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扬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带自适应楼板的自复位剪力墙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9038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19: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自适应楼板的自复位剪力墙结构,包括自复位剪力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自适应楼板的自复位剪力墙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工程减震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可实现楼板变形协调的自复位剪力墙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剪力墙结构多采用墙体与基础或楼板固接的连接方式,在遭受强震时,墙体将产生大量的裂缝和永久变形,不仅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且地震后难以恢复,造成巨大的修复成本

[0003]自复位剪力墙结构是一类新型的可恢复功能抗震结构体系,其墙体与基础或楼板之间断开,通过预应力筋实现墙体与基础或楼板的连接

地震时,墙体允许绕着其脚部发生一定程度的“摇摆”,利用摇摆效应减轻墙体的破坏;地震后,通过预应力提供的恢复力帮助其自行恢复到初始位置

该类结构通常不会出现明显的永久性损伤,且在震后不需要进行大规模的修复和更换,因此维护成本相对较低,是未来工程减震结构的重要发展方向

[0004]自复位剪力墙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发生摇摆时,墙体将从竖直状态转动到倾斜状态,使得相邻墙体之间的楼板将沿着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同时发生错动,即楼板同时产生剪切变形(竖直方向)和轴向变形(水平方向)

由于该变形量远远超过钢筋和混凝土的弹性变形范围,因此楼板将不可避免由于变形不协调发生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专利技术目的: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出一种带自适应楼板的自复位剪力墙结构,克服现有的自复位剪力墙结构内相邻剪力墙之间楼板的变形不协调问题

[0006]技术方案:一种带自适应楼板的自复位剪力墙结构,包括自复位剪力墙

耗能部件以及自适应楼板;所述自复位剪力墙通过其预应力筋及锚具与其底部的梁或楼板相连,并与所述梁或楼板之间连接所述耗能部件,所述耗能部件用于塑性耗散地震输入的能量;所述自复位剪力墙的顶部一侧或两侧设有用于连接所述自适应楼板的
L
型切角;所述自适应楼板包括楼板主体

梳齿结构

橡胶铅芯隔震支座;所述楼板主体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梳齿结构与所述自复位剪力墙的
L
型切角的竖直面连接,并在所述楼板主体的两端底面与所述自复位剪力墙的
L
型切角的水平面之间设置所述橡胶铅芯隔震支座;其中,所述梳齿结构的一侧齿与所述自复位剪力墙的
L
型切角的竖直面固定连接,另一侧齿与所述楼板主体的端部侧面固定连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自适应楼板还包括剪叉伸缩结构,所述剪叉伸缩结构的两端分别与相对的所述自复位剪力墙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剪叉伸缩结构还包括一根横杆和一根限位杆,所述横杆的两端分别与中间框架的一组对边的中点固定,所述横杆中央固定有定位板;所述限位杆竖直设置,一端与所述定位板固定连接,另一端插入所述楼板主体的底面中央的盲孔内

[0008]进一步的,所述自复位剪力墙包括墙体主体,所述墙体主体中部设有上下贯通的孔道,所述预应力筋穿过所述孔道后通过所述锚具将墙体主体与其底部的梁或楼板相连,所述耗能部件对称设置在所述墙体主体底部的拉压角部;所述墙体主体底部,位于所述预应力筋两侧还对称设有钢护套,所述钢护套

[0009]进一步的,所述自复位剪力墙的侧面靠近顶部的位置设有
T
型卡槽,所述剪叉伸缩结构的端部设置
T
型紧固件,所述
T
型紧固件伸进所述
T
型卡槽并转动
90
度后与所述
T
型卡槽形成紧固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耗能部件包括匚型耗能板,所述匚型耗能板的顶面和底面分别设有通孔;所述墙体主体底部的拉压角部与其正对的所述梁或楼板内均分别设有预埋钢板和螺母套管,所述螺母套管的一端与所述预埋钢板焊接;所述匚型耗能板的顶面通过螺栓与所述墙体主体底部的拉压角部处预埋的螺母套管连接,并且两者之间设有上垫板;所述匚型耗能板的底面通过螺栓与所述梁或楼板处预埋的螺母套管连接,并且两者之间设有下垫板

