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踢鱼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90565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19: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踢鱼设备,包括:多通道输送装置,多通道输送装置每条通道入口处设有分道机构,且位于分道机构后方设有多组踢鱼机构,每组踢鱼机构反向设置,每条通道位于踢鱼机构外侧设有收鱼机构;踢鱼机构包括踢鱼安装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踢鱼设备
[0001]本申请为分案申请,原申请的申请日为
2023.07.27
,申请号为
202310927718.4
,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远洋鱿鱼钓船自动分拣装盘作业线



[0002]本专利技术属于远洋渔船分拣
,特别涉及一种自动踢鱼设备


技术介绍

[0003]船舶航行在水域中,捕获的鱿鱼大多是大小混乱的掺杂在一起的,这样会影响鱿鱼的品相,即使对其进行分拣,通常也是上岸后才会对其进行分拣,整个过程中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影响鱼类的新鲜感,虽然厂区有一些自动分拣设备,但是其分拣通常只是对其大小的分拣,无法对其进行初步整理,且这些分拣设备结构大多较为复杂,拣线较长,无法满足船舶的安装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踢鱼设备,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多通道滑槽将鱼分流到不同的理鱼装置内对鱼进行理顺,视觉识别装置对鱼的大小以及首

尾位置进行识别,分道机构根据识别的首位结果将鱼分到不同的料道,分好首位方向的鱼继续随着通道上的输送带移动,根据大小在不同的踢鱼机构被踢到收鱼机构,收鱼机构中收满后,放开将鱼放到纵向输送机构上将鱼输送至鱼盒内,装鱼框输送机构将装满鱼的鱼盒输送至下料位置,整个过程对鱿鱼实现了自动分拣,整理,提高其分拣效率,让其下船后能够根据大小立即处理,缩短后期处理的时间,保证鱼的新鲜感

[0005]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踢鱼设备,包括:鱼箱

理鱼装置

视觉识别装置

多通道输送装置

一组纵向输送机构

装鱼框输送机构

空盒输送装置

满鱼输送线,所述鱼箱的出料口处设有多通道滑槽;所述理鱼装置设于多通道滑槽的出料口;所述视觉识别装置包括支撑架和视觉识别机构,所述支撑架设于理鱼装置的后方,所述视觉识别机构设于支撑架上,且位于视觉识别机构的下方通过传送装置与理鱼装置的出料口连接;所述多通道输送装置设于传送装置的后方,所述多通道输送装置的每条通道入口处设有分道机构,且位于分道机构的后方设有多组踢鱼机构,每组踢鱼机构反向设置,每条通道位于踢鱼机构外侧设有收鱼机构;所述纵向输送机构设于多通道输送装置的下方;所述装鱼框输送机构设于纵向输送机构的下方;所述空盒输送装置包括空盒搬运装置和空盒输送线,所述空盒搬运装置设于多通道输送装置的末端,所述空盒输送线设于装鱼框输送机构的外侧;所述满鱼输送线设于装鱼框输送机构的一侧

[0006]其中,所述传送装置采用差速输送装置,其包括一组传送侧板

第一段传送机构

第二段传送机构

第三段传送机构和第一传送驱动电机,所述传送侧板相对设于传送机架上,所述第一段传送机构设于传送装置的入料口一端,所述第三段传送机构设于传送装置出料口一端,所述第二段传送机构设于第一段传送机构和第三段传送机构之间,且第一段
传送机构

第二段传送机构至第三段传送机构长度依次递增,所述第一传送驱动电机通过电机安装座与一侧的传送侧板连接,其输出端与第三段传送机构连接,所述第三段传送机构远离第一传送驱动电机的一端通过链条与第二段传送机构连接,所述第二段传送机构另一端通过链条与第一段传送机构连接;还包括两组过渡传送机构,两组过渡传送机构分别设于第一段传送机构和第二段传送机构以及第二段传送机构和第三段传送机构之间

[0007]进一步的,所述理鱼装置包括理鱼支撑架,所述理鱼支撑架上设有振动盘,所述理鱼支撑架的上方位于振动盘的周向设有一组定位柱,所述振动盘上方设有引导圈,所述引导圈的外侧设有定位帽,所述定位帽设于定位柱的上方,且两者相互配合;所述引导圈位于传送装置的入料口处相对设有一组引导片

[0008]优选的,所述视觉识别机构包括视觉识别安装架和一组识别机构,所述视觉识别安装架的两侧通过一组斜撑架与支撑架连接,且所述识别机构通过安装座与视觉识别安装架的顶部连接

[0009]更进一步的,所述分道机构包括分道驱动缸和分道板,所述分道驱动缸通过固定座与通道的入口处的侧向安装板固定,所述分道驱动缸的输出端设有夹持件,所述夹持件的一侧设有开口,所述分道板通过连接件与夹持件连接,且夹持件开口的外侧通过螺母锁紧

