端连接有八边形沉淀池底部

[0015]需要放空检修时,池内泥水混合物经放空管排至放空阀室,在放空阀室内通过阀门排出,最终排至厂区的污水管

[0016]进一步的,所述的八边形沉淀池顶部连接有检修通道,检修通道连通八边形沉淀池顶部侧壁与刮吸泥机顶部

[0017]进一步的,所述的检修通道底部连接有污泥界面仪,污泥界面仪探头朝向八边形沉淀池;所述的污泥泵房顶部连接有液位计,液位计探头朝向污泥泵房

[0018]污泥界面仪用于控制系统的污泥高度,排泥量,泥位不足或超出设定正常值时发生报警信号发送至总控室;污泥泵房内设置液位计用于控制系统的污泥高度,排泥量和回流量,液位计与剩余泵和回流泵联动,泥位不足或超出设定正常值时发生报警信号发送至总控室

[0019]进一步的,所述的配水池下部设有防沉扰动装置,防沉扰动装置包括有一个总管和多个分管,多个分管均与总管连通

[0020]配水池下部设有防沉扰动装置,防沉扰动装置内介质可以选择水或气体,具体选择何种介质可根据现场条件和使用环境确定,防沉扰动装置可连续运行也可通过时间控制间歇运行

[0021]进一步的,所述的回填区内壁与八边形沉淀池底壁之间的设有
≥55
°
的倾斜角度,所述的八边形沉淀池底壁外侧向中心设有1°
的倾斜角度

[0022]55
°
的倾斜角度满足污泥自由滑落的要求

[002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4]1. 本技术八边形沉淀池及八边形水渠比圆形出水堰堰长增加,同时堰上负荷降低,八边形沉淀池降低了出水
SS
浓度,提高沉淀效果;
[0025]2.
本技术通过八边形水渠的设置实现周进周出,使用设备少,维护工作量有效降低;
[0026]3.
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具备沉淀

配水和污泥回流排放功能的矩形组合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八边形沉淀池(1),八边形沉淀池(1)外侧设有配水池(2),配水池(2)远离八边形沉淀池(1)的侧壁上设有进水洞口(
34
),配水池(2)顶部靠近八边形沉淀池(1)的一侧设有配水堰(
26
),八边形沉淀池(1)顶部内壁上设有八边形水渠(8),八边形水渠(8)内设有分隔墙(
10
),分隔墙(
10
)将八边形水渠(8)分隔为配水渠(
801
)和收水渠(
802
),配水渠(
801
)靠近八边形沉淀池(1)内壁,配水堰(
26
)与配水渠(
801
)连通,配水堰(
26
)与配水渠(
801
)之间连接有进水闸门(
25
),八边形沉淀池(1)内壁截面形状为正八边形,八边形沉淀池(1)底壁为圆形,八边形沉淀池(1)底部圆形与八边形沉淀池(1)内壁下部之间设有回填区(
16
),所述的配水渠(
801
)底部设有配水管(9),配水管(9)以八边形沉淀池(1)中心为轴圆周均布有多个,配水渠(
801
)下部外侧连接有挡水裙板(
11
),挡水裙板(
11
)下端伸出配水渠(
801
)底壁;配水管(9)下方的八边形沉淀池(1)内壁上也连接有挡水裙板(
11
),八边形沉淀池(1)内连接有刮吸泥机(
14
),刮吸泥机(
14
)的刮臂转动连接在八边形沉淀池(1)下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沉淀

配水和污泥回流排放功能的矩形组合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收水渠(
802
)靠近八边形沉淀池(1)中心的侧壁高度小于分隔墙(
10
)的高度,收水渠(
802
)靠近八边形沉淀池(1)中心的侧壁上连接有出水堰(
12
)和浮渣挡板(
13
),浮渣挡板(
13
)设在出水堰(
12
)靠近八边形沉淀池(1)中心的侧方;浮渣挡板(
13
)高度大于出水堰(
12
)高度,八边形沉淀池(1)外侧设有收水池(3),收水池(3)与收水渠(
802
)连通,收水池(3)下部连接有排水管(
35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备沉淀

配水和污泥回流排放功能的矩形组合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八边形沉淀池(1)下部为污泥沉降浓缩区(
15
),刮吸泥机(
14
)的刮臂转动连接在污泥沉降浓缩区(
15
)内,八边形沉淀池(1)外侧设有污泥泵房(4),污泥泵房(4)与污泥沉降浓缩区(
15
)之间连接有排泥管(
19
),排泥管(
19
)上连连接有套筒阀(
24
),套筒阀(
24
)设在污泥泵房(4)内部,污泥泵房(4)内部连接有回流泵(
22
),污泥泵房(4)内部连接有剩余泵(
23
),剩余泵(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凤张国运刘常敬黄宇刘胜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