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防护护栏的抗冲击支撑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1129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7 12: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全防护护栏的抗冲击支撑座,涉及防护护栏技术领域,解决了变形后的支撑底座和安全防护护栏需要重新拆除换新,出现重新安装成本高的问题。一种安全防护护栏的抗冲击支撑座,包括主支撑座体;所述主支撑座体上部滑动有上连接座架;所述上连接座架下部滑动有内连接滑杆;所述主支撑座体外侧环形阵列有外固定孔,主支撑座体内部环形阵列有侧斜滑柱,侧斜滑柱外部环绕有第一支撑弹簧,第一支撑弹簧尾端和尾连接滑块固定,尾连接滑块中部和下连接条尾部转动连接。本实用上连接座架通过第一支撑弹簧和第二支撑弹簧进行缓冲减少变形,在低速冲击力下恢复原样继续进行使用,降低更换成本。降低更换成本。降低更换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全防护护栏的抗冲击支撑座


[0001]本技术属于防护护栏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安全防护护栏的抗冲击支撑座。

技术介绍

[0002]在道路的中部和两侧会设置有安全防护护栏,安全防护护栏通过支撑底座和地面进行固定连接。
[0003]现有的支撑底座通过螺栓和安全防护护栏进行固定连接,支撑底座和安全防护护栏为硬性连接,支撑底座和安全防护护栏在受到冲击后会直接变形,抗冲击能力弱,变形后的支撑底座和安全防护护栏需要重新拆除换新,出现重新安装的成本高的问题,且支撑底座受到冲击和地面的连接螺栓被直接拔出,导致支撑底座和地面连接孔变形影响后续的重新安装固定。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安全防护护栏的抗冲击支撑座,以解决支撑底座和安全防护护栏在受到冲击后会直接变形,抗冲击能力弱,变形后的支撑底座和安全防护护栏需要重新拆除换新,出现重新安装的成本高的问题,且支撑底座受到冲击和地面的连接螺栓被直接拔出,导致支撑底座和地面连接孔变形影响后续的重新安装固定的问题。
[0005]本技术一种安全防护护栏的抗冲击支撑座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0006]一种安全防护护栏的抗冲击支撑座,包括主支撑座体;所述主支撑座体外侧环形阵列有外固定孔,外固定孔为螺栓穿过和地面的固定孔位,主支撑座体内部环形阵列有侧斜滑柱,侧斜滑柱外部环绕有第一支撑弹簧,第一支撑弹簧尾端和尾连接滑块固定,尾连接滑块中部和下连接条尾部转动连接,第一支撑弹簧首端和主支撑座体固定连接,尾连接滑块和侧斜滑柱贯穿滑动连接,主支撑座体上部孔位贯穿滑动有上连接座架,上连接座架内部设有内连接腔,内连接滑杆贯穿至内连接腔内部,上连接座架底端外侧环形阵列有下连接条,上连接座架和下连接条首端转动连接,上连接座架通过下连接条适应倾斜后和尾连接滑块的连接角度间隔位置的变化,上连接座架下段为向下逐渐收窄的锥形结构,内连接滑杆底端和主支撑座体内部固定连接,上连接座架下部的锥形结构能够增加上连接座架和主支撑座体顶部矩形孔位之间的活动冗余和活动间隔,上连接座架下部孔位贯穿滑动有内连接滑杆,内连接滑杆顶部固定有上限位板,上限位板限制内连接滑杆和上连接座架的最大滑动距离,上限位板处于内连接腔内部,内连接滑杆外部环绕有第二支撑弹簧,第二支撑弹簧顶部和上限位板固定,第二支撑弹簧底部和内连接腔底部固定连接,内连接滑杆上段为向上收窄的锥形结构,内连接滑杆上部的锥形结构能够使得增加内连接滑杆和上连接座架底部孔位的活动冗余和活动间隔。
[0007]本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08]1、本技术上连接座架顶部的防护栏受到冲击后,上连接座架和防护栏同步上移,上连接座架上移并压缩第一支撑弹簧,第一支撑弹簧的压缩能够缓冲和降低上连接座架受到的冲击力,增强上连接座架的抗冲击力,降低对车辆和行人的反向冲击,避免上连接座架硬性连接导致受到冲击直接变形和对车辆穿插破坏。
[0009]2、本技术上连接座架通过第一支撑弹簧和第二支撑弹簧进行缓冲,降低主支撑座体受到的冲击,上连接座架能够在低速冲击力下恢复原样继续进行使用,降低后期的更换成本和更换安装工序,避免现有的支撑座体受到冲击后和地面的连接螺栓被拔出,导致和地面连接孔变形影响后续的重新安装固定。
