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车同步刹车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59752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婴儿车同步刹车控制装置,其主要是在婴儿车的两后轮座上分别形成相对的枢孔及弧孔,其中枢孔上枢设有一枢片,两枢片间则共同穿设有一连动杆,该连动杆端部则穿经弧孔,并对应位于后轮在轴孔周边所形成的各凸肋外侧,当使用者踩踏连动杆时,将使其两端部同时卡入后轮的凸肋间,而使两后轮同时产生刹车动作。(*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婴儿车同步刹车控制装置。现有折叠式婴儿车如图5所示,其主要是由前轮架91、后轮架92、把手架93、座架94及背架95等组成,其中前、后轮架91、92底端部分别枢设有车轮910、920,又前轮架91与把手架93是共同枢设于一枢座97上,再后轮架92是枢设于把手架93的中段处,另座架94以横向分别枢设于前、后轮架91、92上,而背架95则以其端部枢设于座架94上;又关于该婴儿车的刹车装置,请配合参阅图6所示,其主要是在两后轮架92底端分设一轮座921,两轮座921上共同枢穿有一轴杆922,该轴杆922两端部于穿经轮座921后即分别枢设一车轮920,又两轮座921上分别枢设有一刹车踏板923,刹车踏板923两端分别形成有凸柱924,当刹车踏板923向下压制时,其内侧的凸柱924将卡入车轮920的轮圈内,以卡制车轮920使其产生刹车动作。但以该等刹车结构在操作上仍有未达便利的程度,由上述可明显看出,现有婴儿车主要是在其后轮架92底端的两轮座921上分设刹车踏板923,以分别控制两后车轮920的刹车与否,而以正常使用程序而言,两后车轮920必须同时在刹车状态下,方能确保婴儿车不致滑动,因此,使用者必须分次踩压两刹车踏板923,才能使两后车轮920产生刹车动作,而以该等在两次控制动作后才能完成刹车的机构设计,显有不够便利的缺欠,并有进一步改良的必要。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婴儿车同步刹车控制装置,其主要是在两后轮座上分别形成对应的弧孔,其上共同穿设有一连动杆,连动杆端部是对应位于后轮在其轴孔周缘所形成各凸肋的外侧,当连动杆下压时,其两端部将同时卡入后轮的两相邻凸肋间,而使两后轮同时产生刹车动作。本技术提供一种婴儿车同步刹车控制装置,该婴儿车包括相互枢接的前、后轮架及座架、背架、把手架,两后轮架底端分设一后轮座,两后轮座上共同穿设有一轴杆,轴杆外侧端部则分别枢套有车轮,车轮内侧于轴孔周缘以放射状形成有多个凸肋,各凸肋间并形成有卡槽,本技术的特征在于两后轮座上分别形成相对的枢孔及弧孔,其中枢孔上枢设有一枢片,枢片下端穿设有一连动杆,该连动杆两端部是分别依序穿经枢片下方及两后轮座上的弧孔,并对应位于车轮的卡槽外侧。前述的婴儿车同步刹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连动杆于中央处可以弯折形成一供踩压的凸部。本技术的效果在于在婴儿车正常行进的常态下,该连动杆端部是位于车轮的卡槽以外,即该连动杆在此一状态下,并不对车轮产生任何限制动作,当连动杆向弧孔内侧推进时,其两端部亦将同时卡入两车轮的对应卡槽内,以同时使两车轮为连动杆所卡制,而同步产生刹车动作,以该同步刹车设计只须通过一次控制动作,即可同步完成两后方车轮的刹车动作,故于操作程序上极为实用便利。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及目的。附图简要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外观图。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外观图。图3为本技术的局部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的局部剖视及动作示意图。图5为现有婴儿车的平面图。图6为现有婴儿车的背视局部平面图。