[0011]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结构中,自复位剪力墙内部设置竖向预应力筋,通过预应力实现剪力墙在震后自复位

耗能部件用于塑性耗散地震输入结构的能量,保护主体结构

自适应楼板通过特殊的构造解决了相邻两片剪力墙发生竖向错动或水平运动引起的变形不协调问题

具体的,对于剪切变形:自适应楼板与剪力墙通过橡胶铅芯隔震支座相连,当楼板发生上下错动时,自适应楼板的两端由于没有和墙体固接,而是搁置在橡胶铅芯隔震支座上,因而可随着墙体错动而自由升降,不产生剪切力

对于轴向变形:无论两片墙体在轴向是靠近或拉远,自适应楼板都可以通过梳形齿之间预留的缝隙加以灵活调节

同时,还设置了剪叉伸缩结构和限位杆,确保自适应楼板在晃动时不因偏离预设位置而发生掉落,消除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剖视图;图2为自复位剪力墙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钢护套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
T
型卡槽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匚型耗能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钢板和螺母套管连接结构示意图;图7为自适应楼板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
T
型紧固件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剪叉伸缩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
10
为限位杆的结构示意图;图
11
为梳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
12
为橡胶铅芯隔震支座的结构示意图;图
13
为楼板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更进一步的解释

[0014]如图1所示,一种带自适应楼板的自复位剪力墙结构,包括自复位剪力墙

耗能部件

自适应楼板

[0015]如图
1、
图2所示,自复位剪力墙由墙体主体
1、
预应力筋
2、
锚具
3、
钢护套4组成

其中,在墙体主体1的竖向中轴线附近开设有若干上下贯通的孔道,各预应力筋2分别穿过孔道后通过锚具3将墙体主体1与其底部的梁或楼板
18
相连

如图3所示的钢护套4设置在墙体主体1与底部的梁或楼板
18
之间,并对称分布在预应力筋2两侧

[0016]如图
1、
图2所示,耗能部件对称设置在自复位剪力墙的墙体主体1底部的拉压角部

如图5所示,该耗能部件主体为匚型耗能板9,匚型耗能板9的顶面和底面分别设有螺栓通孔

自复位剪力墙的墙体主体1底部的左右两侧的两个拉压角部与其相对的梁或楼板
18
内均分别设有预埋钢板5和螺母套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带自适应楼板的自复位剪力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复位剪力墙

耗能部件以及自适应楼板;所述自复位剪力墙通过其预应力筋(2)及锚具(3)与其底部的梁或楼板(
18
)相连,并与所述梁或楼板(
18
)之间连接所述耗能部件,所述耗能部件用于塑性耗散地震输入的能量;所述自复位剪力墙的顶部一侧或两侧设有用于连接所述自适应楼板的
L
型切角;所述自适应楼板包括楼板主体(
16


梳齿结构(
15


橡胶铅芯隔震支座(
17
);所述楼板主体(
16
)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梳齿结构(
15
)与所述自复位剪力墙的
L
型切角的竖直面连接,并在所述楼板主体(
16
)的两端底面与所述自复位剪力墙的
L
型切角的水平面之间设置所述橡胶铅芯隔震支座(
17
);其中,所述梳齿结构(
15
)的一侧齿与所述自复位剪力墙的
L
型切角的竖直面固定连接,另一侧齿与所述楼板主体(
16
)的端部侧面固定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自适应楼板的自复位剪力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适应楼板还包括剪叉伸缩结构(
13
),所述剪叉伸缩结构(
13
)的两端分别与相对的所述自复位剪力墙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剪叉伸缩结构(
13
)还包括一根横杆(
131
)和一根限位杆(
14
),所述横杆(
131
)的两端分别与中间框架的一组对边的中点固定,所述横杆(
131
)中央固定有定位板(
132
);所述限位杆(
14
)竖直设置,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池沛詹辅庆陈佳怡尹静祺周颖丁辉齐黄奕涵曹大富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