椭圆运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1147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椭圆运动机,其包括:一骨架;左、右二架体,各架体均包含一纵杆段及一横杆段;二纵杆段分别竖立在骨架后端的左、右二侧,且各纵杆段的底端连接在骨架底部;两横杆段分别在左、右二侧前后延伸,且各横杆段的后端连接在对应的纵杆段的顶端,各横杆段的前端则连接在骨架的前端;两纵杆段之间形成一前后畅通的进出空间;左、右二悬臂,各具有一悬吊端及一摆荡端,左、右二悬臂的悬吊端分别枢接在左、右二架体上;左、右二支撑杆,各具有一回绕部位及一位于回绕部位后方的摆荡部位,回绕部位相对骨架在一封闭轨迹上运动,摆荡部位枢接在对应的悬臂的摆荡端;左、右二踏板,分别被二支撑杆直接或间接支撑。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使用者可直观地得知踏板轨迹的倾斜程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与运动健身器材有关,特别是指一种椭圆运动机(Elliptical)。
技术介绍
椭圆运动机是一种能以左、右二踏板承载使用者的双脚,进而导引双脚在一概呈 椭圆形的轨迹上运动的运动健身器材。在习知技艺中,某些椭圆运动机的踏板轨迹可供使 用者依据个人需求进行调整,以改变迈步幅度、运动难度或锻炼部位。如图12所示即为一种习知的可调整踏板轨迹的椭圆运动机9(注详情可参阅中 国第1958099号早期公开专利案),其相关部分的动作原理如下各踏板91被一前后延伸 的支撑杆92所支撑,各支撑杆92的前端连结在一曲柄93尾端,后端枢接在一可前后摆荡 的悬臂94底端,使得其所支撑的踏板91能沿一概呈椭圆形的轨迹运动。其中,用于支持悬 臂94的架体95可受一驱动装置96控制其偏斜角度,以改变悬臂94顶端的空间位置,而让 悬臂94底端(即支撑杆92后端)的摆荡路径对应变动,使得踏板91的运动轨迹跟着改变 (具体表现在斜度方面)。上述习知结构虽然揭示了一种典型原理,不过在实际制造及使用上却存在着一些 尚待改进之处,例如(一)架体95可以制成一开口朝上的U形框,以其左、右二侧杆上的一枢转点97 枢接在骨架98上,并以前述二侧杆的顶端分别承吊左、右二悬臂94。驱动装置96 —般是用 马达驱动一螺杆_螺管组合伸长或缩短,通过推拉U形框底部的横向连杆使顶部的二承吊 部位同步位移。从力学角度来看,此种架体95可看作一「第一类杠杆」,其中,由于驱动装 置96施力点与架体枢转点97之间的长度(即施力臂)小于悬臂94悬吊点与架体枢转点 97之间的长度(即抗力臂),使得驱动装置96的作功效率相对较低,因此需要出力较大的 马达,导致生产成本及所耗费的电力相对偏高。需要说明的是,在此种状况下,直接挪高架 体95上的枢转点97以改变施力臂与抗力臂的比例,并不是解决上述问题的理想方法,其原 因在于此种方法将会缩短悬臂94顶端的偏摆范围、增加驱动装置的空间需求、降低调整轨 迹时的反应效率,总之弊多于利。(二)此外,在上述结构之下,驱动装置96—般会设置在左右之间的中央位置(使 能对称施力于前述U形框),因此,当设计阶段在设定构件的相对关系时,为了不与底部的 驱动装置96 (以及图中未示的保护用壳盖)产生干涉,并且保留不致发生夹伤意外的安全 间距,必须适度提高支撑杆92活动范围最低点的高度,导致踏板91被托撑至更高的位置运 动,因而影响到使用者登上踏板91时的便利性与运动时的安全感。(三)或者,架体95可以是由相互分离的左、右二纵向侧杆所构成(即缺少前述U 形框的横向连杆),再配合上左、右两组驱动装置96同步推拉二侧杆的底端,使得顶端的二承吊部位同步偏摆。此种设计虽然通过将驱动装置96由支撑杆92下方移至侧边,维持了 支撑杆92及踏板91尽量压低的设计需求,但因采用两组驱动装置96,使得生产成本更加 提高。同时,纵使此种结构下的各驱动装置出力要求较低,但因前述力臂比例的问题仍然存 在,所以各驱动装置的作功效率依然偏低,没能得到有效运用。另外,在另一种类似图12所示的习知结构中,架体的枢转点位于最底端,而且驱 动装置直接推拉前述架体的顶端,即施力臂与抗力臂等长,采用此种结构的驱动装置作功 效率仍不理想。(四)前述悬臂式结构除了作功效率的问题之外,在稳固性方面也有进一步改善 的空间。再如图12所示,由于架体95顶端的承吊部位承受着极大的向下分力,同时,架体 95的顶端也经常不在枢转点97的正上方,使得架体95的上半段(即抗力臂)有弯曲变形 的隐忧,为此必须采用较为粗壮的金属杆材,而且,架体95的枢转点97,以及架体95底端与 驱动装置96之间的连接点也承受着极大应力,使得该处的枢接结构必需采用耐负荷能力 较强的构件,以避免损坏。此外,不同于前述可调整偏斜角度的架体支撑悬臂,另一种习知结构(例如前述 中国第1958099号早期公开专利案的第二实施例)则是在左右二侧各设置一前后延伸的固 定横杆,并将摆臂顶端以可位移的方式设在横杆上,通过驱使摆臂顶端在横杆上前后位移 而达到调整轨迹的目的。此种结构同样因为采用两组驱动装置,使得成本较高。