[0010]3、本技术在上连接座架上移动的过程中,上连接座架下部和内连接滑杆上部的锥形结构能够增加上连接座架活动冗余,上连接座架能够进行倾斜活动,适应受到冲击后的倾斜角度变化。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本技术主支撑座体半剖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是本技术上连接座架半剖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4是本技术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0016]1、主支撑座体;101、侧斜滑柱;102、第一支撑弹簧;103、尾连接滑块;104、下连接条;105、外固定孔;2、上连接座架;201、内连接腔;3、内连接滑杆;301、上限位板;302、第二支撑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8]实施例:
[0019]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
[0020]本技术提供一种安全防护护栏的抗冲击支撑座,包括主支撑座体1;主支撑座体1外侧环形阵列有外固定孔105,外固定孔105为螺栓穿过和地面的固定孔位,主支撑座体1为上窄下宽的锥形结构,主支撑座体1内部环形阵列有侧斜滑柱101,侧斜滑柱101外部环绕有第一支撑弹簧102,第一支撑弹簧102尾端和尾连接滑块103固定,尾连接滑块103中部和下连接条104尾部转动连接;主支撑座体1上部孔位贯穿滑动有上连接座架2,上连接座架2内部设有内连接腔201,内连接滑杆3贯穿至内连接腔201内部,上连接座架2底端外侧环形阵列有下连接条104,上连接座架2和下连接条104首端转动连接,上连接座架2通过下连接条104适应倾斜后和尾连接滑块103的连接角度间隔位置的变化,上连接座架2下段为向下逐渐收窄的锥形结构,内连接滑杆3底端和主支撑座体1内部固定连接,上连接座架2下部的锥形结构能够增加上连接座架2和主支撑座体1顶部矩形孔位之间的活动冗余和活动间隔,上连接座架2通过上述间隔能够在上移的过程中进行倾斜活动,上连接座架2向一侧进行角度倾斜,适应受到冲击后的倾斜角度变化;上连接座架2下部孔位贯穿滑动有内连接滑杆3,
内连接滑杆3顶部固定有上限位板301,上限位板301限制内连接滑杆3和上连接座架2的最大滑动距离,上限位板301处于内连接腔201内部,内连接滑杆3外部环绕有第二支撑弹簧302,上连接座架2通过第一支撑弹簧102和第二支撑弹簧302的压缩缓冲,上连接座架2能够在受到车辆低于二十五公里每小时的低速冲击力后,上连接座架2恢复原样继续进行使用,只需更换顶部变形的安全防护栏。
[0021]其中,第一支撑弹簧102首端和主支撑座体1固定连接,尾连接滑块103和侧斜滑柱101贯穿滑动连接,上连接座架2通过第一支撑弹簧102和第二支撑弹簧302的压缩缓冲,上连接座架2能够在受到车辆低于二十五公里每小时的低速冲击力后,上连接座架2恢复原样继续进行使用,只需更换顶部变形的安全防护栏。
[0022]其中,第二支撑弹簧302顶部和上限位板301固定,第二支撑弹簧302底部和内连接腔201底部固定连接,内连接滑杆3上段为向上收窄的锥形结构,内连接滑杆3上部的锥形结构能够使得增加内连接滑杆3和上连接座架2底部孔位的活动冗余和活动间隔,通过上连接座架2和主支撑座体1的间隔配合内连接滑杆3和上连接座架2的间隔,上连接座架2通过上述间隔能够在上移的过程中进行倾斜活动,上连接座架2向一侧进行角度倾斜,适应受到冲击后的倾斜角度变化。
[0023]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防护护栏的抗冲击支撑座,其特征在于:安全防护护栏的抗冲击支撑座包括主支撑座体(1);所述主支撑座体(1)上部滑动有上连接座架(2);所述上连接座架(2)下部滑动有内连接滑杆(3);所述主支撑座体(1)外侧环形阵列有外固定孔(105),主支撑座体(1)内部环形阵列有侧斜滑柱(101),侧斜滑柱(101)外部环绕有第一支撑弹簧(102),第一支撑弹簧(102)尾端和尾连接滑块(103)固定,尾连接滑块(103)中部和下连接条(104)尾部转动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安全防护护栏的抗冲击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弹簧(102)首端和主支撑座体(1)固定连接,尾连接滑块(103)和侧斜滑柱(101)贯穿滑动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安全防护护栏的抗冲击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座架(2)内部设有内连接腔(201),内连接滑杆(3)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育民刘金峰孙嘉璐提坤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能源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