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薯变性淀粉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600855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2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木薯变性淀粉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对木薯原淀粉进行醚化处理制备变性淀粉乳;采用漂白剂和漂白稳定助剂对变性淀粉乳进行漂白处理,制备木薯变性淀粉;其中,漂白稳定助剂包括偏磷酸盐和聚磷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木薯变性淀粉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变性淀粉制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木薯变性淀粉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木薯是一种块根作物,属于热带薯类果实,贮藏淀粉的块根为可食部位,其淀粉含量占鲜薯重量的
32

35%。
木薯淀粉广泛应用于食品

医药

纺织

造纸等行业,是国计民生不可缺少的粮食作物和再生能源作物之一

[0003]变性淀粉是指将天然淀粉经过化学或物理处理后获得的改性淀粉,变性淀粉可解决传统淀粉在加工过程中易于老化

失去黏性

稳定性等问题

变性淀粉的制备是通过改变天然淀粉的分子结构,使其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和抗老化能力,从而提高了食品质量和口感

[0004]木薯淀粉在提取过程中,其块根受到机械破碎,原有的结构被破坏,块根中原有的酚类物质及氢氰酸在有氧条件下,与块根中含有的酶发生复杂的氧化反应,使酚类底物被氧化成醌类物质

采用提取的木薯淀粉进行变性淀粉生产时,最终产生的木薯变性淀粉颜色发暗或发黑,影响其在食品中的感官应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木薯变性淀粉及其制备方法,以提升木薯变性淀粉的白度

[0006]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木薯变性淀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木薯原淀粉进行醚化处理制备变性淀粉乳;采用漂白剂和漂白稳定助剂对所述变性淀粉乳进行漂白处理,制备木薯变性淀粉;其中,所述漂白稳定助剂包括偏磷酸盐和聚磷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漂白稳定助剂包括偏磷酸盐和聚磷酸盐的混合物;所述偏磷酸盐和所述聚磷酸盐的质量比为
1:1

2。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偏磷酸盐的质量占所述木薯原淀粉的质量的百分比为
0.05%

0.1%
,所述聚磷酸盐的质量占所述木薯原淀粉的质量的百分比为
0.1%

0.2%。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偏磷酸盐包括三偏磷酸钠

四偏磷酸钠和六偏磷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漂白剂包括次氯酸钠;所述次氯酸钠的质量占所述木薯原淀粉的质量的百分比为
0.1%

0.2%。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聚磷酸盐包括三聚磷酸钠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漂白处理的时间为
30

60min。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木薯原淀粉进行醚化处理制备变性淀粉乳包括:
将木薯原淀粉配制成淀粉乳;将所述淀粉乳和硫酸钠混合,制备混合乳,采用碱液调节所述混合乳的
pH

11

12
;将调节
pH
后的所述混合乳与醚化剂混合,进行醚化处理,制备所述变性淀粉乳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变性淀粉乳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条件中的至少一项:
(1)
所述木薯原淀粉在所述淀粉乳中的质量占比为
30%

40%;(2)
所述硫酸钠的质量占所述木薯原淀粉的质量的百分比
10%

20%

(3)
所述碱液包括质量百分比浓度为
3%

4%
的氢氧化钠溶液;
(4)
所述醚化剂包括环氧丙烷;
(5)
所述醚化剂的量占所述木薯原淀粉的质量的百分比为
2%

5%

(6)
所述醚化处理的温度为
40℃

45℃

(7)
所述醚化处理的时间为
12h

20h

(8)
所述木薯原淀粉的含水量为
10%

14%。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行漂白处理的步骤之前,还包括:调节所述变性淀粉乳的
pH

7.0

8.0
;所述进行漂白处理的步骤之后,还包括:采用稀盐酸调节经漂白处理后的所述变性淀粉乳的
pH

5.0

5.5
,用纯水洗涤,脱水,干燥,制备所述木薯变性淀粉

[0016]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木薯变性淀粉,其采用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方法制备得到

[0017]上述的木薯变性淀粉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木薯变性淀粉时,采用漂白剂对醚化处理得到的变性淀粉乳进行漂白时,添加偏磷酸盐和聚磷酸盐中的至少一种作为漂白稳定助剂,可提升制备得到的木薯变性淀粉的白度

此外,还可以保持淀粉粘度等特性的稳定性,以使其符合食品工业的应用需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

下述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

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

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0019]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

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

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0]本专利技术中,以开放式描述的技术特征中,包括所列举特征组成的封闭式技术方案,也包括包含所列举特征的开放式技术方案

[0021]本专利技术中,涉及到数值区间,如无特别说明,上述数值区间内视为连续,且包括该范围的最小值及最大值,以及这种最小值与最大值之间的每一个值

进一步地,当范围是指整数时,包括该范围的最小值与最大值之间的每一个整数

此外,当提供多个范围描述特征
或特性时,可以合并该范围

换言之,除非另有指明,否则本文中所公开之所有范围应理解为包括其中所归入的任何及所有的子范围

[0022]本文仅具体地公开了一些数值范围

然而,任意下限可以与任意上限组合形成未明确记载的范围;以及任意下限可以与其它下限组合形成未明确记载的范围,同样任意上限可以与任意其它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木薯变性淀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对木薯原淀粉进行醚化处理制备变性淀粉乳;采用漂白剂和漂白稳定助剂对所述变性淀粉乳进行漂白处理,制备木薯变性淀粉;其中,所述漂白稳定助剂包括偏磷酸盐和聚磷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薯变性淀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漂白稳定助剂包括偏磷酸盐和聚磷酸盐的混合物;所述偏磷酸盐和所述聚磷酸盐的质量比为
1:1

2。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木薯变性淀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偏磷酸盐的质量占所述木薯原淀粉的质量的百分比为
0.05%

0.1%
,所述聚磷酸盐的质量占所述木薯原淀粉的质量的百分比为
0.1%

0.2%。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薯变性淀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偏磷酸盐包括三偏磷酸钠

四偏磷酸钠和六偏磷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聚磷酸盐包括三聚磷酸钠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薯变性淀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漂白剂包括次氯酸钠;所述次氯酸钠的质量占所述木薯原淀粉的质量的百分比为
0.1%

0.2%。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薯变性淀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漂白处理的时间为
30

60min。7.
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木薯变性淀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木薯原淀粉进行醚化处理制备变性淀粉乳包括:将木薯原淀粉配制成淀粉乳;将所述淀粉乳和硫酸钠混合,制备混合乳,采用碱液调节所述混合乳的
pH

11

12
;将调节
pH
后的所述混合乳与醚化剂混合,进行醚化处理,制备所述变性淀粉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大伟金本雷张建波陈红霞陈斗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天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