有关本技术的结构部份,请首先参阅图1所示,其主要是由前轮架11、后轮架12、分呈冂形状的把手架13、座架14及背架15等组成,其中前、后轮架11、12底端部分别枢设有车轮110、120,又前轮架11与把手架13是共同枢设于一枢座17上,再后轮架12是以另一枢座16枢设于把手架13的接近下端处,另座架14以横向分别枢设于前、后轮架11、12上,而背架15则以其端部枢设于座架14上;以上述婴儿车的基本结构与现有大致相仿,且非本技术主要标的所在,容不再赘述;又请配合参阅图2、图3所示,两后轮架12底端分别套设有一后轮座20,该后轮座20上分别形成有一轴孔21、两相对的枢孔22及弧孔23等,其中两后轮座20的轴孔21上共同穿设有一轴杆24,轴杆24两端部分别穿出两后轮座20后,即于其上分设车轮120;又该枢孔22上设有一枢片25,枢片25上下分别形成一穿孔250,其上端穿孔250是以一螺杆251枢设于该枢孔22上,又下端穿孔250则供一连动杆30穿经;该连动杆30中央处弯折形成有一凸部31,供使用者踩压,又连动杆30两端部是分别穿经两后轮座20上所设枢片25的下端穿孔250及该弧孔23,并藉由一设于后轮座20上的弹簧(图中未示),使连动杆30于常态下维持位于弧孔23的外侧端;又该车轮120于轴心处形成有轴孔121,该轴孔121是与轴杆24枢套连结,又轴孔121外侧周缘以放射状形成有多数凸肋122,各凸肋122间保留有相当间隙并形成卡槽123,在常态下,前述连动杆30端部是位于对应处的卡槽123以外(如图4假想线所示状态),当连动杆30向内侧踩压时,其两端部即适可卡入车轮120的卡槽123内,以限制该车轮120继续滚动,而产生刹车动作。经上述说明可看出本技术的具体结构型态,至于其动作态样请配合图2、图4所示,如前所述,在婴儿车正常行进的常态下,该连动杆30端部是位于车轮120的卡槽123以外,意即该连动杆30在此一状态下,并不对车轮120产生任何限制动作,当连动杆30向弧孔23内侧推进时,其两端部亦将同时卡入两车轮120的对应卡槽123内,以同时使两车轮120为连动杆30所卡制,而同步产生刹车动作,以该同步刹车设计只须通过一次控制动作,即可同步完成两后方车轮120的刹车动作,故于操作程序上极为实用便利。权利要求1.一种婴儿车同步刹车控制装置,该婴儿车包括相互枢接的前、后轮架及座架、背架、把手架,两后轮架底端分设一后轮座,两后轮座上共同穿设有一轴杆,轴杆外侧端部则分别枢套有车轮,车轮内侧于轴孔周缘以放射状形成有多个凸肋,各凸肋间并形成有卡槽,本技术的特征在于两后轮座上分别形成相对的枢孔及弧孔,其中枢孔上枢设有一枢片,枢片下端穿设有一连动杆,该连动杆两端部是分别依序穿经枢片下方及两后轮座上的弧孔,并对应位于车轮的卡槽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同步刹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连动杆于中央处弯折形成一供踩压的凸部。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婴儿车同步刹车控制装置,其主要是在婴儿车的两后轮座上分别形成相对的枢孔及弧孔,其中枢孔上枢设有一枢片,两枢片间则共同穿设有一连动杆,该连动杆端部则穿经弧孔,并对应位于后轮在轴孔周边所形成的各凸肋外侧,当使用者踩踏连动杆时,将使其两端部同时卡入后轮的凸肋间,而使两后轮同时产生刹车动作。文档编号A47D13/00GK2200362SQ9422487公开日1995年6月14日 申请日期1994年8月4日 优先权日1994年8月4日专利技术者简瑞龙 申请人:劲拿制造厂泰国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婴儿车同步刹车控制装置,该婴儿车包括相互枢接的前、后轮架及座架、背架、把手架,两后轮架底端分设一后轮座,两后轮座上共同穿设有一轴杆,轴杆外侧端部则分别枢套有车轮,车轮内侧于轴孔周缘以放射状形成有多个凸肋,各凸肋间并形成有卡槽,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两后轮座上分别形成相对的枢孔及弧孔,其中枢孔上枢设有一枢片,枢片下端穿设有一连动杆,该连动杆两端部是分别依序穿经枢片下方及两后轮座上的弧孔,并对应位于车轮的卡槽外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简瑞龙
申请(专利权)人:劲拿制造厂泰国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TH[泰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