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衣料表面上花色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59118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在衣料表面上花色的方法,通过调节缝纫机上的梭壳与调线簧,分别调节底线与面线的松紧程度,使所述底线与面线的交结点浮凸出衣料表面,从而在衣料表面形成花色。所述底线面线交结点原来的功用是缝合衣料,本发明专利技术现将该交结点浮凸出衣料表面产生花色,在不增加现有设备的基础上实现了对衣料的上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缝纫方法,尤指一种利用缝纫机在衣料表面上花色的方法
技术介绍
在衣料加工中,设计者经常会利用缝纫线在衣料表面上各种花色,以达到美观的 效果。现以衬衫的袖口为例,如图1所示,绕该衬衫袖口上均勻分布有一圈点状的花色,该 种花色分布在业内称之为装饰线效果。现有的加工过程中,为产生上述装饰线效果一般采用的方法包括1.直接采用花 色缝纫机进行加工,该种方法需要增加设备的投入,大大提高了设备成本;2.仍然利用普 通的缝纫机加工,在衣料加工完之后再通过印染的方法,将该种花色印到衣料上,该种方法 增加工艺步骤,降低了生产效率,且效果也不甚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的加工方法,在不增加成本投入的条件 下,达到良好的上花效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其中通过调 节缝纫机上的梭壳与调线簧,分别调节底线与面线的松紧程度,使所述底线与面线的交结 点浮凸出衣料表面,从而在衣料表面形成花色。所述底线面线交结并产生交结点原来是用于衣料缝合的,本专利技术现将该交结点浮 凸出衣料表面产生具有立体效果的花色,在不增加现有设备的基础上实现了对衣料的上 花。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选取与所述衣料上表面不同色的底线,通过梭壳调松 底线,通过调线簧调紧面线,使所述交结点浮凸出衣料上表面。这样可以在衣料上表面产生 装饰线效果,并且由于颜色的差异变化使该装饰线效果更为明显。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选取与所述衣料下表面不同色的面线,通过梭壳调紧 底线,通过调线簧调松面线,使所述交结点浮凸出衣料下表面。这样可以在衣料下表面产生 装饰线效果,并且由于颜色的差异变化使该装饰线效果更为明显。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当交结点浮凸出衣料上表面时,所采用的底线比所述 面线的支数低;当交结点浮凸出衣料下表面时,所采用面线比所述底线的支数低;这样可 以产生更大、更立体的装饰线效果。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当交结点浮凸出衣料上表面时,底线采用弹性纤维;当 交结点浮凸出衣料下表面时,面线采用弹性纤维;这样可以产生具有蓬松感的装饰线效果。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当交结点浮凸出衣料上表面时,底线采用两色双股线; 当交结点浮凸出衣料下表面时,面线采用两色双股线;这样可以产生相间的彩色装饰线效果。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通过在所述梭壳与调线簧上设置刻度线来指示调线的松紧程度。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通过调节缝纫机上的针距调节旋钮对上述交结点之间 的距离进行调整,从而获得新的装饰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具有装饰线效果的衬衫袖口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底线与面线在衣料中的分布示意图;图3为缝纫机中的梭壳与调线簧调线示意图;图4为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处理后底线与面线在衣料中的分布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方法的另一较佳实施例;图6a为本专利技术方法的再一较佳实施例;图6b为图6a中实施例的效果示意图;图7为又一较佳实施例的效果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方法中采用的双股线的放大示意图;图9为采用图8中双股线的效果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参阅图2、3所示,在现有的衣料加工过程中,利用梭壳50与调线簧60分别调节底 线20与面线10的松紧程度,使面线10与底线20的相互交结从而将上衣料30与下衣料40缝合在一起,其中进一步配合图3所示梭壳50包括一梭壳本体51,在梭壳本体51上设置有一压线板52,压线板52通过 