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物联网的数字化可视化分析系统及方法,通过收集待分析的碳排放源的碳排放原始数据,并对原始数据进行整理分类,获得至少一个数据集,并对数据集进行嵌入唯一编码;建立碳排放分析平台,并在碳排放分析平台中嵌入分析模型,通过分析模型对收集的数据集进行分析并输出分析结果;将分析结果导入检测模型,通过检测模型对分析结果进行检验并校正,输出高准确的检测结果;接收检测结果并进行数字化处理,之后进行建立数字化模型;将数字化模型转换之后进行分类展示,可以有效的适应不同的碳排放源的碳排放的数据收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物联网的数字化可视化分析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数据处理
,具体涉及基于物联网的数字化可视化分析系统及方法
。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普遍采用基于
Excel
表格上的碳排放计算工具,由用户手动收集线下的碳排放活动数据,然后手动填入到
Excel
表格中,通过预设在表格中的计算公式和碳排放因子,进行碳排放量的量化计算
。
[0003]由于基于
Excel
表格的计算工具的交互性较差,并且为了满足功能性的需求,表格工具不可避免的被复杂化
、
繁冗化,所以无法引导用户快速
、
准确地录入数据,从而导致整个数据收集
、
计算过程变得十分繁琐和复杂,用户体验差
。
此外,对于不同类型的盘查对象,需要针对性地独立开发不同的计算工具,开发工作量大且开发成本高
。
[0004]可见,现有的碳排放量化工具存在交互性差
、
复杂
、
繁冗,导致用户无法快速
、
准确地录入数据,从而使得整个计算过程变得十分繁琐
、
费时,且需要针对不同的盘查对象独立开发不同的计算工具,开发工作量大且成本高的问题
。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物联网的数字化可视化分析系统及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基于物联网的数字化可视化分析系统,包括:数据收集模块,用于收集待分析的碳排放源的碳排放原始数据,并对所述原始数据进行整理分类,获得至少一个数据集,并对所述数据集进行嵌入唯一编码;分析平台模块,用于建立碳排放分析平台,并在所述碳排放分析平台中嵌入分析模型,通过所述分析模型对收集的数据集进行分析并输出分析结果;检测模块,用于将所述分析结果导入检测模型,通过所述检测模型对分析结果进行检验并校正,输出高准确的检测结果;处理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检测结果并进行数字化处理,之后进行建立数字化模型;展示终端模块,用于将所述数字化模型转换之后进行分类展示
。
数据链路模块,用于将所述数据收集模块
、
检测模块
、
处理模块及展示终端模块连接在分析平台模块上,并用于数据传输
。
[0008]优选的,所述数据收集模块包括:信息配置模块,用于配置碳排放源对象的基本信息;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所述碳排放源对象的碳排放相关的数据,从而获得原始数据;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原始数据对应的实际采集数据,获取真实数据;数据整理模块,用于结合所述原始数据和真实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出类型数据;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类型数据,计算碳排放源对象在一定周期内的碳排放量,并获取常规排放数据;编码模块,用于对所述常规排放数据进行编码整理,并存储
。
[0009]优选的,所述分析平台模块包括:数据分析模块,用于接收常规排放数据后进行排
列,生成对应流程的数据分析任务,并将数据分析任务发送给对应设备的监测设备;数据生成模块,用于根据生成的数据分析任务,通过所述监测设备监测对应的流程,再次成产碳排放数据,并将碳排放数据再次反馈给所述数据分析模块,获取碳排放数据量;数据对比模块,用于所述碳排放数据量进行数据处理,并进行对比,计算碳排放占比率,获取处理数据;数据传输模块,用于将所述处理数据通过数据链路模块传输给服务器,对所述数据进行储存
。
[0010]优选的,所述数据传输模块包括:信号连接模块,用于通过通讯协议与服务器进行连接组网,将数据信息发送到所述服务器中;信号接收模块,可以接收至少一个设备的数据信息,并根据设备的生产状态改变,接收不同时刻的数据信息;信号处理模块,将所述信号接收模块接收的数据信息进行数据处理,根据设定需求将相应的数据进行处理;信号发送模块,将处理后的数据信息发送给所述服务器
。
[0011]优选的,所述检测模块包括:数据接收模块,用于获取待检测数据信息的唯一编码;数据检索模块,用于利用预先建立的关键数值匹配树对所述数据信息的唯一编码进行匹配处理,得到所述数据信息中的关键数值,所述关键数值匹配树基于
Aho
‑
Corasick
算法建立;数据转换模块,用于将匹配得到的所述关键数值转换为哈希值;匹配处理,用于利用预先建立的哈希数组对所述哈希值进行匹配处理,所述哈希数组中记录有样本对应的哈希值;验证模块,将哈希值与前数据进行对比,得到检测结果
。
[0012]优选的,所述处理模块包括:数据交互模块,用于检测结果并根据处理权限执行相应的交互权限,在获取全部信息,生成反馈信息;管理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反馈信息并根据处理权限进行重复交互,之后生成指令交互信息;信息提取模块,用于提取处理指令交互信息进行,生成对应的调配信息;数据转化模块,用于集成反馈信息
、
指令交互信息
、
调配信息,根据调配信息与数据源进行配对,生成数据输出信息;模型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数据输出信息建立数字化模型
