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砖混结构建筑物旋转移位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60188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20: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砖混结构建筑物旋转移位方法及装置,涉及建筑物移位技术领域,包括:设置多组圆弧形轨道,每组圆弧形轨道包括内轨道和外轨道;紧贴最外侧的外轨道施工挡墙;每组圆弧形轨道顶面均铺设钢板,钢板顶面布设滚轴;沿建筑物墙体长度方向掏洞,并施工穿墙梁;沿建筑物墙体长度方向且紧贴墙体的两侧施工夹墙梁,穿墙梁和夹墙梁共同形成支撑墙体的骨架;浇筑形成平行于移位方向的内托换梁和外托换梁,垂直于移位方向的夹墙梁和穿墙梁均延伸至内托换梁和外托换梁上;截除基础顶部与夹墙梁底部之间的墙体,通过推进装置使建筑物沿移位方向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砖混结构建筑物旋转移位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物移位
,尤其涉及一种砖混结构建筑物旋转移位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城市建设中,因为规划调整

道路拓宽等原因建筑物不能保留在原位

移位是避免被拆除的有效手段

某些情况下,建筑物移位后还需要改变朝向

砖混结构是常见的结构形式,如何针对这种墙体承重的结构移位转向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0003]CN201210193925.3
公开了一种建筑物移位转向方法,包括:需要转向的建筑物,将柱或墙与基础截断,并通过牵引或顶推设备移至转向位置;在转向后移位轨道上铺设钢滚轴,在钢滚轴上支撑槽钢作为底部模板浇筑制作转向后托换梁;将转向前托换梁下的滚轴附近的槽钢切割,将滚轴取出,建筑物荷载的传递途径由移位前托换梁

移位前滚轴

移位前轨道转变为移位后托换梁

移位后滚轴

移位后轨道;安装移位后的牵引或顶推设备,继续移位
。CN201610685861.7
公开了一种利用轨道高差实现建筑物移位转向的方法,包括:移位建筑物通过转向前托换梁和滚轴传递到转向前移位轨道上;在移位建筑物到达移位转向位置前,暂停移位,用填充物垫平转向位置处的移位轨道;继续将建筑物移位至转向位置,在转向后移位轨道上方的转向后托换梁下摆放滚轴;将转向前托换梁下的滚轴取出;移除转向前后轨道交叉点处填充物,在转向后轨道上继续移位到达预定位置

[0004]上述方案虽然涉及建筑物移位转向方法,但建筑物的朝向并未改变,不满足实际工程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砖混结构建筑物旋转移位方法及装置,利用外侧挡墙提供向心力,以实现建筑物沿着圆弧形轨道旋转

满足改变建筑物朝向的要求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砖混结构建筑物旋转移位方法,包括:
[0008]设置多组圆弧形轨道,每组圆弧形轨道包括间隔设置的内轨道和外轨道,且内轨道和外轨道均沿移位方向延伸;
[0009]紧贴最外侧的外轨道施工挡墙,挡墙用于建筑物沿圆弧形轨道移动时,产生指向旋转中心的反力;
[0010]每组圆弧形轨道顶面均铺设钢板,在钢板顶面布设滚轴;
[0011]沿建筑物墙体长度方向间隔设定距离掏洞,并施工穿墙梁;沿建筑物墙体长度方向且紧贴墙体的两侧施工夹墙梁,穿墙梁和夹墙梁共同形成支撑墙体的骨架;
[0012]浇筑形成平行于移位方向的内托换梁和外托换梁,垂直于移位方向的夹墙梁和穿墙梁均延伸至内托换梁和外托换梁上;
[0013]截除基础顶部与夹墙梁底部之间的墙体,通过建筑物后方的推进装置使建筑物沿移位方向移动

[0014]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挡墙高度高于滚轴的铺设高度;所述滚轴沿移位方向连续摆放

[0015]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穿墙梁高度在内托换梁

外托换梁高度范围内

[0016]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以滚轴底部的钢板为模板浇筑托换梁混凝土,其中,平行于圆弧形轨道方向的托换梁形成圆弧形

