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件打磨抛光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0248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20: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件打磨抛光机器人,具体涉及打磨抛光机器人技术领域,包括用于支撑的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传送打磨组件,所述传送打磨组件包括分别设置底座顶部两侧用于对工件进行输送的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件打磨抛光机器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打磨抛光机器人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工件打磨抛光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工件打磨抛光机器人是一种自动化设备,用于对工件进行打磨和抛光的过程

它通常由机械臂

传感器

控制系统和磨料等组成

这种机器人能够根据预设的程序和参数,自动完成工件的打磨和抛光任务,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它可以应用于各种行业,如汽车制造

航空航天

电子制造等,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减少人工操作的需求;而
3D
视觉引导打磨抛光是一种利用
3D
视觉技术来指导打磨和抛光过程的方法

它结合了计算机视觉和自动化控制技术,通过实时获取工件表面的三维形状和特征信息,以实现更加精确和高效的打磨抛光操作

具体而言,
3D
扫描与建模:使用
3D
扫描仪对待打磨抛光的工件进行扫描,获取其几何形状和表面数据,并建立对应的三维模型

视觉引导算法:根据工件的三维模型和打磨抛光的要求,开发或使用现有的视觉引导算法,对工件表面进行图像分析和处理,以获取需要打磨抛光的区域和轮廓

逻辑规划与控制:基于视觉引导算法提供的信息,结合打磨抛光的工艺要求,对打磨抛光路径和力量进行逻辑规划和控制,以保证打磨抛光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打磨抛光执行:通过与机器人或自动化设备的联动,将视觉引导算法和控制指令传递给打磨抛光装置,实现自动化的打磨抛光操作

[0003]其中,经检索发现,专利申请号为
CN202220536322.8
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曲面工件的打磨抛光机器人,包括框架

固定板

固定打磨机构

调节打磨轮和调节打磨机构,所述框架内部两侧安装有横向设置的固定板,一侧的所述固定板外侧安装有对曲面工件进行打磨的固定打磨机构,另一侧的所述固定板外侧安装有调节打磨机构,且调节打磨机构另一侧安装有两个对曲面工件打磨的调节打磨轮;该结构在使用时,通过设置的固定打磨机构可以针对曲面管状工件内部进行打磨,同时两个打磨轮可以提高打磨效率,而调节打磨机构的调节打磨轮位置可以调整,可以对不同内径曲面管状工件内部进行打磨,但是该结构在使用时无法实现物料的打磨以及传送同步进行,在使用时不够便捷,同时不易于调节打磨角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工件打磨抛光机器人,旨在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工件打磨抛光机器人,包括用于支撑的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传送打磨组件;所述传送打磨组件包括分别设置底座顶部两侧用于对工件进行输送的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之间设置有安装在底座上用于支撑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部设置有用于传动的第一丝杆传动模组;
所述第一丝杆传动模组的上设置有连接框,所述连接框上设置有角度可调用于支撑的支撑框,所述支撑框的一侧设置有可以位移的托板;所述托板的一侧设置有与齿轮相啮合的齿杆,所述托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安装在支撑框上用于对托板进行导向的导向块,所述托板的顶部设置有两个用于限位的限位块,所述托板的一侧设置有与齿轮相啮合的齿杆,所述托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安装在支撑框上用于对托板进行导向的导向块,所述托板的顶部设置有两个用于限位的限位块,所述托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驱动马达,所述第一驱动马达的输出端设置有用于打磨的抛磨盘可以看出,上述技术方案中,由第一传送带对物料进行输送,通过皮带轮组旋转带动取料吸盘移动至第一传送带的顶部进行扫描之后,由取料吸盘进行吸附取料,而后续物料打磨完成之后,再重复上述步骤将打磨完成的物料输送至第二传送带上排出,齿轮与齿杆相啮合驱动齿杆位移,使得托板能够通过齿杆位于的牵引力在通过导向块的导向而位移,使得抛磨盘能够与物料更为贴合,提高物料打磨抛光效率和效果可选的,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传送打磨组件还包括设置在连接板一侧用于传动的第二丝杆传动模组,所述第二丝杆传动模组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对物料限位的卡盘,所述连接框的一端设置有安装在支撑框上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的外侧设置有若干个均安装在连接框上用于感应的感应件,所述连接框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驱动支撑框旋转的第三驱动马达,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支撑的导向架,所述导向架上设置有可以旋转的皮带轮组,所述皮带轮组的表面一侧设置有与导向架滑动连接的取料板,所述取料板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扫描的
D
扫描摄像头,所述
D
扫描摄像头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取料的取料吸盘,所述底座的外侧设置有可编程的主机;可以看出,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三驱动马达启动第三驱动马达的输出端驱动支撑框带动托板上的各个结构进行角度调节,使得抛磨盘在对物料进行打磨时能够进行多角度调节,通过装置在进行打磨时的多样性,而支撑框在进行角度调节时,还带动传感器旋转,传感器旋转时能够逐个与感应件相感应,实现实时监控装置在进行打磨时的调节角度,提高打磨抛光的精准度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专利技术通过由第一传送带对物料进行输送,通过皮带轮组旋转带动取料吸盘移动至第一传送带的顶部进行扫描之后,由取料吸盘进行吸附取料,而后续物料打磨完成之后,再重复上述步骤将打磨完成的物料输送至第二传送带上排出,实现对物料的上料

打磨以及下料同步进行,提高物料的打磨抛光生产效率;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二丝杆传动模组驱动卡盘位移,对物料所在位置进行调节,齿轮与齿杆相啮合驱动齿杆位移,使得托板能够通过齿杆位于的牵引力在通过导向块的导向而位移,使得抛磨盘能够与物料更为贴合,提高物料打磨抛光效率和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三驱动马达启动第三驱动马达的输出端驱动支撑框带动托板上的各个结构进行角度调节,使得抛磨盘在对物料进行打磨时能够进行多角度调节,通过装置在进行打磨时的多样性;本专利技术当支撑框在进行角度调节时,还带动传感器旋转,传感器旋转时能够逐个与感应件相感应,实现实时监控装置在进行打磨时的调节角度,提高打磨抛光的精准度

附图说明
[000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附图,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此外,以下描述中的附图可以视作示意图,并非对本公开实施例所涉及的产品的实际尺寸

方法的实际流程

信号的实际时序等的限制

[0008]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主视图

[0009]图2为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工件打磨抛光机器人,包括用于支撑的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传送打磨组件;所述传送打磨组件包括分别设置底座(1)顶部两侧用于对工件进行输送的第一传送带(2)和第二传送带(3),所述第一传送带(2)和第二传送带(3)之间设置有安装在底座(1)上用于支撑的连接板(4),所述连接板(4)的顶部设置有用于传动的第一丝杆传动模组(5);所述第一丝杆传动模组(5)的上设置有连接框(6),所述连接框(6)上设置有角度可调用于支撑的支撑框(7),所述支撑框(7)的一侧设置有可以位移的托板(8)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件打磨抛光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打磨组件还包括设置在连接板(4)一侧用于传动的第二丝杆传动模组(
11
),所述第二丝杆传动模组(
11
)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对物料限位的卡盘(
12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件打磨抛光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7)的表面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的第二驱动马达(
13
),所述第二驱动马达(
13
)的输出端设置有齿轮(
14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工件打磨抛光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8)的一侧设置有与齿轮(
14
)相啮合的齿杆(
15
),所述托板(8)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安装在支撑框(7)上用于对托板(8)进行导向的导向块(
16
),所述托板(8)的顶部设置有两个用于限位的限位块(
17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辉劳承学张文城李杰诚陈涛李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科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