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气密性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62003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7 12: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电池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腔体,所述腔体的底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内部设置有内腔,所述内腔的顶端中部内壁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端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气密性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电池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气密性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汽车电池气密性检测装置是为了满足新能源汽车电池生产和质量控制需求而设计的设备,电池的气密性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性能

安全和寿命至关重要,因此,在电池生产过程中,进行气密性检测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0003]但是,在传统气密性装置使用过程中,需对不同尺寸的电池进行夹持固定,而现有夹持机构在对电池夹持时由于夹持力度不同,继而使得电池表面产生一定影响,导致电池功率下降或寿命缩短,从而影响电池气密性检测,因此,针对以上提出的问题,现提出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气密性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气密性检测装置,旨在改善传统气密性装置在使用时对电池夹持力度不同,导致电池功率下降,继而影响电池气密性检测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腔体,所述腔体的底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内部设置有内腔,所述内腔的顶端中部内壁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端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衔接柱,所述衔接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衔接杆,所述安装板的顶端两侧均设置有长条孔,两个所述衔接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夹持板

[000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7]所述夹持板的相对侧滑动连接有若干个滑动杆,所述夹持板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内腔,若干个所述滑动杆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另一端滑动连接有固定柱,若干个所述固定柱的外部套设有弹簧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9]所述箱体的后端顶部固定连接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的外部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仪表,所述通气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阀门,所述通气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储气罐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1]所述箱体的后端右上侧固定连接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阀门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3]两个所述支撑杆的顶部贯穿固定板的底部,且向外延伸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5]若干个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滑动杆的左右两端,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内腔的左右两端内壁

[00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7]所述衔接杆的顶部贯穿长条孔的底部,且向外延伸

[001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9]所述箱体的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仪表,所述箱体的前端两端均转动连接有箱门

[0020]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1]1、
本技术中,通过伺服电机

转动杆

固定板

支撑杆

连接杆
、、
衔接杆

夹持板

滑动杆

长条孔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了对不同尺寸的电池进行夹持,避免传统对单一尺寸电池进行夹持的局限性,提升灵活性

[0022]2、
本技术中,通过夹持板

滑动杆

连接柱

固定柱

弹簧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了对电池的柔性夹持,可根据不同外形的电池进行夹持,一定程度上保护电池表面,避免传统夹持机构夹持力度过大影响电池使用寿命以及功率,继而影响气密性检测结果,提升夹持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气密性检测装置的前侧立体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气密性检测装置的箱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气密性检测装置的后侧立体示意图;
[0026]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气密性检测装置的安装板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7]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气密性检测装置的夹持板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8]图6为图2中
A
处放大图

[0029]图例说明:
[0030]1、
箱体;
2、
支撑柱;
3、
安装板;
4、
伺服电机;
5、
转动杆;
6、
固定板;
7、
支撑杆;
8、
连接杆;
9、
衔接柱;
10、
衔接杆;
11、
夹持板;
12、
滑动杆;
13、
连接柱;
14、
固定柱;
15、
弹簧;
16、
长条孔;
17、
第一仪表;
18、
第一阀门;
19、
储气罐;
20、
出气口;
21、
第二阀门;
22、
第二仪表;
23、
箱门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2]参照图1‑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腔体,腔体的底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2,支撑柱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3,安装板3的内部设置有内腔,内腔的顶端中部内壁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4,伺服电机4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5,伺服电机4的驱动端带动转动杆5转动,转动杆5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6,固定板6的底端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7,支撑杆7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连接杆8,两个连接杆8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衔接柱9,衔接柱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衔接杆
10
,安装板3的顶端两侧均设置有长条孔
16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箱体
(1)
,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
(1)
的内部设置有腔体,所述腔体的底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
(2)
,所述支撑柱
(2)
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
(3)
,所述安装板
(3)
的内部设置有内腔,所述内腔的顶端中部内壁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
(4)
,所述伺服电机
(4)
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
(5)
,所述转动杆
(5)
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
(6)
,所述固定板
(6)
的底端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
(7)
,所述支撑杆
(7)
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连接杆
(8)
,两个所述连接杆
(8)
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衔接柱
(9)
,所述衔接柱
(9)
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衔接杆
(10)
,所述安装板
(3)
的顶端两侧均设置有长条孔
(16)
,两个所述衔接杆
(10)
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夹持板
(1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板
(11)
的相对侧滑动连接有若干个滑动杆
(12)
,所述夹持板
(11)
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内腔,若干个所述滑动杆
(12)
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柱
(13)
,所述连接柱
(13)
的另一端滑动连接有固定柱
(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平陶思成张家浩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渝鹏新能源汽车检测研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