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玉米油生产脱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61272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7 12: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玉米油生产脱色装置,属于食用油加工技术领域,一种玉米油生产脱色装置,包括箱体,箱体内部分由上到下依次设有分流箱、搅拌箱及过滤网,分流箱顶端中部设有进油口,进油口外接有进油管,分流箱内部底端呈弧形状,分流箱下端弧形壁上连接有若干个导流管,搅拌箱顶端中部连通有加料管,搅拌箱内设有上下凸起的弧形板,导流管穿过搅拌箱顶端和弧形板伸入到搅拌箱内,搅拌箱内安装有搅拌机构,搅拌机构位于弧形板下方,弧形板上开设有若干个下料口。将玉米油进行分流,粉状的脱色剂或吸附剂也进行分流加入,脱色剂或吸附剂与玉米油分流混合,随后进行搅拌,混合更加均匀,脱色效果更好,效率更高。效率更高。效率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玉米油生产脱色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玉米油生产脱色装置,属于食用油加工


技术介绍

[0002]玉米油是从玉米胚芽中提炼出来的油,玉米胚芽脂肪含量在17%

45%之间,大约占玉米脂肪总量的80%以上。玉米油对老年性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等具有积极的防治作用,由于天然复合维生素E的功能,对心脏疾病、血栓性静脉炎、生殖机能类障碍、肌萎缩症、营养性脑软化症均有明显的疗效和预防作用。玉米油是在玉米精炼油的基础上经过脱磷、脱酸、脱色、脱臭和脱蜡精制而成的。
[0003]有技术中,多采用脱色剂或吸附剂与油脂混合,使油脂中的色素和重金属被脱色剂吸附,脱色剂、吸附剂大多数为粉状。而这种原理下的脱色设备是靠搅拌装置,使油脂静止状态下与脱色剂接触,从而就存在接触不充分的问题,且效率较低。
[0004]申请号为CN202022419266.3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玉米油脱色装置,包括储油桶,所述储油桶的底部通过支撑架支撑,所述储油桶的顶部固定套接有筒盖,所述筒盖的顶端竖直连通安装有注油管,所述储油桶的内部设置有脱色机构。该技术对玉米油进行循环推送,从而便于脱色机构对玉米油进行重复脱色处理,有效提高了玉米油的脱色效果。但此种方式会降低对玉米油脱色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脱色效果差、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玉米油生产脱色装置。
[0006]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即一种玉米油生产脱色装置,包括箱体,箱体内部分由上到下依次设有分流箱、搅拌箱及过滤网,分流箱顶端中部设有进油口,进油口外接有进油管,分流箱内部底端呈弧形状,分流箱下端弧形壁上连接有若干个导流管;
[0008]搅拌箱顶端中部连通有加料管,搅拌箱内设有上下凸起的弧形板,导流管穿过搅拌箱顶端和弧形板伸入到搅拌箱内,搅拌箱内安装有搅拌机构,搅拌机构位于弧形板下方,弧形板上开设有若干个下料口。
[0009]将玉米油进行分流,粉状的脱色剂或吸附剂也进行分流加入,脱色剂或吸附剂与玉米油分流混合,随后进行搅拌,混合更加均匀,脱色效果更好,效率更高。
[0010]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有,下料口的数量与导流管的数量相同,下料口与导流管紧邻。玉米油分流加入,粉状的脱色剂或吸附剂同样是分流加入,二者分流混合,有助于提高混合均匀性。
[0011]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有,分流箱下部两端开设有回流口,回流口外接回流管。没有通过导流管流入搅拌箱内的玉米油由回流口进行回收,循环加入混合。
[0012]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有,搅拌箱底端呈弧形状,搅拌机构与搅拌箱下端内
壁紧贴,有助于保证搅拌混合的效果。
[0013]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有,加料管顶端呈喇叭状。
