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结构的配电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0808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7 12:21
一种改进结构的配电箱,包括下壳主体、上壳主体、以及面盖,上壳主体的上表面设有凹槽,面盖通过左右分布的铰接结构和勾扣结构配合于凹槽内、以对窗口进行遮盖,面盖的左侧外壁面上还凸设有第一转动限位部,上壳主体的上表面位于凹槽的左侧根部处还形成有内凹的弧形部,弧形部的弧度适配于面盖的转动角度,弧形部的终点处壁面上还相应设有第二转动限位部,且面盖沿逆时针转动至最大角度时,第二转动限位部位于第一转动限位部的顺时针转动方向上,第二转动限位部用于限制受力结束时面盖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简单、合理,其面盖打开后角度能自动保持在9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结构的配电箱


[0001]本技术涉及配电箱
,特别涉及一种改进结构的配电箱。

技术介绍

[0002]配电箱是生活中常见的电力控制设备,随着电子产品的发展,需要用电的设备不断增加,对于配电装置的要求也在逐渐提升,现有的配电箱在打开后,面盖无法自动保持90
°
以上的打开角度,使得电器元件的操作空间狭小,甚至会遮挡操作人员的视线,操作不方便,结构不合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结构的配电箱,其面盖打开后角度能自动保持在90
°
以上,且方便操作人员快速且安全的操作,结构也合理简单。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进结构的配电箱,包括下壳主体、上壳主体、以及面盖,所述下壳主体和所述上壳主体的拐角处之间设有连接结构,所述上壳主体的上表面设有凹槽,所述面盖通过左右分布的铰接结构和锁勾结构配合于所述凹槽内、以对所述凹槽底面上的窗口进行遮盖,所述面盖的左侧外壁面上还凸设有第一转动限位部,所述上壳主体的上表面位于所述凹槽的左侧根部处还形成有内凹的弧形部,所述弧形部的弧度适配于所述面盖的转动角度,所述弧形部的终点处壁面上还相应设有第二转动限位部,且所述面盖沿逆时针转动至最大角度时,所述第二转动限位部位于所述第一转动限位部的顺时针转动方向上,所述第二转动限位部用于限制受力结束时所述面盖沿顺时针方向转动。
[000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对面盖施加作用力,使第一转动限位部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并与终点处的第二转动限位部形成接触,由于面盖的侧壁较薄,因此在外部作用力下第二转动限位部会使第一转动限位部处的壁面发生变形,使得第一转动限位部移动至第二转动限位部的后方,此时面盖打开至最大角度,结束作用力,第二转动限位部与面盖上的第一转动限位部形成限位配合,从而达到防止面盖因自身重力沿顺时针方向转动的目的,使得面盖的打开角度能够相对保持最大角度,对面盖进行关闭操作时,只需对面盖施加反向作用力,使得第一转动限位部沿顺时针方向转动,第二转动限位部再次会使第一转动限位部处的壁面发生变形,第一转动限位部会移动至第二转动限位部的前方并解除两者的限位配合,从而实现对面盖进行关闭动作,且由于第一转动限位部会随着面盖的转动形成周向轨迹,因此弧形部的设计,使得凹槽底面不会阻碍面盖转动,且采用将第一转动限位部设于面盖上、第二转动限位部设于弧形部上的方式,使得面盖不会相对过重,整体结构简单、合理,且面盖打开后角度能自动保持在90
°
以上,也方便操作人员快速且安全的操作。
[0006]进一步的,所述下壳主体的前侧面或/和后侧面上设有多组第一敲落孔结构,所述下壳主体的左侧面或/和右侧面上设有多组第二敲落孔结构,每组所述第一敲落孔结构和
每组所述第二敲落孔结构均由多个同心设置的孔痕轮廓线构成。
[000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可以根据客户要求同时在下壳主体的前侧面和后侧面均成型第一敲落孔结构,在下壳主体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均成型第二敲落孔结构,或者在下壳主体的前侧面和左侧面上只成型相应的第一敲落孔结构和第二敲落孔结构,在需要使用时使下壳主体的后侧面和右侧面通过机加工再成型相应线缆接头安装口,两种方式的设计,使得配电箱的适用范围更广,且每组第一敲落孔结构和每组第二敲落孔结构均由多个同心设置的孔痕轮廓线,用户可以进行选择性开孔,从而实现不同规格线缆接头的安装。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动限位部和所述第二转动限位部的配合端面均设为弧形面,且所述面盖的左侧外壁面上位于每个所述第一转动限位部的两侧处还形有豁口。
[000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通过将第一转动限位部和第二转动限位部的配合端面设置成弧形面、以及位于相应第一转动限位部两侧的豁口的设置,使得面盖的转动不会发生卡滞现象,用户操作手感佳。
[0010]进一步的,所述面盖上还设有配合所述锁勾结构的解锁缺口,所述解锁缺口远离所述锁勾结构的一侧设为向内凹陷的扣手部。
[00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解锁缺口的设置,实现了对面盖与上壳主体的解锁操作,结构简单合理,扣手部的设置,不仅方便使用者将手伸入解锁缺口内,而且扣手部与面盖的结构更加协调。
