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储能电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05659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7 12:20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地下储能电站,涉及储能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储能电站


[0001]本申请涉及储能
,尤其涉及一种地下储能电站


技术介绍

[0002]储能电站是一种通过电化学电池或电磁能量存储介质进行可循环电能存储

转换及释放的设备系统

在储能电站工作过程中,需要对储能电池组进行散热降温,使其维持良好的工作性能

[0003]现有的储能电站选用大功率空调或液冷机布置在储能电池组周围来实现热量交换,以达到对储能电池组的散热效果

然而,空调和液冷机的耗能较高

定期的人工维护负担较重,导致储能电站的投入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储能电站,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空调和液冷机进行电池组的散热,耗能较高

定期的人工维护负担较重,导致储能电站的投入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下储能电站,包括:
[0007]储能电池组,设置于地下的电池室内;
[0008]进风管,与所述电池室的一侧连通,所述进风管远离所述电池室的一端为进风口;
[0009]出风管,与所述电池室远离所述进风管的一侧连通,所述出风管远离所述电池室的一端为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与所述进风口的朝向相反;
[0010]风向监测装置,设置于地面,用于监测自然风的流动方向;
[0011]风管方向控制装置,与所述进风管和所述出风管连接,并与所述风向监测装置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自然风的流动方向,分别控制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的朝向,以利用所述自然风对所述电池室进行循环散热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风管包括柔性段和连接段,所述连接段的一端穿设于地面设置,并与所述电池室远离所述出风管的一侧连通,所述连接段的另一端与所述柔性段连接,所述柔性段设置有所述进风口,所述风管方向控制装置与所述柔性段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柔性段相对所述连接段弯折;和
/

[0013]所述出风管包括柔性段和连接段,所述连接段的一端穿设于地面设置,并与所述电池室远离所述进风管的一侧连通,所述连接段的另一端与所述柔性段连接,所述柔性段设置有所述出风口,所述风管方向控制装置与所述柔性段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柔性段相对所述连接段弯折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段与所述柔性段连接的部分外露于地面设置,所述地下储能电站还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用于支撑所述连接段外露于地面的部分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管方向控制装置包括第一控制组件

第一驱动组件
和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一控制组件与所述风向监测装置

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和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电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与所述进风管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组件与所述出风管连接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地下储能电站还包括通风管和无动力风帽,所述通风管穿设于地面与所述电池室连通,所述通风管远离所述电池室的一端为通风口,所述无动力风帽设置于所述通风口处,用于排出所述电池室内的热空气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地下储能电站还包括风速监测装置

排风管和排风机,所述风速监测装置设置于地面,用于实时监测所述自然风的流速,所述排风管穿设于地面与所述电池室连通,所述排风管远离所述电池室的一端为排风口,所述排风机设置于所述排风口处,并通过第二控制组件与所述风速监测装置电连接;
[0018]当所述风速监测装置监测到所述自然风的流速小于等于预设流速时,所述第二控制组件控制所述排风机将所述电池室内的热空气抽出

[00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地下储能电站还包括温度监测装置,所述温度监测装置设置于地面上,并与所述第二控制组件电连接,用于实时监测所述电池室内的空气温度

[00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地下储能电站还包括立杆和横杆,所述立杆设置于地面,所述横杆与所述立杆交叉连接,并远离地面设置,所述风向监测装置与所述横杆连接

[00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口的进风面积与所述出风口的出风面积相等,所述电池室与所述进风管连通的一侧为第一侧壁,所述电池室与所述出风管连通的一侧为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的面积相等;
[0022]其中,所述第一侧壁的面积
S1
与所述进风口的进风面积
S2
,满足关系式:
S2/S1

k

0.75≤k≤1。
[002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地下储能电站还包括电池架,所述电池架限定出容纳腔,所述储能电池组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沿所述电池架的周向开设有多个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通风孔

[0024]相对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0025]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地下储能电站,包括:设置于地下电池室内的储能电池组,与电池室一侧连通的进风管,与电池室远离进风管一侧连通的出风管,设置于地面的风向监测装置,以及与风向监测装置电连接的风管方向控制装置

其中,进风管的进风口和出风管的出风口朝向相反,风向监测装置用于监测自然风的流动方向,风管方向控制装置与进风管和出风管连接,用于根据自然风的流动方向,分别控制进风口和出风口的朝向

[0026]本申请提供的地下储能电站,通过将储能电池组设置在地下的电池室内,利用了地下“冬暖夏凉”的特点帮助储能电池组更好地散热,与此同时,通过风管方向控制装置与进风管和出风管连接,风管方向控制装置能够根据自然风的流动方向,分别控制进风口和出风口的朝向,从而利用自然风对电池室进行循环散热

通过上述设计代替了空调和液冷机等大功率散热设备的使用,降低了电能的损耗,减少了维护负担,投入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00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
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8]图1示出了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地下储能电站的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9]图2示出了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地下储能电站的另一视角第一状态示意图;
[0030]图3示出了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地下储能电站的另一视角第三状态示意图;
[0031]图4示出了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侧壁的表面积与进风口的进风面积大小关系示意图;
[0032]图5示出了本申请一些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地下储能电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储能电池组,设置于地下的电池室内;进风管,与所述电池室的一侧连通,所述进风管远离所述电池室的一端为进风口;出风管,与所述电池室远离所述进风管的一侧连通,所述出风管远离所述电池室的一端为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与所述进风口的朝向相反;风向监测装置,设置于地面,用于监测自然风的流动方向;风管方向控制装置,与所述进风管和所述出风管连接,并与所述风向监测装置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自然风的流动方向,分别控制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的朝向,以利用所述自然风对所述电池室进行循环散热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储能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包括柔性段和连接段,所述连接段的一端穿设于地面设置,并与所述电池室远离所述出风管的一侧连通,所述连接段的另一端与所述柔性段连接,所述柔性段设置有所述进风口,所述风管方向控制装置与所述柔性段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柔性段相对所述连接段弯折;和
/
或所述出风管包括柔性段和连接段,所述连接段的一端穿设于地面设置,并与所述电池室远离所述进风管的一侧连通,所述连接段的另一端与所述柔性段连接,所述柔性段设置有所述出风口,所述风管方向控制装置与所述柔性段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柔性段相对所述连接段弯折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储能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段与所述柔性段连接的部分外露于地面设置,所述地下储能电站还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用于支撑所述连接段外露于地面的部分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地下储能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管方向控制装置包括第一控制组件

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一控制组件与所述风向监测装置

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和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电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与所述进风管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组件与所述出风管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储能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储能电站还包括通风管和无动力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鹏举刘晨南向姜华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宝丰昱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