[0017]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截除墙体后,平行于移位方向上部荷载由墙体

平行于移位方向夹墙梁

垂直于移位方向穿墙梁

内托换梁

外托换梁

滚轴

圆弧形轨道

地基土承担;垂直于移位方向上部荷载由墙体

垂直于移位方向夹墙梁

内托换梁

外托换梁

滚轴

圆弧形轨道

地基土承担

[0018]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以圆弧形轨道的中心为旋转中心,外轨道靠近旋转中心一侧内边紧贴于移位方向墙体最前和最后墙角的侧边,内轨道远离旋转中心一侧内边紧贴于移位方向墙体中央的侧边

[0019]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外轨道靠近旋转中心一侧内边与墙体中段具有设定距离,所述内轨道远离旋转中心一侧内边与墙体其他侧边具有设定距离

[0020]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砖混结构建筑物旋转移位装置,基于所述的移位方法,包括:
[0021]圆弧形轨道,设置多组,每组圆弧形轨道包括间隔设置的内轨道和外轨道;
[0022]滚轴,通过钢板设置于内轨道和外轨道的上方;
[0023]挡墙,紧贴于最外侧外轨道表面,用于建筑物沿圆弧形轨道移动时,产生指向旋转中心的反力;
[0024]穿墙梁,沿墙体长度方向穿过墙体;
[0025]夹墙梁,沿墙体长度方向紧贴于墙体两侧设置,夹墙梁与穿墙梁共同形成支撑墙体的骨架;
[0026]托换梁,包括内托换梁和外托换梁,沿平行于移位方向设置;垂直于移位方向的夹墙梁和穿墙梁均延伸至内托换梁和外托换梁上;
[0027]推进装置,用于截除基础顶部与夹墙梁底部之间的墙体后,推动建筑物移动

[0028]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推进装置包括千斤顶,所述千斤顶呈水平设置,其活塞顶出用于推动托换梁

[0029]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推进装置还包括垫块,垫块用于在千斤顶活塞回缩后填充于活塞端部与托换梁之间的间隙

[003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31]本专利技术利用外侧挡墙提供向心力,以实现建筑物沿着圆弧形轨道旋转,满足改变建筑物朝向的要求;并且,通过穿墙梁和夹墙梁共同形成支撑墙体的骨架,配合内托换梁和外托换梁实现建筑物的稳定移动

该方法不需要将轨道设置不同高差或另设拉杆提供向心力,操作更简便

附图说明
[0032]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

[0033]图1是建筑物移位前平行于轨道方向侧立面图;
[0034]图2是建筑物移位前垂直于圆弧形轨道方向侧立面图;
[0035]图3是建筑物移位前基础平面图;
[0036]图4是本专利技术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建筑物移位前圆弧形轨道的铺设平面图;
[0037]图5是本专利技术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圆弧形轨道铺设后平行于轨道方向建筑物侧立面图;
[0038]图6是本专利技术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圆弧形轨道铺设后垂直于轨道方向建筑物侧立面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砖混结构建筑物旋转移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多组圆弧形轨道,每组圆弧形轨道包括间隔设置的内轨道和外轨道,且内轨道和外轨道均沿移位方向延伸;紧贴最外侧的外轨道施工挡墙,挡墙用于建筑物沿圆弧形轨道移动时,产生指向旋转中心的反力;每组圆弧形轨道顶面均铺设钢板,在钢板顶面布设滚轴;沿建筑物墙体长度方向间隔设定距离掏洞,并施工穿墙梁;沿建筑物墙体长度方向且紧贴墙体的两侧施工夹墙梁,穿墙梁和夹墙梁共同形成支撑墙体的骨架;浇筑形成平行于移位方向的内托换梁和外托换梁,垂直于移位方向的夹墙梁和穿墙梁均延伸至内托换梁和外托换梁上;截除基础顶部与夹墙梁底部之间的墙体,通过建筑物后方的推进装置使建筑物沿移位方向移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砖混结构建筑物旋转移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墙高度高于滚轴的铺设高度;所述滚轴沿移位方向连续摆放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砖混结构建筑物旋转移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墙梁高度在内托换梁

外托换梁高度范围内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砖混结构建筑物旋转移位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滚轴底部的钢板为模板浇筑托换梁混凝土,其中,平行于圆弧形轨道方向的托换梁形成圆弧形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砖混结构建筑物旋转移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截除墙体后,平行于移位方向上部荷载由墙体

平行于移位方向夹墙梁

垂直于移位方向穿墙梁

内托换梁

外托换梁

滚轴

圆弧形轨道

地基土承担;垂直于移位方向上部荷载由墙体

垂直于移位方向夹墙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强葛云瀚闫凯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建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