[0012]进一步的,所所述面盖下表面于所述锁勾结构和所述窗口之间设有一圈第一防水凸筋,所述上壳主体的上表面上对应所述第一防水凸筋设有第一防水凹槽,所述第一防水凹槽内嵌设有与所述第一防水凸筋下端紧密接触的第一防水密封圈。
[00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通过第一防水凸筋和第一防水密封圈的配合设置,从而有效防止水汽通过窗口侵入到配电箱内部,使得电器元件的使用更安全,第一防水凹槽的设置,使得第一防水密封圈的安装位置得到有效固定,使得第一防水凸筋和第一防水密封圈的紧密接触更稳定,整体防水效果佳。
[0014]进一步的,所述上壳主体的下表面于所述连接结构的内侧设有第二防水凸筋,所述下壳主体的上表面上对应所述第二防水凸筋设有第二防水凹槽,所述第二防水凹槽内嵌设有与所述第二防水凸筋下端紧密接触的第二防水密封圈。
[00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通过第二防水凸筋和第二防水密封圈的配合设置,从而有效防止水汽通过上壳主体和下壳主体的连接缝隙处、以及连接结构的连接缝隙处侵入到配电箱内部,使得电器元件的使用更安全,第二防水凹槽的设置,使得第二防水密封圈的安装位置得到有效固定,使得第二防水凸筋和第二防水密封圈的紧密接触更稳定,整体防水效果佳。
[0016]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形成于所述上壳主体上的第一连接部、形成于所述下壳主体上的第二连接部、以及中间直径小两端直径大的螺丝,所述第一连接部呈上下贯穿的空心结构、且下端内壁面上还设有环形的限位凸台,所述螺丝的头部直径和底部直径均大于所述限位凸台的内径,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上端形成有与所述螺丝螺纹固定连接配合的安装孔、以及围绕所述安装孔的定位凸肩,所述定位凸肩对插于空心结构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内。
[00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上壳主体与下壳主体之间通过螺丝进行固定,安装方
式简单,且螺丝采用中间直径小两端直径大的形状,以及第一连接部呈上下贯穿的空心结构和内部环形的限位凸台设置,使得在拧入第一连接部上后,在底部在未受到支撑力的情况下,不会脱出上壳主体,因此能够有效避免螺丝遗漏现象的发生,定位凸肩的设置, 使得上壳主体与下壳主体拼装到位后,会插装至第一连接部的底部内,从而有效的限定上壳主体与下壳主体的位置,便于螺丝能不歪斜的拧入到第二连接部上,结构合理。
[0018]进一步的,所述窗口内设有沿横向间隔并列的回路挡板,所述回路挡板的前后侧壁与所述窗口相应侧壁之间通过易断筋相连接。
[001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回路挡板的设置,使得窗口具备填充功能,从而避免窗口两侧空间大量空余,产品使用时也更美观,且用户还可根据需求对相应数量的回路挡板进行拆卸,从而达到改变窗口预留电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结构的配电箱,包括下壳主体(1)、上壳主体(2)、以及面盖(3),所述下壳主体(1)和所述上壳主体(2)的拐角处之间设有连接结构,所述上壳主体(2)的上表面设有凹槽(4),所述面盖(3)通过左右分布的铰接结构和锁勾结构配合于所述凹槽(4)内、以对所述凹槽(4)底面上的窗口(5)进行遮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盖(3)的左侧外壁面上还凸设有第一转动限位部(6),所述上壳主体(2)的上表面位于所述凹槽(4)的左侧根部处还形成有内凹的弧形部(7),所述弧形部(7)的弧度适配于所述面盖(3)的转动角度,所述弧形部(7)的终点处壁面上还相应设有第二转动限位部(8),且所述面盖(3)沿逆时针转动至最大角度时,所述第二转动限位部(8)位于所述第一转动限位部(6)的顺时针转动方向上,所述第二转动限位部(8)用于限制受力结束时所述面盖(3)沿顺时针方向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结构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主体(1)的前侧面或/和后侧面上设有多组第一敲落孔结构(9),所述下壳主体(1)的左侧面或/和右侧面上设有多组第二敲落孔结构(10),每组所述第一敲落孔结构(9)和每组所述第二敲落孔结构(10)均由多个同心设置的孔痕轮廓线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结构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限位部(6)和所述第二转动限位部(8)的配合端面均设为弧形面,且所述面盖(3)的左侧外壁面上位于每个所述第一转动限位部(6)的两侧处还形有豁口(1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结构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盖(3)上还设有配合所述锁勾结构的解锁缺口(12),所述解锁缺口(12)远离所述锁勾结构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高詹岳明
申请(专利权)人:东晓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