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缠绕式高精度应变光纤光栅连续位移传感器,包括外筒一,外筒一的一端设有粘结端子固定座,粘结端子固定座一端固定连接有顶端出线座,另一端连接有粘结端子,外筒一内部设置有调节端子,调节端子连有弹簧和钢绳,外筒一内设有限位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缠绕式高精度应变光纤光栅连续位移传感器
[0001]本技术涉及应变光纤光栅传感器
,尤其涉及一种可缠绕式高精度应变光纤光栅连续位移传感器
。
技术介绍
[0002]应变光纤光栅自问世以来,已广泛应用于光纤传感领域
。
应变光纤光栅传感器具有抗电磁干扰
、
抗腐蚀
、
电绝缘
、
高灵敏度和低成本以及和普通光纤的良好的兼容性等优点,所以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
。
应变光纤光栅的谐振波长对应力应变和温度的变化敏感,所以主要用于温度
、
应力和应变的测量
。
[0003]在现有的应变光纤光栅连续位移传感器中,两个应变光纤光栅连续位移传感器通过硬质管连接,导致应变光纤光栅连续位移传感器之间无法缠绕,只能在生产完成后每一节单独放置运输,到现场后开始组装安装,这种方式会浪费现场人员大量时间,也无法保证安装的品质
。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可缠绕式高精度应变光纤光栅连续位移传感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缠绕式高精度应变光纤光栅连续位移传感器,包括外筒一,所述外筒一的一端设置有粘结端子固定座,粘结端子固定座一端固定连接有顶端出线座,另一端连接有粘结端子,外筒一内部设置有调节端子,调节端子连接有弹簧和钢绳,外筒一内设置有限位板
A
,钢绳贯穿限位板
A
并与限位板
A
固定连接,外筒一的另一端设置有波纹软管接头
A
,波纹软管接头
A
连接有波纹软管,波纹软管连接有波纹软管接头
B
,波纹软管接头
B
连接有外筒二,外筒二内设置有限位板
A
,其中,粘结端子连接有应变光纤光栅,应变光纤光栅与调节端子固定连接,且应变光纤光栅贯穿调节端子
、
限位板
A
,应变光纤光栅和钢绳均与限位板
B
固定连接,外筒二可固定连接粘结端子固定座;或者外筒二连接有尾端出线座,尾端出线座连接有尾端出线座,尾端出线座连接有光缆保护套管
。
[0006]上述方案中,该位移传感器通过在两个硬质外筒通过波纹软管接头
A
和波纹软管接头
B
连接波纹管,实现了位移传感器的缠绕;并通过在外筒一和外筒二设置了弹簧
、
钢绳以及可沿外筒一和外筒二内滑动的限位板
A
和限位板
B
,应变光纤光栅通过上述部件配合移动以解决缠绕时需要的移动量
。
若需要若干个位移传感器连接在一起时,外筒二将原有的尾端出线座以及尾端出线座上的光缆保护套管去除,需要相连的位移传感器的连接粘结端子固定座安装到外筒二,如此循环
。
根据现场需要可提前将若干位移传感器相连,解决了需要现场安装的问题,同时也保证了位移传感器的品质
。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可缠绕式高精度应变光纤光栅连续位移传感器的改进,顶端出线座设置用于保护内部光纤的光缆保护套管
。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可缠绕式高精度应变光纤光栅连续位移传感器的改进,所述调节端子包括应变光纤光栅粘贴处
、
限位处
、
弹簧连接处
、
光纤出口处,其中,光纤粘贴处用于应变光纤光栅一端固定,限位处通过与外筒一滑动连接以保证其在外筒一内移动而不发生偏移,弹簧连接处用于与弹簧连接,光纤出口处用于应变光纤光栅穿过且与弹簧和钢绳平行设置
。
[0009]上述方案中,调节端子通过设置光纤粘贴处来黏贴应变光纤光栅,不仅能够实现了对应变光纤光栅的固定,保护应变光纤光栅,调节端子通过设置限位处,限位处通过与外筒一滑动连接以保证其在外筒一内移动而不发生偏移,调节端子通过设置弹簧连接处以与弹簧连接,调节端子通过设置光纤出口处来用于应变光纤光栅的穿过,避免弹簧与应变光纤光栅之间的缠绕
。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可缠绕式高精度应变光纤光栅连续位移传感器的改进,所述光缆外护套由
PVC
橡胶套管制成,顶端出线座
、
粘结端子固定座
、
粘结端子
、
外筒
、
调节端子
、
钢丝绳
、
限位板
A、
波纹软管接头
A、
波纹软管
、
波纹软管接头
B、
限位板
B、
连接座
、
尾端出线座
、
压线端子由不锈钢制成
。
[0011]上述方案中,所述光缆外护套由
PVC
橡胶套管制成,顶端出线座
、
粘结端子固定座
、
粘结端子
、
外筒
、
调节端子
、
钢丝绳
、
限位板
A、
波纹软管接头
A、
波纹软管
、
波纹软管接头
B、
限位板
B、
连接座
、
尾端出线座
、
压线端子由不锈钢制成保证其防腐能力;所述弹簧采用弹簧钢,保证其寿命以及强度
。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应变光纤光栅压缩和拉伸反映外界被测物体的位移变形量,该应变光纤光栅反应灵敏,精度高,解决了现有传感器精度低
、
测量不准确的问题,另外该传感器的变形部分外壳采用波纹软管连接,可以像光缆一样缠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能整体运输,需要到现场组装的问题,同时,通过外管和波纹软管形成封闭式壳体,克服了在潮湿空气中传感器内部凝结和电磁干扰的问题,大大延长了传感器的使用寿命,提高了传感器的可靠性
。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
[0014]图1为本技术两个可缠绕式高精度光纤光栅连续位移传感器连接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单个传感器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
A
‑
A
位置剖视图;
[0017]图4为本技术调节端子详细示意图
。
[0018]其中
1、
顶端出线座;
2、
粘结端子固定座;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可缠绕式高精度应变光纤光栅连续位移传感器,包括外筒一,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一的一端设置有粘结端子固定座,粘结端子固定座一端固定连接有顶端出线座,另一端连接有粘结端子,外筒一内部设置有调节端子,调节端子连接有弹簧和钢绳,外筒一内设置有限位板
A
,钢绳贯穿限位板
A
并与限位板
A
固定连接,外筒一的另一端设置有波纹软管接头
A
,波纹软管接头
A
连接有波纹软管,波纹软管连接有波纹软管接头
B
,波纹软管接头
B
连接有外筒二,外筒二内设置有限位板
A
,其中,粘结端子连接有应变光纤光栅,应变光纤光栅与调节端子固定连接,且应变光纤光栅贯穿调节端子
、
限位板
A
,应变光纤光栅和钢绳均与限位板
B
固定连接,外筒二可固定连接粘结端子固定座;或者外筒二连接有尾端出线座,尾端出线座连接有尾端出线座,尾端出线座连接有光缆保护套管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缠绕式高精度应变光纤光栅连续位移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端出线座外侧通过螺纹与压线端子固定连接,顶端出线座的内侧通过螺纹与粘结端子固定座连接,粘贴端子固定座的内部设置用于安装连接粘结端子的贯穿的螺纹,粘结端子固定座的外侧设置用于安装外筒一的螺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立翔,史立洋,卢俊武,魏广庆,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南智传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