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投影光机的照明模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投影光机的照明模块、投影光机及电子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投影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投影光机的照明模块
、
投影光机及电子设备
。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半导体技术的日渐成熟,半导体激光管
(
即
LD)
制造的激光光源具有电光转换效率高
、
工作寿命长
、
色彩饱和度高
、
光展量小和亮度高等的优点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在投影领域选用激光光源作为照明光源的优势也越技术显
。
然而,在投影设备的光路中常常设置有众多的光学元件,在选用激光光源作为照明设备时,由于激光光源的能量密度高,在会聚点处容易损伤光学元件,也容易出现散斑现象,匀光相对比较困难
。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有的投影设备中,采用功率较低的激光光源,但是这种方式显然会影响投影的画面效果
。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上述现状,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照明模块及电子设备,通过匀光棒
、
紧邻匀光棒出射面的扩散片
、
准直光学单元以及复眼透镜等光学元件的设置,能够使用高功率的激光光源保证投影画面亮度的同时,降低激光能量在复眼透镜等光学元件上的热量集中,从而保证各光学元件的稳定性,提高画面效果
。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投影光机的照明模块,包括沿光路依次设置的激光光源
、
光源镜组和复眼透镜,所述光源镜组包括:
[0007]会聚光学单元,包括会聚透镜;
[0008]匀光棒,所述匀光棒的入射面位于所述会聚光学单元的后焦平面上;
[0009]扩散片,设置于所述匀光棒的出射面处,且所述扩散片与所述匀光棒的出射面之间的距离小于其与所述准直光学单元的入射面的距离;
[0010]准直光学单元,包括准直透镜;
[0011]所述复眼透镜与所述准直光学单元的出光侧之间留有距离
。
[0012]优选地,在所述光路上,所述扩散片的扩散角度小于或者等于5°
,所述扩散片与所述匀光棒的出射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或者等于
1.5mm。
[0013]优选地,所述会聚光学单元的出射光束在所述匀光棒的反射次数大于或者等于3次
。
[0014]优选地,所述匀光棒的入射面与所述复眼透镜的入射面形成共轭面
。
[0015]优选地,还包括位于所述复眼透镜下游侧的至少一个光学元件,所述光源镜组的后焦平面不在所述复眼透镜上,且不在所述各光学元件上
。
[0016]优选地,在所述光路上,所述匀光棒的入射面的共轭面位于所述复眼透镜的入射面的上游侧
。
[0017]优选地,在所述光路上,所述匀光棒的出射面与所述准直光学单元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准直光学单元的焦距
。
[0018]优选地,在所述光路上,还包括位于所述复眼透镜下游侧的至少一个光学元件,所述匀光棒的入射面的共轭面位于所述复眼透镜的出射面的下游侧,且不在各所述光学元件上
。
[0019]优选地,所述匀光棒的出射面与所述准直光学单元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准直光学单元的焦距
。
[0020]优选地,所述匀光棒的出射面位于所述准直光学单元的前焦平面上
。
[0021]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投影光机,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照明模块
。
[0022]本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投影光机
。
[0023]本技术的照明模块,在光源镜组中依次设置会聚光学单元
、
匀光棒
、
扩散片和准直光学单元,并在光源镜组的下游侧设置有复眼透镜,通过将匀光棒位于会聚光学单元的前焦平面上,使激光光源射出的光线基本能够全部经会聚光学单元处理后进入匀光棒,经匀光棒匀化光斑能量之后再进入准直光学单元,经准直光学单元准直后在复眼透镜的入射面上会形成一个个具有一定面积的光斑,而非一个个的会聚点,即从匀光棒入射面上某一点进入匀光棒的光束在到达复眼透镜的入射面时是一个光斑,而非一个点,从而避免在复眼透镜上形成高能量的会聚点,降低了对复眼透镜的热损伤,降低了对其耐热性
、
耐光性等光学性能的要求,也能够避免复眼透镜长时间光照可能发白
/
发黄的现象对透光率等的影响,保证长期使用中照明模块的投影效果;且先后通过匀光棒与复眼透镜的两次匀光处理,大大提高了整个照明模块的光束匀光效果;同时,通过将扩散片设置在匀光棒的出射面处,对于整个光束的扩展量变化小,光束利用率高,尤其是扩散片能够有效降低散斑效应,从而提高整个投影光机的投影效果,且扩散片基本能够选择与匀光棒外形一致的尺寸,即扩散片可以设置的比较小,从而降低整个照明模块的制造成本
。
[0024]本技术的其他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通过具体技术特征和技术方案的介绍来阐述,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这些技术特征和技术方案的介绍,应能理解所述技术特征和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技术效果
。
附图说明
[0025]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
。
[0026]图1为本技术的照明模块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技术的照明模块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本技术的照明模块的又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4为本技术的投影光机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示意图
。
[0030]图中:
[0031]100、
照明模块;
10、
激光光源;
20、
光源镜组;
21、
会聚光学单元;
22、
匀光棒;
23、
准直光学单元;
24、
扩散片;
30、
复眼透镜;
40、
中继透镜组;
41、
中继镜片;
50、
棱镜组;
60、DMD
组件;
[0032]200、
镜头模块
。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描述,但是本技术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
。
在下文对本技术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为了避免混淆本技术的实质,公知的方法
、
过程
、
流程
、
元件并没有详细叙述
。
[0034]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附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用于投影光机的照明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光路依次设置的激光光源
、
光源镜组和复眼透镜,所述光源镜组包括:会聚光学单元,包括会聚透镜;匀光棒,所述匀光棒的入射面位于所述会聚光学单元的后焦平面上;准直光学单元,包括准直透镜;扩散片,设置于所述匀光棒的出射面处,且所述扩散片与所述匀光棒的出射面之间的距离小于其与所述准直光学单元的入射面的距离;所述复眼透镜与所述准直光学单元的出光侧之间留有距离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模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光路上,所述扩散片的扩散角度小于或者等于5°
,所述扩散片与所述匀光棒的出射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或者等于
1.5mm。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会聚光学单元的出射光束在所述匀光棒的反射次数大于或者等于3次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匀光棒的入射面与所述复眼透镜的入射面形成共轭面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复眼透镜下游侧的至少一个光学元件,所述光源镜组的后焦平面不在所述复眼透镜上,且不在所述各光学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炎,何杰兴,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安华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