[0010]所述踢鱼机构包括踢鱼安装板

一组踢鱼板和一组踢鱼驱动机构,所述踢鱼安装板的两侧通过一组支撑柱与多通道输送装置中对应通道的两侧固定,且所述踢鱼安装板的下方设有一组滑动杆,一组踢鱼板反向设于踢鱼安装板的下方,并通过一组第一滑动座与滑动杆滑动连接,且所述踢鱼安装板上设有一组调节穿孔;所述踢鱼驱动机构包括驱动安装板

安装顶板

驱动机构和联动机构,所述驱动安装板通过一组支撑柱与踢鱼安装板连接,所述安装顶板通过一组支撑柱与驱动安装板连接,所述驱动机构设于安装顶板上,且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轴穿过安装顶板后通过离合器总成与偏心转接件连接;所述联动机构包括联动轴,所述联动轴一端设有轴套,所述轴套通过轴承与驱动安装板的定位柱连接,联动轴中部外侧周向设有第一连接件组件,所述偏心转接件通过连接轴与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联动轴远离定位柱的一端通过第二转接组件通过连接轴与踢鱼板上的轴承套连接

[0011]所述收鱼机构包括收鱼箱

控制门和门体驱动缸,所述控制门设于的底部,且其一侧与收鱼箱铰接,所述门体驱动缸设于收鱼箱的两侧,所述控制门的两端设有一组移动块,所述移动块内贯穿连接杆,所述门体驱动缸的输出端通过转接架与一端的移动块连接;所述收鱼箱的两侧设有放置块,所述放置块与移动块相配合;所述收鱼箱的上部设有导向机构,位于导向机构的下方设有翻转机构和翻转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两端与收鱼箱相对的两侧板固定,且所述第一固定杆上设有多组第一导向杆和第二导向杆,所述第一导向杆和第二导向杆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二导向杆呈
V
字型;
所述翻转机构包括翻转驱动架,所述翻转驱动架的两端通过轴承与收鱼箱相对的两侧板连接,且位于一端的侧板的外侧设有翻转驱动机构,所述翻转驱动机构通过一组连接柱与侧板固定,且翻转驱动机构的输出轴与翻转驱动架连接

[0012]所述装鱼框输送机构包括运输机架

至少一组传送辊和第二传送驱动电机,所述传送辊设于运输机架上方的安装架上,所述第二传送驱动电机通过电机安装座固定于运输机架的安装底板上,所述传送辊包括一根主传动辊和一组从动传动辊,所述主传动辊和从动传动辊的一端均设有双排链轮,所述第二传送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有主驱动轮,所述主驱动轮通过链条与主传动辊端部的双排链轮连接,所述主驱动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自动踢鱼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多通道输送装置(5),所述多通道输送装置(5)的每条通道入口处设有分道机构(
51
),且位于分道机构(
51
)的后方设有多组踢鱼机构(
52
),每组踢鱼机构(
52
)反向设置,每条通道位于踢鱼机构(
52
)外侧设有收鱼机构(
53
);其中,所述踢鱼机构(
52
)包括踢鱼安装板(
521


一组踢鱼板(
522
)和一组踢鱼驱动机构(
523
),所述踢鱼安装板(
521
)的两侧通过一组支撑柱与多通道输送装置(5)中对应通道的两侧固定,且所述踢鱼安装板(
521
)的下方设有一组滑动杆(
524
),一组踢鱼板(
522
)反向设于踢鱼安装板(
521
)的下方,并通过一组第一滑动座(
525
)与滑动杆(
524
)滑动连接,且所述踢鱼安装板(
521
)上设有一组调节穿孔(
5211
);所述踢鱼驱动机构(
523
)包括驱动安装板(
5231


安装顶板(
5232


驱动机构和联动机构(
5234
),所述驱动安装板(
5231
)通过一组支撑柱与踢鱼安装板(
521
)连接,所述安装顶板(
5232
)通过一组支撑柱与驱动安装板(
5231
)连接,所述驱动机构设于安装顶板(
5232
)上,且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轴穿过安装顶板(
5232
)后通过离合器总成(
10
)与偏心转接件(
5235
)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踢鱼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道机构(
51
)包括分道驱动缸(
511
)和分道板(
512
),所述分道驱动缸(
511
)通过固定座与通道的入口处的侧向安装板固定,所述分道驱动缸(
511
)的输出端设有夹持件(
513
),所述夹持件(
513
)的一侧设有开口,所述分道板(
512
)通过连接件与夹持件(
513
)连接,且夹持件(
513
)开口的外侧通过螺母锁紧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踢鱼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机构(
5234
)包括联动轴(
52341
),所述联动轴(
52341
)一端设有轴套,所述轴套通过轴承与驱动安装板(
5231
)的定位柱连接,联动轴(
52341
)中部外侧周向设有第一连接件组件(
52342
),所述偏心转接件(
5235
)通过连接轴与第一连接件组件(
52342
)连接;所述联动轴(
52341
)远离定位柱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雄英陆国中
申请(专利权)人:顶骐智能设备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