一固定螺丝53固设于梭壳本体51上,压线板52还设有一调节螺丝54用于调节压线板52 的压线松紧程度,底线20从压线板52下穿过,通过调节螺丝54来底线20的松紧程度,作 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在压紧板52上绕所述调节螺丝54周边设置有一圈指示刻度55,用 以精确调整所述底线20的压紧程度;调线簧60包括一第一压线板61与一第二压线板62,一螺杆63贯穿第一压线板 61与第二压线板62,且在螺杆63的头部64与第一压线板61之间设有弹簧65,面线10从 第一压线板61与第二压线板62之间穿过,调节螺杆63使其头部64压迫或放松弹簧65,从 而调节第一压线板61与第二压线板62对面线10的松紧程度,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 头部64上同样设置有一圈指示刻度,用以精确调整面线10的压紧程度;在现有的加工过程中,是通过上述对面线10与底线20的松紧调节,使面线10与 底线20在上衣料30与下衣料40之间发生交结,并产生交结点11,而交结点11都是位于上 衣料30与下衣料40之间。而在本专利技术中,则是通过调节梭壳50与调线簧30,使面线10与底线20的交结点 11浮凸出衣料表面,从而在衣料表面形成具有立体效果的花色,即所谓的装饰线效果。以下 根据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何进行调节以及调节之后产生的不同花色效果。首先参阅图4所示,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调线簧60调紧面线10,同时通过梭壳50调 松底线20,产生的效果如图所示交结点11浮凸出上衣料30的表面,从而在上衣料30表4面产生了如图1所示的装饰线效果,在该实施例中还可以进一步采用与上衣料30表面不同 色的底线20,由于颜色的差异变化使该装饰线效果更为明显;当然也可进行相反操作,如图5所示,调松面线10并调紧底线20,交结点11浮凸 出下衣料40的表面,从而在下衣料40表面产生装饰线效果;在该实施例中还可以进一步采 用与下衣料40表面不同色的底线20,由于颜色的差异变化使该装饰线效果更为明显;再请参阅图6a,为本专利技术方法的另一较佳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调线方式与上例 相同,在调紧面线10并调松底线20,交结点11浮凸出上衣料30的表面的情况下,此时采用 的底线20比面线10的支数低,例如面线10采用标准的40 42支棉/涤线,底线20采用 28 32支棉/涤线,这样可以在上衣料30的表面产生如图6b所示的更大、更立体的装饰 线效果;在调松面线10并调紧底线20,交结点11浮凸出下衣料40的表面的情况下,此时 采用的面线10比底线20的支数低,例如底线20采用标准的40 42支棉/涤线,面线10 采用28 32支棉/涤线,这样可以在下衣料40的表面产生如图6b所示的更大、更立体的 装饰线效果;作为本专利技术方法的又一较佳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调线方式仍与上例相同,在调 紧面线10并调松底线20,交结点11浮凸出上衣料30的表面的情况下,底线20采用弹性纤 维,这样可以在上衣料30的表面产生如图7所示的具有蓬松感的装饰线效果;在调松面线10并调紧底线20,交结点11浮凸出下衣料40的表面的情况下,面线 20采用弹性纤维,这样可以在下衣料40的表面产生如图7所示的具有蓬松感的装饰线效 果;其中,该弹性纤维可采用尼龙线、氨纶线等;本专利技术中面线10或底线20可以采用双股线,如图8所示,该双股线是通过两种不 同颜色的线织成,这样当该双股线的交结点浮凸出来后,可以产生如图9所示的彩色装饰 线效果。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又一较佳实施方式,在操作过程中,可以通过调节缝纫机上的针距 调节旋钮对上述交结点11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从而获得新的装饰效果。现有底、面线交结点11原来的功用是缝合衣料,本专利技术通过合理调节底、面线的 松紧,将该交结点11浮凸出衣料表面产生花色,在不增加现有设备的基础上实现了对衣料 的上花,大大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在衣料表面上花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调节缝纫机上的梭壳与调线簧,分别调节底线与面线的松紧程度,使所述底线与面线的交结点浮凸出衣料表面,从而在衣料表面形成花色。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定玉毛海燕王伟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海螺服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