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合均热板
[0001]本技术涉及均热板
,具体为一种复合均热板
。
技术介绍
[0002]超薄均热板具有自驱动
、
等效导热系数高
、
质量轻
、
结构紧凑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狭小空间内的电子元件散热
。
面对日益增加的高功率散热需求,当前的超薄均热板存在散热能力不足的问题,吸液芯作为超薄均热板中的核心部件,具有驱动液体工质回流
、
提供液体工质流动通道
、
促进工质气液相变和将壳体热量传递至液体工质等功能,其毛细性能决定了热管的散热能力
。
因此,通过优化吸液芯结构提升毛细极限,成了提高超薄平板热管传热能力的关键因素
。
[0003]目前,超薄均热板所采用的吸液芯常见的为金属丝网,丝网吸液芯是近年来针对均热板厚度需求开发出来的,具有孔隙率大
、
厚度更薄
、
结构规则
、
柔性较好等优点,尤其是应用在折弯异型超薄均热板的场景时更加适用,如圆柱形电机的悬伸绕组的散热中
。
然而,丝网吸液芯仍存在毛细压力较低的不足,导致折弯异型超薄均热板的传热性能容易到达瓶颈,并不足以解决发热功率高的圆柱形电机的悬伸绕组的散热问题
。
与此同时,粉末烧结吸液芯具有高毛细压力,是常规厚度
(≥2mm)
均热板最常用的吸液芯之一
。
尽管粉末烧结吸液芯具有较大的毛细压力,但在超薄 >、
折弯条件下,粉末烧结吸液芯往往仅有数层粉末结合,结合力较小而容易导致脱落堵塞气道,严重的甚至会切断液态工质的回流通道,从而大幅降低折弯异型超薄均热板的传热性能,甚至使其完全失效
。
因此,粉末烧结吸液芯也难以应用到折弯异型的场景
。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复合均热板,具备良好的传热性能以及抗弯强度
。
[0005]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复合均热板的制备方法
。
[0006]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复合均热板的应用
。
[0007]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8]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复合均热板,包括外壳
、
支撑结构和吸液芯,支撑结构位于外壳的内腔的上端,吸液芯位于内腔的下端,支撑结构和吸液芯相抵,吸液芯由若干层毛细结构层叠加构成,毛细结构层包括抗弯层和粉末烧结层,抗弯层设置于吸液芯的最外层,粉末烧结层设置于吸液芯的内侧
。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上端和下端仅是用于说明其相对位置,其中用于毛细结构层的可以是粉末烧结层
、
金属丝网层
、
高温尼龙形成的无纺布等具有毛细作用的结构
。
粉末烧结层虽然强度较大,但相应的其柔性也会下降,在折弯时会产生挤压变形,一侧受压另一侧受压,为防止受压一侧的粉末结构遭到破坏而掉落,需要抗弯层起着提高柔性的作用
。
其中,抗弯层的材料选择上需满足高柔性和具有毛细力,其中,可以是金属丝网层
、
高温尼龙形成的无纺布等结构
。
粉末烧结层的材料选择上需满足粉末能够烧结,
其中,可以是金属粉末
、
高分子颗粒等
。
外壳
、
支撑结构和吸液芯三种部件的形状
、
尺寸可根据不同应用场景进行定制设计
。
[0009]本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外壳由上壳板和下壳板相连接构成,上壳板内设置有支撑结构,吸液芯位于下壳板的凹槽内,支撑结构和抗弯层相抵
。
[0010]本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吸液芯由一层粉末烧结层和一层抗弯层叠加构成
。
[0011]本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下壳板的凹槽深度为
0.2
‑
0.5mm
,粉末烧结层为
0.1
‑
0.3mm
,抗弯层为
0.1
‑
0.2mm。
[0012]本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抗弯层为金属丝网
。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提出一种复合均热板,通过在均热板内的吸液芯的最外层设置有抗弯层,并把脆性的粉末烧结层设置于内侧,抗弯层的作用是增强吸液芯整体的抗弯强度,防止其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弯曲所导致的断裂,而粉末烧结层则主要起到传热的作用,具有高毛细压力的粉末烧结层可以促进液体工质在细小孔隙中的渗透和吸附现象,使得液体工质能够更加均匀地分布在表面上
。
这种均匀分布的结果是增加了表面积,从而提高了液体工质的传热效果
。
结合二者的特点,复合均热板具有良好的传热性能以及抗弯强度
。
[0015]除此之外,本技术还具有以下的优点:
1、
以产业化生产均热板为基础实施制备,成本低廉;
2、
制备步骤操作简便,方便实用;
3、
产品结构简单,对装配要求不高;
4、
涉及零件对精度要求不高,在现有技术的前提下即可加工
。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
[0017]图1为实施例一的复合均热板的立体图;
[0018]图2为实施例一的复合均热板的爆炸图;
[0019]图3为实施例一的复合均热板的截面图;
[0020]图4为实施例一的复合均热板的弯曲局部示意图;
[0021]图5为实施例一的制备方法的流程框图;
[0022]图6为实施例一的性能对比图;
[0023]图7为实施例三的复合均热板的截面图;
[0024]图中:
[0025]1‑
外壳;
11
‑
上壳板;
12
‑
下壳板;
13
‑
内腔;2‑
支撑结构;3‑
吸液芯;
31
‑
抗弯层;
32
‑
粉末烧结层
。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
[0027]实施例一
[0028]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复合均热板,包括外壳
1、
支撑结构2和吸液芯3,支撑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复合均热板,包括外壳
(1)、
支撑结构
(2)
和吸液芯
(3)
,所述支撑结构
(2)
位于所述外壳
(1)
的内腔
(13)
的上端,所述吸液芯
(3)
位于所述内腔
(13)
的下端,所述支撑结构
(2)
和所述吸液芯
(3)
相抵,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液芯
(3)
由若干层毛细结构层叠加构成,所述毛细结构层包括抗弯层
(31)
和粉末烧结层
(32)
;所述抗弯层
(31)
设置于所述吸液芯
(3)
的最外层,所述粉末烧结层
(32)
设置于所述吸液芯
(3)
的内侧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均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
(1)
由上壳板
(11)
和下壳板
(12)
相连接构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树彬,汤勇,黎洪铭,黄皓熠,张仕伟,黄梓滨,余小媚,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畅能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