。
[0013]优选的,所述展示终端模块包括:模型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数字化模型,并对其进行转换成图像集,并将图像集按照相应的格式进行标准化格式转换;显示终端,用于将标准化格式的图像集进行分类展示
。
[0014]优选的,所述展示终端模块还包括: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展示数据
。
[0015]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数字化可视化分析系统的分析方法,包括:
[0016]收集待分析的碳排放源的碳排放原始数据,并对所述原始数据进行整理分类,获得至少一个数据集,并对所述数据集进行嵌入唯一编码;
[0017]建立碳排放分析平台,并在所述碳排放分析平台中嵌入分析模型,通过所述分析模型对收集的数据集进行分析并输出分析结果;
[0018]将所述分析结果导入检测模型,通过所述检测模型对分析结果进行检验并校正,输出高准确的检测结果;
[0019]接收所述检测结果并进行数字化处理,之后进行建立数字化模型;
[0020]将所述数字化模型转换之后进行分类展示
。
[0021]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基于物联网的数字化可视化分析系统及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22]本专利技术通过收集待分析的碳排放源的碳排放原始数据,并对原始数据进行整理分类,获得至少一个数据集,并对数据集进行嵌入唯一编码;建立碳排放分析平台,并在碳排放分析平台中嵌入分析模型,通过分析模型对收集的数据集进行分析并输出分析结果;将分析结果导入检测模型,通过检测模型对分析结果进行检验并校正,输出高准确的检测结果;接收检测结果并进行数字化处理,之后进行建立数字化模型;将数字化模型转换成图像集,并将图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基于物联网的数字化可视化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收集模块,用于收集待分析的碳排放源的碳排放原始数据,并对所述原始数据进行整理分类,获得至少一个数据集,并对所述数据集进行嵌入唯一编码;分析平台模块,用于建立碳排放分析平台,并在所述碳排放分析平台中嵌入分析模型,通过所述分析模型对收集的数据集进行分析并输出分析结果;检测模块,用于将所述分析结果导入检测模型,通过所述检测模型对分析结果进行检验并校正,输出高准确的检测结果;处理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检测结果并进行数字化处理,之后进行建立数字化模型;展示终端模块,用于将所述数字化模型转换之后进行分类展示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数字化可视化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数据链路模块,用于将所述数据收集模块
、
检测模块
、
处理模块及展示终端模块连接在分析平台模块上,并用于数据传输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数字化可视化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收集模块包括:信息配置模块,用于配置碳排放源对象的基本信息;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所述碳排放源对象的碳排放相关的数据,从而获得原始数据;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原始数据对应的实际采集数据,获取真实数据;数据整理模块,用于结合所述原始数据和真实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出类型数据;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类型数据,计算碳排放源对象在一定周期内的碳排放量,并获取常规排放数据;编码模块,用于对所述常规排放数据进行编码整理,并存储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数字化可视化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平台模块包括:数据分析模块,用于接收常规排放数据后进行排列,生成对应流程的数据分析任务,并将数据分析任务发送给对应设备的监测设备;数据生成模块,用于根据生成的数据分析任务,通过所述监测设备监测对应的流程,再次成产碳排放数据,并将碳排放数据再次反馈给所述数据分析模块,获取碳排放数据量;数据对比模块,用于所述碳排放数据量进行数据处理,并进行对比,计算碳排放占比率,获取处理数据;数据传输模块,用于将所述处理数据通过数据链路模块传输给服务器,对所述数据进行储存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数字化可视化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模块包括:信号连接模块,用于通过通讯协议与服务器进行连接组网,将数据信息发送到所述服务器中;信号接收模块,可以接收至少一个设备的数据信息,并根据设备的生产状态改变,接收不同时刻的数据信息;信号处理模块,将所述信号接收模块接收的数据信息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根恒,曹会阳,陈天敏,王东旭,李辉,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信服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