[0014]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有,分流箱、搅拌箱均通过两侧的支撑杆固定在箱体内壁之间。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0016]将玉米油进行分流,粉状的脱色剂或吸附剂也进行分流加入,脱色剂或吸附剂与玉米油分流混合,随后进行搅拌,混合更加均匀,脱色效果更好,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箱体;2、分流箱;3、进油口;4、进油管;5、导流管;6、回流口;7、回流管;8、搅拌箱;9、弧形板;10、搅拌机构;11、搅拌电机;12、过滤网;13、加料管;14、下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对照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2]实施例一:
[0023]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玉米油生产脱色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内部分由上到下依次设有分流箱2、搅拌箱8及过滤网12,分流箱2顶端中部设有进油口3,进油口3外接有进油管4,分流箱2内部底端呈弧形状,分流箱2下端弧形壁上连接有若干个导流管5;
[0024]搅拌箱8顶端中部连通有加料管13,搅拌箱8内设有上下凸起的弧形板9,导流管5穿过搅拌箱8顶端和弧形板9伸入到搅拌箱8内,搅拌箱8内安装有搅拌机构10,搅拌机构10由搅拌电机11驱动,搅拌机构10位于弧形板9下方,弧形板9上开设有若干个下料口14。
[0025]实施例二:
[0026]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玉米油生产脱色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内部分由上到下依次设有分流箱2、搅拌箱8及过滤网12,分流箱2顶端中部设有进油口3,进油口3外接有进油管4,分流箱2内部底端呈弧形状,分流箱2下端弧形壁上连接有若干个导流管5;
[0027]搅拌箱8顶端中部连通有加料管13,搅拌箱8内设有上下凸起的弧形板9,导流管5穿过搅拌箱8顶端和弧形板9伸入到搅拌箱8内,搅拌箱8内安装有搅拌机构10,搅拌机构10由搅拌电机11驱动,搅拌机构10位于弧形板9下方,弧形板9上开设有若干个下料口14。
[0028]下料口14的数量与导流管5的数量相同,下料口14与导流管5紧邻,分流箱2下部两端开设有回流口6,回流口6外接回流管7。
[0029]实施例三:
[0030]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玉米油生产脱色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内部分由上到下依次设有分流箱2、搅拌箱8及过滤网12,分流箱2顶端中部设有进油口3,进油口3外接有进油管4,分流箱2内部底端呈弧形状,分流箱2下端弧形壁上连接有若干个导流管5;
[0031]搅拌箱8顶端中部连通有加料管13,搅拌箱8内设有上下凸起的弧形板9,导流管5穿过搅拌箱8顶端和弧形板9伸入到搅拌箱8内,搅拌箱8内安装有搅拌机构10,搅拌机构10由搅拌电机11驱动,搅拌机构10位于弧形板9下方,弧形板9上开设有若干个下料口14。
[0032]下料口14的数量与导流管5的数量相同,下料口14与导流管5紧邻,分流箱2下部两端开设有回流口6,回流口6外接回流管7。
[0033]搅拌箱8底端呈弧形状,搅拌机构10与搅拌箱8下端内壁紧贴。
[0034]加料管13顶端呈喇叭状。
[0035]分流箱2、搅拌箱8均通过两侧的支撑杆固定在箱体1内壁之间。
[0036]工作原理:
[0037]将玉米油进行分流,粉状的脱色剂或吸附剂也进行分流加入,脱色剂或吸附剂与玉米油分流混合,随后进行搅拌,混合更加均匀,脱色效果更好,效率更高。
[0038]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玉米油生产脱色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箱体(1)内部分由上到下依次设有分流箱(2)、搅拌箱(8)及过滤网(12),分流箱(2)顶端中部设有进油口(3),进油口(3)外接有进油管(4),分流箱(2)内部底端呈弧形状,分流箱(2)下端弧形壁上连接有若干个导流管(5);搅拌箱(8)顶端中部连通有加料管(13),搅拌箱(8)内设有上下凸起的弧形板(9),导流管(5)穿过搅拌箱(8)顶端和弧形板(9)伸入到搅拌箱(8)内,搅拌箱(8)内安装有搅拌机构(10),搅拌机构(10)位于弧形板(9)下方,弧形板(9)上开设有若干个下料口(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玉米油生产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明星王亚群王月华王秀华王传斌
申请(专利权)人:长寿花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