在习知的各种可调整踏板轨迹的椭圆运动机中,驱动装置均未能与既有结构良好 整合,除了需要另外设计壳罩加以覆盖掩饰,造成成本提升、体积增加、外观复杂之外,更严 重的是如前所述,在设计上因为其他构件必须闪避或牵就驱动装置,因而降低了设计的自 由度及人体工学特性。再者,习知的各种可调整踏板轨迹的椭圆运动机,使用者只能通过操控台上所显 示的电子数据得知目前的踏板轨迹斜度,无法由运动机主要构件的空间关系进行直观的目 视判断。何况,多数习知结构中的调整用构件(例如悬臂、架体)都不是位于使用者的眼前, 使得调整踏板轨迹斜度不够直观,而必须通过数据来获得。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椭圆运动机,其用于调整轨迹的 驱动装置作功效率较高,可采用出力相对较低、体积相对较小的马达,有助于降低成本、节 省电能以及设计便利。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椭圆运动机,其支撑结构较为稳固安定,相关构 件极少有变形、损坏的虞虑。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椭圆运动机,其用于调整轨迹的驱动装置被整合 在较佳的位置,不会影响其他构件的配置设计,或造成人体工学及使用感受的降低,同时还 能让运动器材的外观较为清爽简洁。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椭圆运动机,使用者能通过可见的构件空间关系 及其变化,直观地认知目前的踏板轨迹斜度及其变化。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椭圆运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骨架;左、右二架体,各所述架体均包含一纵杆段及一横杆段;所述二纵杆段分别竖立在所述骨架后端的左、右两侧,而且各所述纵杆段的底端连接在所述骨架底部;所述两横杆段 分别在左、右两侧前后延伸,而且各所述横杆段的后端连接在对应的所述纵杆段的顶端,各 所述横杆段的前端则连接在所述骨架的前端;所述两纵杆段之间形成一前后畅通的进出空 间;左、右二悬臂,各具有一悬吊端及一摆荡端,所述左、右二悬臂的悬吊端分别枢接在所述 左、右二架体上,使所述摆荡端能前后摆荡;左、右二支撑杆,各具有一回绕部位及一位于所 述回绕部位后方的摆荡部位,所述回绕部位相对所述骨架在一封闭轨迹上运动,所述摆荡 部位枢接在对应的所述悬臂的摆荡端;左、右二踏板,分别被所述二支撑杆直接或间接支 撑。以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各所述悬臂的摆荡范围介于所述纵杆段与横杆段 之间。以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各所述悬臂的悬吊端枢接在对应的所述架体的纵 杆段与横杆段连接部位。以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左、右二架体的横杆段的前端分别由外往内 弯曲,然后在中央位置相互连接,共同形成一开口朝后的U字形。以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骨架的前端具有一纵向延伸的仪表杆,所述 左、右二架体的横杆段相互连接部位连接在所述仪表杆上。以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骨架具有一底座,所述底座的后半部形成一 上下敞空且后端开放的透空区域;所述左、右二支撑杆的摆荡部位在所述透空区域上方前 后摆荡。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因为用于支持悬臂的可活动架体形成「第二类杠杆」, 且「施力臂」大于「抗力臂」,所以驱动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椭圆运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骨架;左、右二架体,各所述架体均包含一纵杆段及一横杆段;所述二纵杆段分别竖立在所述骨架后端的左、右二侧,而且各所述纵杆段的底端连接在所述骨架底部;所述两横杆段分别在左、右二侧前后延伸,而且各所述横杆段的后端连接在对应的所述纵杆段的顶端,各所述横杆段的前端则连接在所述骨架的前端;所述二纵杆段之间形成一前后畅通的进出空间;左、右二悬臂,各具有一悬吊端及一摆荡端,所述左、右二悬臂的悬吊端分别枢接在所述左、右二架体上,使所述摆荡端能前后摆荡;左、右二支撑杆,各具有一回绕部位及一位于所述回绕部位后方的摆荡部位,所述回绕部位能相对所述骨架在一封闭轨迹上运动,所述摆荡部位枢接在对应的所述悬臂的摆荡端;左、右二踏板,分别被所述二支撑杆直接或间接支撑。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克康乃尔
申请(专利权)人:乔山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